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路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乙肝
  • 3篇阳性
  • 3篇乙肝病毒
  • 3篇乙型
  • 3篇肝病
  • 3篇肝炎
  • 3篇病毒
  • 2篇学龄
  • 2篇学龄前
  • 2篇学龄前儿童
  • 2篇鸭乙肝病毒
  • 2篇阳性率
  • 2篇乙型肝炎
  • 2篇疫苗
  • 2篇无应答
  • 2篇麻鸭
  • 2篇免疫无应答
  • 2篇儿童
  • 2篇HBV
  • 1篇队列研究

机构

  • 9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9篇杨路
  • 8篇谢志春
  • 3篇熊国林
  • 2篇蒙明虑
  • 1篇吴书志

传媒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南宁市江南区10757名学龄前儿童乙肝HBsAg和HBsAb阳性率调查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了解南宁市江南区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指导当地乙肝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3月-2016年6月对南宁市江南区82家幼儿园学龄前儿童(3~6岁)进行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HBsAg和HBsAb水平。结果共采集了10757名学龄前儿童的血液,检测出24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0.22%。不同年龄和性别间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b阳性人数为6195例,阳性率为57.59%,其中3岁、4岁、5岁、6岁儿童的HBsAb阳性率分别为51.96%、55.02%、60.79%、65.71%,儿童HBsAb阳性率随年龄增加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不同性别间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江南区学龄前儿童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HBsAb阳性率不高。
黄荟森韦娜蓝梅丹岑祚洁蒙婞婞蒋金泰杨路谢志春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HBSAGHBSAB
嘎狗噜醇提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短期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嘎狗噜醇提物体内抗鸭乙肝病毒(DHBV)及保肝作用。方法建立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嘎狗噜醇提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安慰剂组,拉米夫定组,非感染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持续28天;在给药前(T_(0))及给药后7 d(T_(7))、14 d(T_(14))、21 d(T_(21))、28 d(T_(28))和停药后5 d(P_(5)),取各组麻鸭静脉血,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鸭血清样本中鸭乙肝病毒(DHBV D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鸭乙肝表面抗原(DHBsAg)和鸭乙肝e抗原(DHBeAg),检测ALT和AST水平,停药后6天(P_(6))处死麻鸭并解剖取肝,观察麻鸭肝脏病理切片。结果给药前(T_(0)),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嘎狗噜醇提物各剂量组均未发现DHBV DNA载量下降,DHBsAg OD值也未见降低(P>0.05),对AST作用不明显;嘎狗噜醇提物各剂量组DHBeAg OD值、ALT均降低(P<0.05);肝脏病理结果显示,嘎狗噜醇提物高剂量组病变程度低于其他剂量组(P<0.05)。结论未发现嘎狗噜醇提物有抑制DHBV、DHBsAg的作用,对AST作用不明显;嘎狗噜醇提物各剂量组均能抑制DHBeAg、降低ALT水平,高剂量组能够改善肝脏病理损伤,对肝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卢良红何沂蓉熊国林杨路崔传宝谢志春
关键词:麻鸭鸭乙肝病毒拉米夫定
海洋天然活性小分子物质抗乙肝病毒效果筛选
2018年
目的通过对从海洋生物提取的天然小分子物质进行体外抗乙肝病毒效果评价,希望能筛选出一些具有抗乙肝病毒(HBV)活性的物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系作为抗HBV的筛选工具,用不同浓度的海洋小分子物质对其进行干预,测定小分子物质能否对细胞系分泌HBV产生影响。结果本研究共评价了20种海洋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在对HBsAg、HBeAg和HBVDNA分泌的抑制作用方面,环(甘氨酸-L-脯氨酸)(H5)、环(4-羟基脯氨酸-苯丙氨酸)(H10)、环(L-2-羟基脯氨酸-苯丙氨酸)(H12)的治疗指数均大于2,其余17种化合物治疗指数均小于1。结论海洋天然活性小分子物质环(甘氨酸-L-脯氨酸)、环(4-羟基脯氨酸-苯丙氨酸)、环(L-2-羟基脯氨酸-苯丙氨酸)三种化合物具有抗HBV活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它们对HBsAg、HBeAg及HBV DNA抑制作用也增加,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
蒙婞婞吴书志杨路杨路岑祚洁黄琼广曾藓惠蓝雪妮谢志春
关键词:海洋生物小分子物质HEPG2.2.15细胞株HBV
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HBV感染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评估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无应答者未来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风险。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南宁市江南区64家幼儿园内、已经按照0、1、6程序全程接种了三针乙肝疫苗的2~5岁儿童,在2015年3~5月期间抽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HBs Ag阴性儿童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儿童抗-HBs是否阳性,分成暴露组(抗-HBs阴性)和对照组(抗-HBs阳性)。研究开始于2015年6月1日,结束于2016年6月1日,在2016年6月1~30日对儿童进行随访检测血清HBs Ag阳性率,比较两个组的HBs Ag阳性率。结果纳入队列的无应答组人数1 907名,排除随访期间再次接种乙肝疫苗的83人,该队列人数实际为1 824,研究结束时失访151人,实际随访到的人数是1 673人,期间共有5名小孩HBs Ag转成阳性,感染率为0. 30%(5/1673);纳入队列的应答组人数2 054名,研究结束时失访140人,随访到人数为1914,他们均未检测出HBs Ag;研究结束时无应答组HBs Ag阳性率高于应答组(P=0. 023)。结论乙肝疫苗无应答者未来存在感染HBV的风险。
黄荟森韦娜蓝梅丹岑祚洁蒙婞婞蒋金泰杨路谢志春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者前瞻性队列研究HBSAG阳性率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07—2016年水痘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07—2016年的水痘疫情流行趋势和特征,为控制水痘暴发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有关南宁市江南区2007—2016年报告的所有水痘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2016年共累计报告水痘病例700例,年发病率10年增长46.53倍,呈上升趋势(χ2=1 094.288,P=0.000)。冬春季节(11—12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4起水痘暴发疫情且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均发生在小学,疫情持续14~61d之间,罹患率1.86%~9.29%,4起水痘聚集性疫情既往已接种疫苗者仅占所有师生的22.50%。城区6个街道(镇)均有病例报告,65.43%分布在福建园街道,区域发病有显著差异(χ2=392.455,P=0.000)。男女性别比为1.14∶1,年龄在0~14岁形成高峰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职业以学生为主。经趋势χ2检验,历年报告水痘病例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3,P=0.007),在性别和职业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07—2016年水痘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15岁以下儿童为高发人群,托幼机构和小学是水痘暴发流行的主要场所。
韦娜杨路崔传宝黄荟森蒋金泰岑祚洁蒙婞婞谢志春
关键词:水痘疫情
Mir--182--5p在肺腺癌中临床应用价值、靶基因预测和调控机制的研究
研究背景和目的: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所有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死亡率可以占到每年新发肺癌病例的13%。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第一,据统计数据,每年有约600,000死于肺癌。在中国山东省肺癌发病率也已位...
杨路
关键词:肺腺癌基因预测治疗靶标生物信息学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2008—2017年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的流行趋势及特征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2008—2017年南宁市江南区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和风疹发病趋势和特征,为制定这3种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7年江南区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南宁市江南区麻疹、腮腺炎和风疹2008—2017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7.34/10万、53.41/10万和2.08/10万。麻疹发病率在2014年高达63.5/10万,其他年份在0.00/10万~8.44/10万间波动。腮腺炎发病率从2008年起呈上升趋势,2011年达到顶峰(145.77/10万),随后下降。风疹各年发病率在0.00/10万~8.37/10万。麻疹和腮腺炎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份,风疹主要集中在3~6月份。麻疹、腮腺炎和风疹均以街道居住病例居多,年龄分布分别主要集中在1岁以下、1~14岁和10~14岁3个年龄段,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3∶1、1.61∶1、1.74∶1,麻疹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腮腺炎和风疹均以学生为主。结论:南宁市江南区麻疹除2014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外,其余年份波动不大;腮腺炎2011年前发病率逐年升高,此后呈下降趋势;风疹各年发病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差异不大。
岑祚洁韦娜蒙婞婞杨路崔传宝黄琼广谢志春
关键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免疫无应答麻鸭抵抗鸭乙肝病毒攻击的能力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病毒感染实验,观察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的麻鸭是否能抵抗鸭乙肝病毒(DHBV)攻击。方法将82只DHBV DNA阴性的1日龄麻鸭随机分为实验组(65只)和空白组(17只)。实验组肌肉注射乙肝疫苗,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65只实验组动物接种疫苗后,16只未检测出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动物全部纳入无应答组;另外从49只检测出抗-HBs的动物中随机选取16只作为应答组。应答组、无应答组及空白组均静脉注射DHBV强阳性血清0.2ml/只,观察4周。最后抽血检测DHBV DNA、鸭乙肝表面抗原(DHBsAg)、鸭乙肝e抗原(DHBeAg)、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同时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病毒攻击后,免疫无应答组DHBV DNA阳性率为12.5%(2/16),低于空白组(53.5%,8/15),与免疫应答组(18.75%,3/16)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无应答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8.75%,3/16)明显低于空白组(60%,9/15),与应答组(25%,4/16)无统计学差异。无应答组、应答组和空白组的乙肝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8.75%(3/16)、12.5%(2/16)和26.7%(4/15),无统计学差别。三个观察组在接受病毒攻击前后的ALT及AST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未见三组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麻鸭接种乙肝疫苗后,即使没有产生抗-HBs抗体,仍然能够抵抗DHBV的攻击。免疫无应答组麻鸭在接受DHBV攻击后其病毒感染率与免疫应答组便没有明显差异。
熊国林蒙明虑覃彬韦鹏海杨路谢志春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鸭乙肝病毒免疫无应答
广西高中生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阳性状况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广西高中在校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评估乙肝预防效果及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地理分布,从广西东(玉林市)、南(南宁市)、西(百色)、北(桂林)、中(柳州) 5个地区分层整群抽取2 632名高中生,每名学生采集静脉血3 mL,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sAg和HBsAb,分析2种乙肝标记物阳性率。结果 2 632名学生HBsAg阳性率为7.29%(192/2 632),西部的百色最高,为9.41%(43/457);北部的桂林最低,为4.91%(25/509)。有乙肝疫苗接种史者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无接种史者,分别为4.48%和12.96%;不同年龄、性别、民族之间HBsA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3,3.32,1.60,P值均>0.05)。HBsAb总阳性率为73.67%,其中16,17,18~20岁组学生阳性率分别为79.52%,78.33%和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1,P<0.05),但在性别、民族、地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2,0.56,2.12,P值均>0.05)。结论广西现阶段高中生中HBV感染率较高。要加强预防控制策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和全程接种率。
蒙明虑熊国林熊国林黄斯梅岑祚洁蒋金泰杨路杨路黄琼广谢志春
关键词:患病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