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九宏
-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市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两起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对两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可疑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与结果分析。方法采集食源性疾病事件样本,利用FilmArray快速检测和食源性致病菌核酸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进行初筛,根据提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确证试验,对分离的阳性样品进行毒素基因检测。结果第一起事件27件样品中有11件检出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40.74%,10件样品检出α毒素基因、肠毒素,1件样品检出肠毒素;第二起事件53件样品中16件检出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30.1%,10件样品检出α毒素,3件样品检出α毒素、肠毒素,3件样品未检出毒素。结论两起食源性疾病事件均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
- 毛双双陈小凤何九宏田清树高常
-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食源性疾病
- 不同灭活温度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灭活温度处理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影响。方法收集该中心2020年1月25至2月25日采集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14份,每份标本分别采取未灭活56℃、35 min和65℃、15 min恒温金属浴灭活处理,比较未灭活标本和灭活标本循环阈值(Ct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灭活组和56℃、35 min灭活处理组,未灭活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56℃、35 min灭活处理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开放读码框1ab(ORF1ab)、核衣壳蛋白(N)基因扩增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t值≥34的标本中未灭活组和56℃、35 min灭活处理组,未灭活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56℃、35 min灭活处理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ORF1ab、N基因扩增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t值<34的标本中未灭活组和56℃、35 min灭活处理组,未灭活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56℃、35 min灭活处理组和65℃、15 min灭活处理组ORF1ab、N基因扩增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56℃、35 min灭活处理和65℃、15 min灭活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标本对核酸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对Ct值较大标本也未发现有明显影响,对于试验条件有限的基层检测机构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处理标本以保护实验人员安全。
- 严谨陈小凤熊金萍蒋佳辰夏凤霞何九宏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病毒灭活
- 2012年重庆市某区中小学生乙肝疫苗补种后免疫水平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区2009-2011年中小学生完成乙肝疫苗补种活动后6—24个月内的乙肝免疫水平现况,为进一步制定免疫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采用容量比概率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某区参加2009-2011年乙肝疫苗补种的6—14岁中小学生进行问卷及静脉血采样,用ELISA法对乙肝五项免疫标志物进行检测,以单纯(抗-HBs)阳性作为具有免疫力为标准。分析不同接种针剂次人群补种后乙肝抗-HBs阳性率。结果共最终获得样本2956份,该人群补种后只接种一针剂次人群的乙肝抗-HBs阳性率为58.69%,只接种二针剂次人群的乙肝抗-HBs阳性率为64.58%,三针剂次全程接种人群为79.73%,未参种人群为49-31%三针次阳性率明显高于二针次、一针次阳性率(分别χ^2=17.05,P=0.0006;χ^2=25.15,P=0.00001),一针次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参种人群阳性率(χ^2=5.71,P=0.018)。标化后,参种人群乙肝抗-HBs总体阳性率为74.74%,未参种人群为49.31%,种后整个中小学生总体阳性率58.02%,参种后该人群总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参种人群(χ^2=36.19,P=0.0009)。结论重庆市某区2009-2011年在中小学开展乙肝疫苗补种活动后显著提高了本地区中小学生的乙肝整体免疫水平,但与其他普种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距离75%以上的免疫控制屏障水平还有15%的巨大提升空间。
- 韩小娅刘惠海英陈小凤何九宏任强
- 关键词:抗-HBS阳性率
- 某市7212例苯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 2025年
- 收集2019—2022年某市7212例苯作业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数据,从企业规模、经济类型、行业分布、性别、年龄和工龄等6个维度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做好苯职业危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异常率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率分别为2.3%、1.9%、0.3%和15.0%;血常规异常率为38.4%;苯作业工人主要分布大型和小型企业、内资企业、制造业。微型企业、港澳台企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苯作业人员白细胞异常率较高,分别为3.3%、3.2%、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789、12.075、1836.993,P<0.05);小微型企业血小板异常率最高,分别为0.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06,P<0.05);外资企业、大型企业的苯作业人员血清ALT异常率最高,分别为18.0%、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484、24.704,P<0.05)。女性的白细胞异常率(4.4%)、中性粒细胞异常率(3.5%)高于男性(1.7%、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575、26.111,P<0.05);男性的血清ALT异常率(17.4%)高于女性(5.5%);≥35~<45岁组血清ALT异常率(18.3%)最高;血常规异常率随着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ALT异常率在≥15~<20年工龄段最高(17.3%);以上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6.867、26.593、14.089、17.844,P<0.05)。提示,某市苯作业工人血常规异常和血清ALT异常在不同企业规模、经济类型、行业分布、性别、年龄和工龄间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加强对工龄较长苯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同时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女职工和小微型企业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保障苯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预防苯所致职业病的发生。
- 罗琳何九宏廖雪梅李文胡亚男李春林
- 关键词:苯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
-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探讨
- 2016年
- 实验室是疾控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各项检验检测工作。为提高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促进检测质量不断提高,需要积极对其进行可持续建设。结合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改扩建项目建设中的一些经验,探讨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过程。
- 何九宏
- 关键词:疾控中心
- 重庆市渝北区2011年-2015年结核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结核病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结核病(TB)/HIV双重感染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对渝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门诊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结核病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进行HIV抗体初筛,对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送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免疫印迹(WB)确证实验。结果对2 826例结核病患者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其中HIV抗体阳性者34人,阳性率为1.20%;34例阳性者中已知HIV抗体阳性者1例,占2.94%,新发现33例占97.06%。结论渝北区结核病患者的HIV感染率高于重庆市结核病患者的HIV感染率平均水平,远高于重庆市HIV感染率平均水平,有必要加强双重感染防控工作。
- 何九宏
- 关键词:结核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一起奇异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实验室诊断
- 2016年
- 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检测鉴定,为现场处理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准则》、GB/T4789-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及WS/T9-1996《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病人肛拭子和厨具拭子共6 份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结果 在采集的4 份肛拭子中检出3 份奇异变形杆菌,2 份厨具拭子中检出1 份奇异变形杆菌,厨具和病人所检出的致病菌有一致性。在采集的4 份肛拭子中检出1 份肠炎沙门氏菌。结论 本次事件是一起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 何九宏
- 关键词:食物中毒奇异变形杆菌
- 2007年度重庆市渝北区生活饮用水安全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了解渝北区2007年度生活饮用水安全,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力度,为安全饮水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度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状况的分析,2007年7月1日前以《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为标准,2007年7月1日后以GB/T5750.12-2006为标准。结果:合格率从高到低分别为:二次供水,末梢水,出厂水,水源水,井水。结论:渝北区饮用水安全并不乐观,对饮用水水源的监督管理还有待提高,以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 海英樊军胡迪何九宏
-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合格率
- 重庆市渝北区四家页岩砖厂粉尘危害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23年
- 分析渝北区页岩砖厂的粉尘现状及接尘岗位的粉尘暴露水平,提出防护措施及日常监管的要求。对渝北区4家页岩砖厂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收集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资料,同时对部分岗位进行粉尘采样并检测。结果显示,渝北页岩砖厂均为小型私营企业,接尘岗位缺乏粉尘防护设施,接尘劳动者防尘口罩佩戴情况不佳。其中一页岩砖厂曾在2020年出现矽肺病例。2021年接尘工人胸片异常改变以肺纹理增多、胸膜增厚人数最多,肺功能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页岩砖厂的粉尘类型均为矽尘,岗位矽尘(呼吸性粉尘)总体合格率为27.78%。提示渝北区页岩砖厂矽尘危害严重,亟需进行相应整改。企业应落实主体责任,设置防尘设施、改善作业环境,培训和督促劳动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同时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行政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管,多措并举,避免及减少这类企业发生粉尘健康危害。
- 胡亚男何九宏李文廖雪梅罗琳李春林
- 关键词:页岩砖矽尘职业健康检查矽肺
- 渝北区1~59岁人群麻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本地1-59岁不同人群的麻疹血清免疫水平现状,为消除麻疹制定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799人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渝北区1~59岁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的总体阳性率为92.94%,1~9岁组的阳性率为95.58%,10--29岁组90.99%,30-59岁组为94%。城区人群的麻疹IgG阳性率为94.03%,农村为91.50%。结论渝北区10--59岁人群麻疹免疫总体水平没有达到消除麻疹应维持95%以上的要求,农村及10--29岁组更为显著。
- 任强何九宏
- 关键词:麻疹血清流行病学人群免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