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宇航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市售
  • 3篇污染
  • 2篇毒素
  • 2篇曲霉
  • 2篇香辛料
  • 2篇霉菌
  • 2篇辣椒粉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毒素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验课
  • 1篇实验课程
  • 1篇实验课程设置
  • 1篇同源性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四川省疾病预...
  • 3篇珠海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裴晓方
  • 6篇陈宇航
  • 5篇凌莉
  • 4篇王溯源
  • 4篇金燕
  • 3篇郑田利
  • 2篇张立实
  • 2篇陈嘉熠
  • 1篇王瑶
  • 1篇周涛
  • 1篇叶正茂
  • 1篇庞雯文
  • 1篇颜妍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14年成都市售常见香辛料霉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状况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调查成都市售常见香辛料中霉菌及重要真菌毒素污染状况,为控制该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3—9月以分层随机抽样法采集120份成都市农贸市场零售香辛料,按照GB 4789.1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霉菌计数,酶联免疫反应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总量、赭曲霉毒素A及伏马菌素B_1含量。结果 120份香辛料的霉菌计数平均值为(8.4±1.5)×10~3CFU/g,仅3个样品霉菌总数<100 CFU/g。真菌毒素的检出范围分别是黄曲霉毒素B_1(
陈宇航凌莉王溯源金燕裴晓方
关键词:香辛料霉菌真菌毒素酶联免疫反应
成都市售120份香辛料中黑曲霉污染及其产毒能力调查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成都市农贸市场零售香辛料中黑曲霉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黑曲霉菌株的产毒能力进行检测,获取成都市售香辛料中黑曲霉污染率及其产毒能力的资料。方法 2014年3月至9月于成都市五大主城区内农贸市场采集辣椒、花椒、藤椒、胡椒各30份,共120份样品。采用倾注培养法并挑取黑曲霉菌落点种察氏培养基,参照SN/T1035-2011的方法将黑曲霉在产毒培养液中培养7天,使用ELISA试剂盒对产毒液中赭曲霉毒素A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120份样品中,43份检出黑曲霉,检出率为38.3%,其中胡椒中黑曲霉检出率最低。样品中共分离到63株黑曲霉,其中47株能产生赭曲霉毒素A,产毒率为74.6%,赭曲霉毒素A浓度多在1~20μg/L之间,但有6株黑曲霉的产毒液中赭曲霉毒素A浓度高于60μg/L,最高者达到74.37μg/L,不同种类香辛料样品中黑曲霉产毒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结论成都市售香辛料样品中存在黑曲霉污染,且其产毒率较高,提示香辛料受赭曲霉毒素污染风险较高。
陈宇航王溯源凌莉金燕裴晓方
关键词:香辛料黑曲霉
成都市售辣椒粉霉菌污染调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市售辣椒粉受霉菌污染的状况,探讨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定量检测霉菌数量的实用性。方法于成都市区随机选取农贸市场,采集辣椒样品40份,按照国标GB4789.15-2010对样品进行霉菌计数,纯化后以镜下特征及菌落特征进行菌种鉴定及分类计数,同时采用裸磁珠-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霉菌数量,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探讨裸磁珠-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实用性。结果所采集样品的霉菌污染均数达到了5.1×103CFU/g;对曲霉属、青霉属及镰刀菌属分类计数,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法计数结果几何均数分别为6.1×108、4.0×101及2.9×106CFU/g,此结果与传统培养计数法2.0×103、1.1×102及2.1×101CFU/g相比有显著增加,两者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成都市售辣椒粉受霉菌污染严重,对消费者健康构成较大威胁。相比传统培养法,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节约时间、灵敏度高且受稀释等操作的影响较小、受样本成分及样本中其他霉菌干扰较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凌莉陈宇航王溯源金燕颜妍张立实裴晓方
关键词:霉菌污染
成都市售辣椒中产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分离及其基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从成都市售辣椒粉中,分离产黄曲霉毒素的菌株,探究产毒基因aflR、omt-1和ver-1与产黄曲霉毒素B1(AFB1)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传统培养法分离菌株,多重PCR方法筛查潜在产黄曲霉毒素菌株,对潜在产黄曲霉毒素菌株进行产毒培养,以ELISA方法检测潜在产毒株7d产毒培养液中AFB1含量;同时基于潜在产毒株的产毒关键基因aflR、omt-1和ver-1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64份辣椒样品中,分离到17株潜在产AFB1的黄曲霉菌株,有11株分离株产毒,产毒黄曲霉分离率为64.71%;且基于aflR、omt-1和ver-1基因与产毒标准菌株有较高同源性;有6株分离株不产毒,与米曲霉序列有较高同源性。结论控制黄曲霉污染是黄曲霉控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并非含有产毒基因的黄曲霉都会产AFB1毒素,产AFB1能力与产毒基因aflR的序列有着直接联系,而AFB1合成量的高低与omt-1和ver-1基因有关。
凌莉叶正茂王溯源金燕陈宇航郑田利张立实裴晓方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辣椒粉同源性分析
卫生检验专业实验课程内容调查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某校卫生检验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情况,比较实际工作与实验教学中的差异,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常见卫生理化和微生物检测项目和使用方法设计问卷,对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及四川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人员进行访谈式调查,与实验课程开设实验项目及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卫生理化部分和微生物部分与实验课程中涉及的项目或方法不同的比例分别为18.5%和30.4%;有28.1%的问卷认为该校实验课程还有待提升。结论实验课程设置基本能满足工作要求,还应在硬件设施和教学内容方面加以优化,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卫生检验人才,满足社会工作的需要。
陈嘉熠凌莉黄梦姣郑田利陈宇航裴晓方
关键词:卫生检验专业实验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花椒提取物对致痤疮菌的抑菌活性研究及机制初探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研究花椒提取物对致痤疮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并初探其抑菌机制。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精油,热浸提法提取花椒水提物,采用纸片扩散法和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和比较2种花椒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选取抑菌效果好的提取物,以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对象,运用化学法探讨其对细菌胞壁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花椒精油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5mg/ml、16.7mg/ml、10mg/ml,花椒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大于100mg/ml,花椒精油对3种致痤疮菌的抑菌效果优于水提物。MIC、2MIC浓度的花椒精油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细菌细胞内K^+、Mg^(2+)、AKP等物质渗漏至胞外,抑制细菌生长。结论花椒精油对3种致痤疮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优于花椒水提物,其抑菌机制可能是增加了细菌胞壁通透性,引起胞内物质外漏所致。
王瑶陈宇航庞雯文陈嘉熠郑田利周涛裴晓方
关键词:抑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