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淑娟

作品数:117 被引量:580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2篇医药卫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1篇艾滋病
  • 18篇HIV/AI...
  • 17篇病毒
  • 14篇HIV/AI...
  • 12篇影响因素
  • 12篇健康
  • 11篇艾滋病病毒
  • 9篇彝族
  • 9篇老年
  • 8篇抑郁
  • 8篇中老年
  • 8篇哨点监测
  • 8篇HIV
  • 7篇性行为
  • 7篇综合征
  • 7篇HIV感染
  • 6篇依从
  • 6篇依从性
  • 6篇抗病毒
  • 6篇抗病毒治疗

机构

  • 114篇四川大学
  • 25篇凉山彝族自治...
  • 15篇四川省疾病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四川省卫生厅
  • 4篇凉山州疾病预...
  • 4篇成都市龙泉驿...
  • 3篇中山大学
  • 3篇四川文理学院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新疆自治区疾...
  • 3篇双流县第二人...
  • 3篇成都市工程职...
  • 2篇成都体育学院
  • 2篇成都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杭州市疾病预...
  • 2篇四川省医学情...
  • 2篇西藏自治区疾...

作者

  • 115篇杨淑娟
  • 22篇余刚
  • 21篇王菊
  • 20篇张建新
  • 16篇王启兴
  • 15篇廖强
  • 14篇王科
  • 13篇龚煜汉
  • 11篇边仕超
  • 11篇肖琳
  • 11篇杨春霞
  • 10篇刘茜
  • 10篇张素华
  • 7篇陈心月
  • 7篇邵英
  • 6篇陈怀良
  • 6篇刘巧兰
  • 6篇杨娟
  • 5篇刘丹萍
  • 5篇许琪

传媒

  • 41篇现代预防医学
  • 25篇中国艾滋病性...
  • 5篇预防医学情报...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6篇2023
  • 9篇2022
  • 15篇2021
  • 12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1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用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艾滋病疫情的准确估计和预测,能为艾滋病防控决策和资源配置提供重要的依据。本研究分析和比较了常用的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和比较了Workbook模型、亚洲疫情模型(asian epidemic model,AEM)、Spectrum/估计与预测软件包(estimation and projection package, EPP)和传染病动力学模型(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 model, SIR)对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的特点。结果通过对归纳和总结Workbook模型、AEM、Spectrum/EPP模型和SIR模型的基本情况、模型原理、适用条件、所需指标、结果产出和劣势分析等,为模型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发现当模型指标要求单一的模型,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类人群之间的交叉导致的重复估计,导致预测不准确;而指标量要求过多和过全时,数据难以收集和估计,部分数据缺失或质量不佳都会严重影响结果准确性,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模型选择。结论定期有效的对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开展艾滋病流行病学监测,获取有效的监测数据,才能够准确的估计和预测艾滋病疫情。
杜宗伦姚永娜贾鹏杨淑娟
关键词:艾滋病
2009-201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艾滋病疫情较严重的地区,艾滋病经性传播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暗娼人群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高危人群和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桥梁人群-([2]),也是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因此,通过对该地区设定暗娼人群艾滋病监测哨点,掌握当地暗娼人群中艾滋病流行动态和流行因素。现将凉山彝族自治州2009-2015年国家规定的监测期(4-6月)内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肖琳翟雯雯杨淑娟王启兴余刚边绍勇廖强姚永娜张素华龚煜汉王科王菊边仕超刘茜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哨点监测暗娼人群
不同类型艾滋病知识对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健康信念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健康信念,分类探讨艾滋病知识对健康信念的作用,寻求改进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教育的措施。方法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设计问卷,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抽得的成都市11所高校的1053名大学生进行人口学资料、健康信念与艾滋病知识的调查。结果大学生健康信念总分为(34.88±3.93)分,不同特征大学生的健康信念得分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传播途径类艾滋病知识得分越高,对感知到易感性(b=0.137,P=0.030)、感知到益处(b=0.152,P=0.005)、感知到障碍(b=0.167,P=0.033)、自我效能(b=0.132,P=0.021)得分越有促进作用;传播途径类知识得分越高,对感知到益处(b=0.136,P=0.011)、感知到障碍(b=0.361,P<0.001)、自我效能(b=0.237,P<0.001)得分越有促进作用。非传播途径类艾滋病知识得分越高(b=0.674,P<0.001)、传播途径类艾滋病知识得分越高(b=0.823,P<0.001)、生源地为城市(b=-0.852,P=0.011)、有插入性行为经历(b=1.361,P=0.005)、学校类型为本科(b=1.042,P=0.008)、入学前所学学科为理科(b=0.714,P=0.019)、月生活费≥1500元(b=1.275,P=0.006)对健康信念总分越有促进作用。结论艾滋病知识的掌握对艾滋病相关健康信念起着一定作用,高校应强化但不局限于艾滋病知识教育,开展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需求,应重视对农村生源地、专科院校学生、文科学生、贫困学生的艾滋病预防教育。
余彬韩佳禹杨诗凡董佩杰杨淑娟
关键词:大学生艾滋病健康信念
2011-2015年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HIV感染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2011-2015年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少年的HIV感染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建议。方法按照凉山州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进行资料收集,采用Epidata 3.1和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5年共监测共9 536人,HIV的检出率分别为4.15%(74/1 784)、3.55%(69/1 941)、2.10%(41/1 949)、2.52%(47/1 862)和1.55%(31/2 000),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1.34)、彝族(OR=2.60)、有外出打工史(OR=1.75)、最近1年有不安全性行为(OR=1.72)、有吸毒史(OR=6.07)和拒答是否吸毒(OR=2.84)均能增加研究对象感染HIV的风险。小学文化(OR=0.61)和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0.28)能降低研究对象感染HIV的风险。结论凉山州未婚青少年群体HIV感染形势严峻,彝族、男性、不安全性行为和吸毒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
余刚杨淑娟王启兴张素华廖强肖琳罗敏张建新龚煜汉王科王菊边仕超刘茜
关键词:HIV哨点监测未婚青少年农村
四川省已婚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情况5年评价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20~49岁已婚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情况,为制定进一步改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比较四川省第3次、第4次卫生服务调查资料。结果调查地区2003年孕早期检查率城乡分别为86.8%、49.7%、产前检查率城乡分别为96.0%、53.0%、产后访视率城乡分别为52.3%、28.5%;2008年孕早期检查率城乡分别为83.8%、67.8%、产前检查率城乡分别为99.4%、60.8%、产后访视率城乡分别为60.4%、29.6%。除农村孕早期检查率有所提高外,其余均无明显变化,且各类指标农村均远低于城市。已婚育龄妇女产前检查流向发生变化,产前检查选择县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医院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而到卫生院的比例在明显下降。结论育龄妇女保健意识在增强,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村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有助于改善孕产期保健状况。
应桂英向晓莉杨淑娟甘华平力晓蓉刘丹萍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
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症状及其与自尊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探讨四川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症状及其与社会支持及自尊间的关系,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结构性调查问卷对四川省资中县两所中学的1 596名留守儿童进行自填式横断面调查。结果(1)农村留守儿童抑郁量表总平均分为(14.25±13.15)分,高于非留守儿童[(13.23±12.47)分],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1,P=0.037);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5.6%,女生高于男生(P<0.05);父母外出打工时与其联系频率越低、父母关系越不好、家庭经济越贫穷、越感觉同学不喜欢自己,其抑郁症状检出率就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社会支持影响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为-0.33(P<0.05);通过自尊中介作用的间接效应为-0.14(P<0.05),占总效应的30%。结论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症状的直接保护因素,也可通过自尊间接缓解抑郁症状,干预策略中应积极考虑社会支持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
吉园依张宇殷菲杨淑娟杨洋刘巧兰
关键词:留守儿童抑郁症状自尊社会支持结构方程模型
凉山州2011-2014年女性艾滋病报告病例中新发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2011-2014年凉山州彝族女性艾滋病新发感染情况,分析传播途径,探讨女性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2014年凉山州各县市卫生医疗机构的病例报告数据,应用BED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进行新发感染检测,计算凉山州女性新发感染率,采用趋势χ~2检验和二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女性新发感染情况。结果 2011-2014年凉山州接受HIV检测的女性中共发现新近感染者1 246例。各年新发感染率[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21(0.18~0.24)%、0.28(0.25~0.31)%、0.43(0.38~0.47)%和0.46(0.41~0.51)%。女性新发感染者以彝族(91.22%)、已婚者(65.14%)、小学以下文化水平(62.48%)、农民(76.41%)为主。4年间经异性性行为传播感染的百分比分别为31.54%、46.40%、63.45%、80.62%,呈显著上升趋势(χ~2=154.737,P〈0.005)。非固定性伴的性行为发生率同样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7.89%、71.43%、78.57%、79.27%(χ~2=13.467,P〈0.005)。结论凉山州女性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经性接触传播成为最主要感染方式,艾滋病疫情亟待有效控制。
余刚姚永娜杨淑娟王启兴廖强南磊肖琳龚煜汉刘子贤王科王菊边仕超刘茜
关键词:女性艾滋病病毒
2011-2013年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哨点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凉山州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尤为严重,目前己成为中国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凉山州的艾滋病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体,未婚青年是这个群体中特定的一部分.本研究目的是了解2011-2013年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的HIV感染状...
杨淑娟张建新廖强王启兴余刚罗敏张素华肖琳龚煜汉王科王菊边仕超刘茜
关键词:未婚青年艾滋病疾病防控
四川省美沙酮维持治疗现状调查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现状。[方法]采用信息收集表收集四川省各美沙酮门诊信息,并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入组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四川省美沙酮维持治疗入组者对毒品依赖严重,注射吸毒比例在70%以上。美沙酮门诊日平均治疗人数和累计入组人数分别仅占在册吸毒者的9.2%(1673/18177)和22.2%(4033/18177),门诊覆盖率低;维持率较低,自开诊以来,约有40%的人脱失。门诊人均美沙酮服用剂量为52.6ml/d,剂量偏低。[结论]四川省在今后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应当逐渐完善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机制,并充分动员社区资源,运行过程中应按照治疗实施手册和维持治疗方案进行。
牛瑾张建新李晓庆裴晓迪徐海港杨淑娟邵英杨娟李萌杨春霞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
凉山彝族相关文化习俗与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及干预对策被引量:42
2017年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同时也是中国艾滋病的高流行区。世代繁衍的彝族人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传统文化,影响着艾滋病流行和防治的方方面面。文章从彝族的性文化和婚姻文化、价值观和宗教文化等方面,探讨凉山州彝族相关文化习俗与艾滋病病毒流行的关系,并针对性地提出基于当地文化习俗的防控策略和建议。
杨淑娟罗敏张素华姚永娜王启兴廖强
关键词:艾滋病彝族文化习俗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