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赟
- 作品数:58 被引量:333H指数:10
- 供职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绵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16年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市售食品中常见致病菌污染现状,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为食品安全监管和科学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和国家标准方法 GB/T 8538,进行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6类174份样品中共检出39份阳性菌株,检出率22.41%,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63份网店食品检出21份阳性菌株,检出率33.3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弧菌应作为重点致病菌引起重视,建议加强网络供餐的食品安全监管。
- 罗赟吴晓红刘颜陈志
-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分析
- 2014年绵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14年绵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了解绵阳市食品安全现状,对食品监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预警,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采样检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共抽检食品样品467份,总合格率为92.93%(434/467),合格率最低是饮料/饮用水/食用冰64.86%(24/37),其次是肉与肉制品80.00%(32/40)。理化指标检测合格率为94.58%(227/240),微生物指标检测合格率为91.19%(207/22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P>0.05)。其中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和荧光增白剂指标合格率分别为94.39%(202/214)、99.13%(114/115)、100.00%(57/57)和100.00%(10/10)。结论绵阳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应加强对饮料/饮用水/食用冰、肉与肉制品等食品的监测与监管,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 文献英徐柄权罗赟何玲玲吴晓红凡娅
- 关键词:食品安全
- 2012年绵阳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2012年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为食用蔬菜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全部样品均按照GB/T 5009-2003的方法进行农药的残留检测。依据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判定。结果 2012年共检测蔬菜165份,农药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72.12%和23.64%。豆类、根茎类、叶菜类、瓜果菜类和食用菌类蔬菜检测农药残留超标率分别为8.00%、23.53%、36.00%、5.26%和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1,P<0.01)。不同种类农药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2,P<0.01)。夏季和冬季蔬菜农药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P>0.05)。结论绵阳市叶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蔬菜的监督管理,从源头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加大蔬菜种植、销售环节的监测,确保市民食用蔬菜的安全。
- 何玲玲罗赟张代友吴晓红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残留蔬菜
- 2020—2022年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调查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基础能力现状,为疾控机构改革和有部门合理配置疾控资源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和在线问卷调查方法,2023年1月对绵阳市2020—2022年各级疾控机构基本情况、人员配置、能力建设财政保障、实验室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构成比(率)的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绵阳市不同级别疾控机构人员学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81,P<0.001);职称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24,P<0.001)。各县(市、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发展不均衡,财政经费投入差异较大,2020—2022年经费投入最高与最低的县(市、区)疾控机构差异分别达到116.45万元/年、74.64万元/年和51.49万元/年;实验室能力差异明显,高新区疾控实验室能力建设滞后;信息化建设差异较大,最小的专用机房面积为6 m^(2),较绵阳市专用机房平均面积26.64 m^(2)有较大差距。结论 绵阳市疾控机构存在编制不足、人员流失和基层人员缺乏等问题。应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提升人员学历和职称结构,重视区域疾控机构发展均衡性,提升该市疾控机构整体能力和水平。
- 罗赟陈小英林宇飞
- 关键词:疾控机构财政保障信息化建设
- 绵阳市4个重灾区饮用水动态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绵阳市4个重灾区饮用水水质在5.12地震后的动态变化,为群众安全卫生饮水提供指导意见,为政府制定决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5月17日~9月31日绵阳市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平武、安县和江油4个县(市)的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采样,按照GB5749-2006年常规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对灾民安置点的饮用水进行余氯快速检测。[结果]共采集集中式供水饮用水2540份,总合格率85.87%。北川、平武、安县和江油饮用水的合格率分别为60.15%、83.10%、83.21%、92.08%,各地合格率逐步好转,恢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9月饮用水的合格率分别为45.52%、82.42%、86.99%、87.06%、95.37%,呈逐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至2008年9月,除北川(77.78%)外,其他3个重灾区饮用水的合格率都高于95%。不合格指标以总大肠菌群、消毒剂余量和浑浊度为主。灾民安置点快速检测水样9047个,余氯检测合格8386个,经煮沸消毒635个,消毒合格率99.71%。[结论]4个重灾区饮用水在地震后受到较大影响,尤以北川最为严重。在全国卫生防疫人员努力下,灾区集中式供水水质逐步好转,灾民安置点饮用水消毒得到有效保证。
- 陈志段晋超龚光隆岳蕴瑶刘友全张婷罗赟钟琼李大春向仲朝杨义凤
- 关键词:地震重灾区饮用水合格率动态监测
- 2018年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影响因素。方法对1 146份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结果评价,水质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 146份农村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67.36%(772/1 146),其中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影响水质的因素主要有水源类型、水期类型、消毒方式和消毒设备,其中制水环节消毒方式的OR值为6.353,提示对水质的影响程度最大。结论绵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影响饮用水水质的因素较多,加强水源保护和消毒管理是提升水质合格率的重要措施。
- 罗赟何玲玲刘颜
- 关键词:农村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质影响因素
- 气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维生素E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石油醚-乙醚溶解样品和萃取维生素E,KOH-甲醇皂化除干扰,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维生素E标准曲线在0~10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方法的检出限为4ng,回收率为(95.4±5.44)%,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2.88%~3.75%,与我国食品中维生素E测定国家标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双侧﹥0.10)。[结论]该法快速、简便,适用于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的分析。
- 罗赟孙成均
- 关键词:维生素E气相色谱法保健食品
- 2012-2014年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绵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4年在绵阳市采集14种食品,进行9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抽检食品样品792件,56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57株,总检出率为7.07%。2012-2014年不同年份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8.61%(31/360)、8.25%(17/206)、3.54%(8/226)。7类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婴幼儿食品检出率为23.07%,,乳与乳制品为13.33%,桶装饮用水及直饮水为12.50%;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以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最高(12.50%)、其次是蜡样芽孢杆菌(10.00%)和阪崎肠杆菌(6.15%),单增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3.23%、1.01%、和0.58%,大肠埃希菌O157、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结论绵阳市抽检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婴幼儿食品、乳与乳制品、桶装饮用水及饮水较突出;铜绿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阪崎肠杆菌为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 文献英罗赟吴晓红何玲玲凡娅
-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 2022年绵阳市生活饮用水亚氯酸盐的水平和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分析绵阳市生活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的水平以及影响因素,评价水质状况,以有针对性地制定降低亚氯酸盐水平的有效措施。方法2022年绵阳市共检测生活饮用水样本2044份,对其检测的亚氯酸盐浓度与水样采样时期、消毒方式、水源类型、二氧化氯浓度以及菌落总数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080份水样检出亚氯酸盐,超标水样40份,检出率为52.84%,超标率为1.96%,平均浓度为0.168mg/L。地下水亚氯酸盐浓度高于地表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98,P<0.05);农村水亚氯酸盐浓度高于城市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91,P<0.05);湖库塘水源类型水样中高纯二氧化氯和复合二氧化氯的亚氯酸盐检出率显著高于江河溪和地下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70,P<0.05)。二氧化氯和耗氧量的偏回归系数为0.421和0.073,对亚氯酸盐浓度有正向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3、6.083,P<0.05),氨氮的偏回归系数为-0.381,对亚氯酸盐浓度有负向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1,P<0.05)。结论绵阳市农村饮用水存在较严重的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超标情况,需要进一步控制消毒剂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 李佳佳刘颜何玲玲罗赟孙雪梅王城亮
- 关键词:亚氯酸盐饮用水二氧化氯耗氧量氨氮影响因素
- 绵阳市碘缺乏病现况调查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调查碘缺乏病流行现状,评价evaluate碘缺乏病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现场调查收集甲状腺肿大率、水、盐、尿碘含量和儿童智商(IQ)等资料,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绵阳各地水碘均<10μg/L,仍属自然缺碘地区;全市合格碘盐覆盖率>95%;检查4377名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89%,检测2301名学生尿碘,中位数均在100μg/L以上;供碘盐10年前后儿童智商有显著提高,平均智商达到110.06±16.87,与1994年测定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25.97,P<0.01)。结论绵阳市已经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控制标准,全民推行食盐加碘能有效的控制碘缺乏病,并能提高我市人口素质。
- 周云龚光隆张光贵刘汉军李秀蓉罗赟李永
- 关键词:碘缺乏病碘甲状腺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