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
-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理化检验》课程“课程思政”的改革探索
- 2023年
- “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理化检验》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如何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对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的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育中存在缺乏重视、内容过于形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为了推进《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思政建设,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本文对该课程中各环节进行了探索与讨论,以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
- 朱炳祺叶小青金燕周芳美程东庆
- 关键词:食品理化检验
- 2014年成都市售常见香辛料霉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状况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调查成都市售常见香辛料中霉菌及重要真菌毒素污染状况,为控制该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3—9月以分层随机抽样法采集120份成都市农贸市场零售香辛料,按照GB 4789.1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霉菌计数,酶联免疫反应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总量、赭曲霉毒素A及伏马菌素B_1含量。结果 120份香辛料的霉菌计数平均值为(8.4±1.5)×10~3CFU/g,仅3个样品霉菌总数<100 CFU/g。真菌毒素的检出范围分别是黄曲霉毒素B_1(
- 陈宇航凌莉王溯源金燕裴晓方
- 关键词:香辛料霉菌真菌毒素酶联免疫反应
- 辣椒中常见产毒性真菌的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将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与裸磁珠富集技术联用,建立辣椒样品中常见3类(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产毒性真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真菌核糖体RNA(r DNA)基因序列选择真菌广谱引物及属特异性探针,联用裸磁珠富集技术,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并评价所建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与本研究优化后的普通实时荧光定量PCR相比提高了10倍,是原报道的100倍,直接检测辣椒样品中3类产毒性真菌的检出限均可达103CFU/ml,即104CFU/g,且特异性良好(与非目标菌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良好(CV〈1.5%),该方法模拟检测辣椒样品中3类产毒性真菌的计数结果与标准培养法的计数结果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过程仅需7 h(标准培养鉴定法耗时7~14 d)。结论构建的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大大缩短产毒性真菌的检测时间,并成功应用于模拟辣椒样品中常见3类产毒性真菌的定量检测,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金燕张薇薇王溯源叶正茂张立实裴晓方
- 市售辣椒粉样品中主要霉菌产毒能力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市售辣椒粉样品中曲霉、青霉分离株的产毒能力,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集成都市农贸市场辣椒粉样本共40份,稀释后倾注孟加拉红培养基培养,挑取霉菌菌落点种察氏培养基,根据菌落特征和镜下特征,鉴定曲霉和青霉;参照SN/T 1035-2011的方法,检测曲霉和青霉分离株的产毒能力。结果共分离到87株曲霉和青霉,优势菌种为黄曲霉和黑曲霉,其在样品中检出率分别为45.00%、40.00%。87株菌有68株产毒,占78.16%,分离株产毒阳性率分别为黑曲霉100.00%、黄曲霉92.86%和青霉85.00%。结论市售辣椒粉样品曲霉、青霉分离株产毒阳性率高,其中以黄曲霉及黑曲霉菌株产毒能力最为突出,提示样品受真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污染风险较高。
- 王溯源凌莉金燕裴晓方
- 关键词:辣椒食品安全真菌毒素
- 虚拟仿真实验在“病毒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 2024年
- 病毒学检验是一门在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课程。作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关键。针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是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综合能力,其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普遍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浙江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学生中心、问题导向”的实验教学理念和“虚实结合、手脑共训”的教学设计,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式,以满足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虚拟仿真实验在病毒学检验教学中的开展情况,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应用于病毒学检验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 程东庆金燕周芳美肖永涛丁志山
- 关键词:教学理念
- 我国“智慧口岸”发展建设现状及思考被引量:1
- 2023年
- 口岸既是国家间交流发展的“大门”,又是人员经济贸易往来的枢纽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担负着相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大局的重任。在我国高质量发展政策背景下,口岸是国内国际经济运作的重要环节,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因此,本文深入探究我国“智慧口岸”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智慧口岸”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路径及策略,为提升我国口岸智慧化水平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 柴莱金燕
- 关键词:智能化
- 成都市售辣椒粉霉菌污染调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市售辣椒粉受霉菌污染的状况,探讨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定量检测霉菌数量的实用性。方法于成都市区随机选取农贸市场,采集辣椒样品40份,按照国标GB4789.15-2010对样品进行霉菌计数,纯化后以镜下特征及菌落特征进行菌种鉴定及分类计数,同时采用裸磁珠-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霉菌数量,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探讨裸磁珠-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实用性。结果所采集样品的霉菌污染均数达到了5.1×103CFU/g;对曲霉属、青霉属及镰刀菌属分类计数,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法计数结果几何均数分别为6.1×108、4.0×101及2.9×106CFU/g,此结果与传统培养计数法2.0×103、1.1×102及2.1×101CFU/g相比有显著增加,两者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成都市售辣椒粉受霉菌污染严重,对消费者健康构成较大威胁。相比传统培养法,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节约时间、灵敏度高且受稀释等操作的影响较小、受样本成分及样本中其他霉菌干扰较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凌莉陈宇航王溯源金燕颜妍张立实裴晓方
- 关键词:霉菌污染
- 基于提升岗位胜任能力的《病原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 2022年
- 为了实现从学术型本科教育向应用型转变,探讨和构建基于提升检验岗位胜任能力的《病原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堂教学模式。方法 建立学校教研室与医院检验科共建的教学体制、“检验科细菌室技能规范”为导向的实验训练模式、“培养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新方法、岗位胜任能力为准则的实验评测体系,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检验系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近5年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结果 通过微生物实验技能的规范训练,学生实验考核优秀率大幅提升,学生科研及学科竞赛中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越来越浓厚;带动了检验系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对我校检验系学生赞誉不断;毕业生综合满意度高,在全校各专业中名列前茅。结论 通过构建《病原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检验岗位胜任能力,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提供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 程东庆周芳美金燕孙桂芹应航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学教学模式
- 成都市售120份香辛料中黑曲霉污染及其产毒能力调查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对成都市农贸市场零售香辛料中黑曲霉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黑曲霉菌株的产毒能力进行检测,获取成都市售香辛料中黑曲霉污染率及其产毒能力的资料。方法 2014年3月至9月于成都市五大主城区内农贸市场采集辣椒、花椒、藤椒、胡椒各30份,共120份样品。采用倾注培养法并挑取黑曲霉菌落点种察氏培养基,参照SN/T1035-2011的方法将黑曲霉在产毒培养液中培养7天,使用ELISA试剂盒对产毒液中赭曲霉毒素A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120份样品中,43份检出黑曲霉,检出率为38.3%,其中胡椒中黑曲霉检出率最低。样品中共分离到63株黑曲霉,其中47株能产生赭曲霉毒素A,产毒率为74.6%,赭曲霉毒素A浓度多在1~20μg/L之间,但有6株黑曲霉的产毒液中赭曲霉毒素A浓度高于60μg/L,最高者达到74.37μg/L,不同种类香辛料样品中黑曲霉产毒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结论成都市售香辛料样品中存在黑曲霉污染,且其产毒率较高,提示香辛料受赭曲霉毒素污染风险较高。
- 陈宇航王溯源凌莉金燕裴晓方
- 关键词:香辛料黑曲霉
- 成都市售辣椒中产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分离及其基因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从成都市售辣椒粉中,分离产黄曲霉毒素的菌株,探究产毒基因aflR、omt-1和ver-1与产黄曲霉毒素B1(AFB1)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传统培养法分离菌株,多重PCR方法筛查潜在产黄曲霉毒素菌株,对潜在产黄曲霉毒素菌株进行产毒培养,以ELISA方法检测潜在产毒株7d产毒培养液中AFB1含量;同时基于潜在产毒株的产毒关键基因aflR、omt-1和ver-1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64份辣椒样品中,分离到17株潜在产AFB1的黄曲霉菌株,有11株分离株产毒,产毒黄曲霉分离率为64.71%;且基于aflR、omt-1和ver-1基因与产毒标准菌株有较高同源性;有6株分离株不产毒,与米曲霉序列有较高同源性。结论控制黄曲霉污染是黄曲霉控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并非含有产毒基因的黄曲霉都会产AFB1毒素,产AFB1能力与产毒基因aflR的序列有着直接联系,而AFB1合成量的高低与omt-1和ver-1基因有关。
- 凌莉叶正茂王溯源金燕陈宇航郑田利张立实裴晓方
-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辣椒粉同源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