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颜

作品数:43 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绵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食源
  • 8篇食源性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6篇疫苗
  • 6篇食品
  • 5篇源性疾病
  • 5篇食源性疾病
  • 5篇麻疹
  • 4篇地震
  • 4篇影响因素
  • 4篇污染
  • 4篇接种
  • 3篇饮用
  • 3篇饮用水
  • 3篇灾区
  • 3篇中毒
  • 3篇食品安全
  • 3篇食源性致病菌
  • 3篇流行病学分析

机构

  • 34篇绵阳市疾病预...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绵阳市涪城区...
  • 1篇达州市疾病预...

作者

  • 34篇刘颜
  • 15篇何玲玲
  • 9篇张佩如
  • 8篇罗赟
  • 8篇凡娅
  • 6篇文献英
  • 6篇陈志
  • 6篇罗建伟
  • 5篇谢高福
  • 5篇吴晓红
  • 5篇孙宏英
  • 4篇赵西和
  • 4篇周云
  • 3篇王乐
  • 3篇刘友全
  • 2篇李六林
  • 2篇张久兰
  • 2篇邱玉清
  • 2篇周良君
  • 2篇李惠芳

传媒

  • 8篇现代预防医学
  • 5篇预防医学情报...
  • 5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食品界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触屏互动技术的毒蘑菇识别与科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触屏互动技术的毒蘑菇识别与科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通过触屏设备上传蘑菇图像和相关信息;使用MobileNet模型构建图像特征向量;使用MobileNet模型对图像进行实时识别;建立深度学习模型;从...
周万明文献英刘颜孙宏英谢洪委何玲玲
汶川大地震绵阳灾区防疫消杀工作质量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汶川大地震后绵阳灾区卫生防疫及消杀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工作总结的方法对防疫消杀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累计处理遇难者和动物尸体676万多具,处理粪坑52万多个(次),清除蚊蝇孳生地351万多处,消杀面积9.3亿m2。蚊密度由21.77只/人工.小时减少到1.47只/人工.小时,蝇密度由0.73只/m2减少到0.11只/m2。鼠密度由4.26处/2000m减少到0.24处/2000m。生活饮用水合格率为97.45%。食品销售环节抽检合格率为91.47%,校园内小食品抽检合格率为84.68%。各类餐、饮、炊具合格率为92.00%。灾后应急接种甲肝疫苗100870人份,乙脑疫苗46779人份,流感疫苗464400人份。1~12月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病种中,肠道、呼吸道、虫媒和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总发病率为310.1688/10万,较2007年下降26.72%。其中肠道、呼吸道、虫媒和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55.6977/10万、154.1012/10万、0.2325/10万和0.1363/10万,发病率分别较2007年下降35.81%、14.37%、58.63%和29.67%。[结论]卫生防疫工作措施得力,方法有效,全年未发生任何规模性传染病暴发疫情。
王海清李六林肖辉田光琼向定全张代友刘平周云刘颜
关键词:地震灾区防疫消毒杀虫
2016年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市售食品中常见致病菌污染现状,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为食品安全监管和科学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和国家标准方法 GB/T 8538,进行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6类174份样品中共检出39份阳性菌株,检出率22.41%,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63份网店食品检出21份阳性菌株,检出率33.3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弧菌应作为重点致病菌引起重视,建议加强网络供餐的食品安全监管。
罗赟吴晓红刘颜陈志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分析
2014—2020年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了解2014—2020年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为控制和减少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20年绵阳市各县(市、区)根据当地人口比例及食物消费量,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采集食品样品1 625份,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和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对20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2014—2020年绵阳市共抽检食品样品1 625份,158份样品检出致病菌193株,样品不合格率为9.72%,致病菌检出率为11.88%(193/1 625),其中蜡样芽孢杆菌59株、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EB)38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1株、克罗诺杆菌属21株。不同年份食品样品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2,P<0.05),不同采样环节样品中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P<0.05),不同区县样品中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8,P<0.05),不同包装类型样品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P<0.01)。对生禽肉中检出的11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优势型分别为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和肯塔基沙门菌。结论 2014—2020年绵阳市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冲调谷物制品中致病菌检出率较高,其中蜡样芽孢杆菌、肠杆菌科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较为严重,应引起重视。
何玲玲刘颜吴晓红童菲王乐钱琳孙雪梅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蜡样芽胞杆菌肠杆菌科
2011-2020年绵阳市毒蕈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2011—2020年绵阳市毒蕈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2011—2020年绵阳市毒蕈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1—2020年绵阳市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172起,发病549例,死亡5例,分别占同期食源性疾病事件总数和死亡总数的的39.45%(172/436)和55.56%(5/9)。报告事件起数从2015年起呈波动上升趋势,2019—2020年报告事件起数和发病例数均最多,分别占毒蕈中毒事件总数和发病总数的52.91%(91/172)和50.64%(278/549)。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7—9月,报告事件起数、发病例数、死亡例数均最多,分别占全年事件总数、发病总数和死亡总数的91.28%(157/172)、89.62%(492/549)和80.00%(4/5)。报告事件发生地区最多的为安州区和江油市。家庭是毒蕈中毒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占事件总数的94.77%(163/172)。农村毒蕈中毒事件发生率高于城市,误采误食是毒蕈中毒的主要原因。绵阳市已鉴定的毒蕈类别主要以青褶伞类和硬皮马勃类为主。结论毒蕈中毒是绵阳市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尽快掌握绵阳市毒蕈的种类及毒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毒蕈中毒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
刘颜何玲玲向轩萱文献英孙雪梅童菲
关键词:毒蕈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食品安全
绵阳市0~3岁儿童HBsAg及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
2005年
罗建伟赵西和刘颜张佩如谢高福李惠芳刘琼珍
关键词:乙肝疫苗接种率
2015年绵阳市309份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预防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为食品安全监管和科学评估食品安全风险提供数据。方法 2015年在绵阳市采集6类309份食品,按照国家风险监测手册进行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6类309份样品中共分离出4种8株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2.59%,检出致病菌的食品是凉面/凉粉、生冻海产品和三明治,检出致病菌有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其中街头摊点(凉粉/凉面)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19.05%,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为8.82%,散装食品致病菌检出率为3.33%。结论2015年绵阳市309份食品中致病菌总体检出率不高,街头摊点的凉粉/凉面应作为重点监管食品,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应作为重点监测致病菌,重视散装食品的监督管理。
罗赟吴晓红刘颜陈志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分析
1999-2004年绵阳市麻疹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赵西和唐桂蓉谢高福张佩如罗建伟刘颜邱玉清陈忠平杨秀华李惠芳
关键词:麻疹
国产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安全性及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选择6岁-、16岁-和〉60岁3个年龄段人群共606名,每个年龄段人群按数字表法随机分入试验组(共213名)、对照组1(共195名)和对照组2(共198名),分别接种国产流感疫苗和2种进口流感疫苗,比较三组人群接种后副反应发生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增长倍数的差异。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几何平均滴度(GMT)增长倍数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6%(8/213)、4.10%(8/195)和3.54%(7/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P=0.93)。3个组H1N1、H3N2和B(亚)型血凝抑制(H1)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89.2%(190/213)、63.4%(135/213)、86.4%(184/213),88.7%(173/195)、61.5%(120/195)、87.2%(170/195),87.9%(174/198)、61.6%(122/198)、84.8%(168/198),各(亚)型抗体总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H1N1^2=0.94,PH1N1=0.63;χH3N2^2=0.94,PH3N2=0.63;χB^2=0.75,PB=0.69);3个组H1N1、H3N2及B型HI抗体平均增长倍数分别为10.7、7.3、8.4倍,10.5、6.3、8.3倍,10.2、7.1、8.8倍,各(亚)型HI抗体GMT增长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H1N1=0.35,PH1N1=0.70;FH3N2=2.22,PH3N2=0.11;FB=1.51,PB=0.35);3个组H1N1、H3N2及B型HI抗体保护率分别为100%(213/213)、70.0%(149/213)、95.3%(203/213),100%(195/195)、66.7%(130/195)、97.9%(191/195),99.5%(197/198)、66.2%(131/198)、96.5%(191/198),各(亚)型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H1N1^=2.04,PH1N1=0.36;χH3N2^2=0.74,PH3N2=0.69;χB^2=0.42,PB=0.82)。结论国产裂解
张佩如祝小平周良君刘友全凡娅陈果陈志刘颜孙宏英吴建林
关键词:流感疫苗
绵阳市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态度、行为,为制定乙肝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绵阳市8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1 035名开展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知晓率最低(33.9%),其次为乙型肝炎是否经蚊虫叮咬传播知晓率(47.1%),对其他乙型肝炎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60.0%-92.7%)。在对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态度方面,当得知身边的同学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后,只有9.7%的大学生认为不会影响两人之间的交往;23.4%的大学生介意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餐,并绝不同吃一盘菜。在对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方面,92.7%的大学生愿意接种,但全程接种完的大学生只有38.0%。结论在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
刘颜刘念周云向碧章
关键词: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