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春

作品数:30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卫生局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重大医学联合攻关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饮用
  • 6篇饮用水
  • 5篇农村
  • 4篇地震灾后重建
  • 4篇影响因素
  • 4篇灾后
  • 4篇灾后重建
  • 4篇农村改厕
  • 4篇犬伤
  • 4篇工地
  • 4篇改厕
  • 3篇地震
  • 3篇饮用水安全
  • 3篇饮用水卫生
  • 3篇用水安全
  • 3篇水安全
  • 3篇门诊
  • 3篇狂犬
  • 3篇狂犬病
  • 3篇健康风险评价

机构

  • 19篇成都市疾病预...
  • 8篇四川省成都市...
  • 4篇崇州市疾病预...
  • 3篇双流县疾病预...
  • 3篇彭州市疾病预...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成都市传染病...
  • 1篇北京滨松光子...

作者

  • 27篇李志春
  • 11篇陈俊
  • 9篇高绪芳
  • 7篇杜慧兰
  • 5篇朱昆蓉
  • 5篇杨梅
  • 5篇石春俐
  • 5篇刘斌
  • 5篇欧志梅
  • 5篇罗远沛
  • 5篇耿玲
  • 4篇张晓燕
  • 4篇周晓静
  • 3篇宋华
  • 3篇马晓军
  • 3篇涂程
  • 3篇黄葵
  • 3篇黄敏
  • 2篇宋华
  • 2篇潘茜

传媒

  • 8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职业卫生与病...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环境与健康—...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2年成都市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现状,为降低农药中毒发生率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网络平台,选取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职业卫生子系统中成都市2010-2012年农药中毒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成都市累计上报农药中毒总数4 134例,年均发病率为9.81/10万,死亡321例,病死率7.76%;农药中毒中,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占中毒比例的94.29%。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农药中毒平均年龄39.56岁,中青年发病率较高。农药中毒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远郊、近郊、城市建成区。杀虫剂、除草剂是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毒物,分别占总中毒例数的49.31%和36.08%。百草枯病死率最高(15.2%)。结论成都市农药中毒情况值得关注,特别是郊县农村、女性、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情况严重,应积极采取并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涂程李志春王琳彭琦
关键词:农药中毒流行病学
健康风险评价在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的应用
目的 建立成都市饮用水安全与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方法,对成都市饮用水污染和水性疾病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应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饮用水中主要危害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建立了成都市饮用水污染因素...
杜慧兰黄敏刘嘉益陈俊李元峰高绪芳李志春马晓军刘斌黄葵宋华
关键词:健康风险评价饮用水安全
健康风险评价在成都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成都市饮用水安全与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方法,对成都市饮用水污染和水性疾病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应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饮用水中主要危害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建立了成都市饮用水污染因素监测网络,获得了部分毒理指标和消毒副产物经饮水途径暴露的致癌风险水平和非致癌风险水平。结论形成饮用水安全风险管理基本技术思路,成功应对多起饮水污染突发事件。
刘斌杜慧兰陈俊李元峰高绪芳李志春马晓军黄葵宋华黄敏刘嘉益
关键词:饮用水安全
健康风险评价在成都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的应用
目的 建立成都市饮用水安全与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方法,对成都市饮用水污染和水性疾病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应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饮用水中主要危害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建立了成都市饮用水污染因素...
杜慧兰陈俊李元峰高绪芳李志春马晓军刘斌黄葵宋华黄敏刘嘉益
关键词:健康风险评价饮用水安全
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977名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主城区犬伤门诊服务对象(病人)的满意度现状,分析提高满意度的方法。方法对成都市的21家犬伤门诊977名服务对象开展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与满意度相关的医疗服务情况(就诊距离、医疗费用、医务人员的技术、态度、病人的知情同意和医院的环境、设施等)。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市级、区级和社区级门诊服务对象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级别门诊在就诊距离、花费、环境、医务人员的病情解释和知情同意、免疫制剂的种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医务人员的态度和技术、门诊的设施设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犬伤病人最满意的前3项服务依次是就诊距离、服务态度和技术;最不满意的前3项服务依次医疗花费、就诊距离和医疗设备。结论成都市犬伤门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犬伤门诊应针对满意度评价的结果,加强管理,提高犬伤门诊的服务满意度。
欧志梅杨梅李志春刘毅朱昆蓉罗远沛周晓静石春俐耿玲
关键词:犬伤门诊满意度满意度评价
成都市农村环境卫生调查与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改善农村环境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07/08分层随机抽取成都市3个县,15个乡镇,60个行政村300户农户进行农村环境卫生学调查并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成都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56.2%;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比例为28.3%,有41.7%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86.0%的农户住房周围有病媒生物孳生地;农户厨房及周围病媒生物密度均远高于病媒生物控制标准;土壤中活蛔虫卵检出率43.3%;土壤中铅、镉分别有85.0%和63.3%的样点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级水平,其中镉有28.3%的样点超过2级标准。结论成都市农村生活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较低,农户住房周围病媒生物孳生地比例较高,土壤中铅、镉含量较高。
陈俊高绪芳李志春杜慧兰余林任洪元朱玉秀马晓军刘斌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
成都市地震灾后重建建筑工地建筑工人职业健康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成都市地震灾后重建建筑工地建筑工人职业健康情况,以促进与保护广大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方法:自行设计简明职业健康调查表对地震灾区20个建筑工地300名建筑工人进行现场调查。结果:87.4%的建筑工人为中学及以下...
张晓燕涂程李志春潘兴平
关键词:地震灾后重建建筑工地
文献传递
成都市农村改厕无害化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农村改厕户厕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0年6-7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6个开展农村改厕项目县内抽取372户已改厕农户户厕开展现场勘查,采集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户主进行问卷调查,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厕所无害化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成都市农村改厕无害化效果合格率只有45.2%,3种类型卫生厕所的无害化效果无差异(P>0.05)。而厕所的建设质量(OR=11.938)、有无粪便暴露(OR=36.627)以及农户的粪便处理知识的知晓情况(OR=10.605)对于农村厕所的无害化效果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应从提高农村改厕的建设质量、处理暴露的粪便以及普及粪便处理知识三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提高农村改厕无害化效果的目的。
李志春陈俊杜慧兰刘斌黄葵高绪芳
关键词:农村改厕影响因素
地震灾后重建工地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2011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地震灾后重建工地的职业卫生现状,为加强重建工地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建议。方法选择35家重建工地,采用调查表和工作场所检测的方法调查职业卫生状况。结果重建工地均未设置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灾区重建工地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间较非灾区长,时间加权浓度和强度较非灾区高。结论应加强灾后重建工地的管理。
涂程谭娟张晓燕李志春
关键词:地震灾后重建工地职业卫生
农村改厕影响因素及效果分析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了解农村改厕的影响因素及效果,为促进改厕,改善农村环境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7-8月,分层随机抽取300户农户,调查农户家庭年收入、户主文化程度、主要收入来源、厕所类型和年医药费用支出以及2周腹泻发病率、2周发热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随农户家庭年收入增加,卫生厕所覆盖率增加;随户主文化程度的增加卫生厕所及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增加;不同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间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存在差异;无害化卫生厕所家庭医药费支出、2周腹泻发病率及2周发热发病率低于非卫生厕所家庭。结论:农村经济文化条件及不同职业背景与农村改厕工作密切相关,农村改厕工作有利于降低发病率。
陈俊李志春高绪芳杜慧兰余林任洪元朱玉秀
关键词:农村改厕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