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强
-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几起卡介苗误种处置方略分析
- 目的探讨皮内注射卡介苗误种后实用的处置方略,摆脱传统处置的尴尬局面。方法对比分析近二十年中本区4起卡介苗误种的处理情况及其结果。结果 1)传统处置方略(或叫传统处置法)医患双方绝大多数人难以接受,采用冷静随访处置方略在医...
- 任强
- 文献传递
- 重庆市渝北区狂犬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渝北区辖区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调查分析,为狂犬病暴露后的正确处理及控制狂犬病的流行提供参考。方法在16个镇(街道)进行抽样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50户居民,97.6%的被调查对象听说过狂犬病,只有47.6%的被调查对象知道狂犬病是一种不能治愈的传染病,56.3%的被调查对象知晓在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犬咬伤后只有47.45%的人接种狂犬病疫苗,很多居民存在侥幸心理,未即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结论居民对狂犬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低,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低,犬的免疫率低,应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增加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
- 曾祥容喻林玲任强
- 关键词:狂犬病防治知识疫苗接种
- 渝北区预防接种试行告核签印制反响现场调查结果分析
- 目的探讨在基层预防接种中建立一套真实可信的原始记录工作模式——"告核签印制",以实现科学管理,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置可疑反应先兆,减少严重后果出现。方法对比分析在2006年12月和2009年9月在渝北区所有接...
- 任强
- 关键词:预防接种
- 文献传递
- 2012年重庆市某区中小学生乙肝疫苗补种后免疫水平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区2009-2011年中小学生完成乙肝疫苗补种活动后6—24个月内的乙肝免疫水平现况,为进一步制定免疫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采用容量比概率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某区参加2009-2011年乙肝疫苗补种的6—14岁中小学生进行问卷及静脉血采样,用ELISA法对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进行检测,以单纯(抗-HBs)阳性作为具有免疫力为标准。分析不同接种针剂次人群补种后乙肝抗-HBs阳性率。结果共最终获得样本2956份,该人群补种后只接种一针剂次人群的乙肝抗-HBs阳性率为58.69%,只接种二针剂次人群的乙肝抗-HBs阳性率为64.58%,三针剂次全程接种人群为79.73%,未参种人群为49-31%三针次阳性率明显高于二针次、一针次阳性率(分别χ^2=17.05,P=0.0006;χ^2=25.15,P=0.00001),一针次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参种人群阳性率(χ^2=5.71,P=0.018)。标化后,参种人群乙肝抗-HBs总体阳性率为74.74%,未参种人群为49.31%,种后整个中小学生总体阳性率58.02%,参种后该人群总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参种人群(χ^2=36.19,P=0.0009)。结论重庆市某区2009-2011年在中小学开展乙肝疫苗补种活动后显著提高了本地区中小学生的乙肝整体免疫水平,但与其他普种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距离75%以上的免疫控制屏障水平还有15%的巨大提升空间。
- 韩小娅刘惠海英陈小凤何九宏任强
- 关键词:抗-HBS阳性率
- 重庆市渝北区麻疹疫情与控制消除策略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1951-2010年麻疹疫情史况、近年流行特征和人群免疫水平现况,分析近几年流行原因,为制定本地区麻疹消除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渝北区六十年的麻疹疫情报告资料、三十八年疫苗接种率和近期的人群血清学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 38年的麻疹活疫苗使用,疫苗接种率从0上升到85%~98%,60岁以下人群免疫水平(麻疹IgG阳性率)达到92.94%,麻疹发病率由无免疫接种期(1951-1972)的593.23/10万降到了2010年的0.58/10万。近8年≤8月和〉15岁的麻疹发病例数占所有病例的一半。8月~3岁的发病例数占1/3。结论在本地区调整麻疹控制策略,开展15~29岁人群的麻疹强化免疫,提高麻疹病例的确诊率已势在必行。
- 任强
- 关键词:麻疹疫情
- 渝北区一起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综合分析渝北区2014年1起1犬伤多人事件的处置情况,提高渝北区狂犬病的防控能力。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次犬伤人事件伤者数量达15人,伤人犬狂犬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伤者均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抽查2人抗体检测阳性,截止目前无狂犬病病例报告。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及时、诊断明确、防控措施有效。结论鉴于本区是狂犬病自然疫源地,为确保平安,当有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时,应严格按照狂犬病防治相关要求进行处置。
- 韩小娅刘惠任强
- 关键词:狂犬病疾病防控
- 渝北区1~59岁人群麻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本地1-59岁不同人群的麻疹血清免疫水平现状,为消除麻疹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799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渝北区1~59岁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的总体阳性率为92.94%,1~9岁组的阳性率为95.58%,10--29岁组90.99%,30-59岁组为94%。城区人群的麻疹IgG阳性率为94.03%,农村为91.50%。结论渝北区10--59岁人群麻疹免疫总体水平没有达到消除麻疹应维持95%以上的要求,农村及10--29岁组更为显著。
- 任强何九宏
- 关键词:麻疹血清流行病学人群免疫水平
- 渝北区1~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控制效果分析报告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1~59岁不同人群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或HBV)血清免疫水平及感染现状,为评价本地区免疫预防效果,改进免疫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地区人口容量比例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1~59岁不同人群中抽取5 510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每份血样进行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检测。结果所有数据标化后:单纯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情况,1~59岁人群总体阳性率为20.60%,其中,1~14岁组为47.41%,15~24岁组为20.87%,25~59岁组为10.66%;乙肝表面抗原(HBsAg)情况,l^59岁人群总体携带率8.64%,其中,1~14岁组为3.71%,15~24岁组为8.04%,25~59岁组为10.70%。乙肝总体感染(HBV)情况,1~59岁人群总体感染率为41.39%,其中,1~14岁组的感染阳性率为12.11%,15~24岁组为29.48%,25~59岁组为50.22%。结论重庆市渝北区二十余年的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免疫水平显著提高,HBV感染率大幅下降。15岁以下人群免疫水平较五年前水平上升了20%,表面抗原携带率达到了国家控制目标。
- 任强何九宏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调查乙肝疫苗
- 2012-2015年重庆市渝北区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监测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本地区水产品的消费食用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5年渝北区水产品进行随机抽样,对2012年1月1日-2014年5月31日抽检的水产品按GB/T4789.7-2008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对2014年6月1日-2015年抽检的水产品按GB4789.7-2013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结果 2012-2015年渝北区水产品共抽检210件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为19.52%,各年度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最高(32.73%),2012年最低(5.00%)。销售环节和加工环节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水水产品及淡水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季与春冬季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季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为23.97%,各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冬季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为9.38%,各年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2-2015年,渝北区的水产品中,无论是海水产品还是淡水产品,无论是在销售环节还是加工环节,无论是夏秋季还是春冬季,都存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情况,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广泛重视。
- 海英任强高常韩小娅
- 关键词: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
- 渝北区预防接种试行“告核签印制”现场调查结果
- 2010年
- 目的探讨在基层预防接种中建立一套真实可信的原始记录工作模式——"告核签印制",以实现科学管理,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置可疑反应先兆,减少严重后果出现。方法对比分析在2006年12月和2009年9月在渝北区所有接种门诊试行预防接种告核签印制1年和4年后,专业人员及社会反响的两次现场调查结果。结果试行告核签印制4年中,专业人员接受率从2006年的30.26%上升为2009年的90.94%;被种者或其监护人接受率从88.26%上升为97.44%;专业人员安全感率从36.84%上升为97.22%;被种者或其监护人安全感率从71.13%上升为97.77%;单位年被投诉率从68.18%降到9%;单位年接种差错事故出现率从31.86%下降为4.5%。结论两年对比发现无论专业人员或来种者的认知度及接种单位安全质量指标均呈高度改变,绝大多数人均能接受,接种规范性和安全性也显著提高。
- 任强韩小娅
- 关键词: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