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冉瑞红

作品数:14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职业病
  • 5篇职业病危害
  • 2篇制造业
  • 2篇汽车
  • 2篇汽车制造
  • 2篇汽车制造业
  • 1篇多晶
  • 1篇多晶硅
  • 1篇多晶硅片
  • 1篇信度
  • 1篇信效度
  • 1篇信效度检验
  • 1篇噪声
  • 1篇职业病危害调...
  • 1篇职业病危害现...
  • 1篇职业病危害因...
  • 1篇企业
  • 1篇纤维
  • 1篇效度检验
  • 1篇化工

机构

  • 6篇重庆市疾病预...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6篇冉瑞红
  • 5篇陈凤琼
  • 3篇邓华欣
  • 2篇曹磊
  • 2篇杨迪
  • 1篇张华东
  • 1篇王忠旭
  • 1篇李小平
  • 1篇杨迪

传媒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某多晶硅片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
2013年
对某多晶硅片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确定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氯化氢(盐酸)、氟化氢、硝酸及二氧化氮、氢氧化钠等,并对噪声、粉尘及有毒化学物进行采样、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有害因素中噪声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粉尘及有毒物质浓度符合国家限值要求,多晶硅片生产过程中噪声、粉尘、酸碱对作业人员健康影响较大,应加强关键岗位的防护措施,防治职业病的发生。
陈凤琼杨迪冉瑞红
关键词:多晶硅片职业病危害
重庆市重点行业744家企业工作场所噪声作业分级结果与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对2021年重庆市重点行业744家企业中2 607个接噪岗位进行噪声危害作业分级。结果显示,噪声作业Ⅰ~Ⅳ级岗位分别占24.47%、8.13%、3.15%、0.7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噪声作业Ⅰ级、Ⅱ级岗位数在各噪声作业分级总岗位数占比均最高,分别为21.63%(138/638)、35.85%(76/212);非金属矿采选业噪声作业Ⅲ级、Ⅳ级岗位数占比最高,分别为40.24%(33/82)、47.37%(9/19);不同行业间噪声作业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作业Ⅳ级岗位主要为非金属矿采选业中破碎、凿岩、穿孔、其他岗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切割、破碎、其他岗位及汽车制造业中冲压岗位。重庆市重点行业工作场所噪声危害作业分级以Ⅰ级为主,整体控制较好,但仍存在Ⅲ级、Ⅳ级岗位,企业应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和职业防护设施进行整改和治理。
陈凤琼张华东冉瑞红黄进
关键词:噪声职业病危害
BRIEF在汽车制造业不良工效学因素识别评估中的信效度检验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检验美国工效学基本因素检查表(BRIEF)中文版在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工人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生产流水线上146人为调查对象。选用内部一致性、折半信度系数、组内相关系数(ICC)、因子分析、各维度得分与总分的相关性等对BRIEF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信度:BRIEF总Cronbach’s α系数0.947,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0.690~0.877;折半信度0.685;重测信度检验中各维度ICC均>0.8。效度:主因子分析原则提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6.76%,反映肩、手腕、肘和腿、背、颈部的工效学危害因素权重;区分效度中,左右手腕、肘、肩以及颈、背、腿与总问卷得分的相关系数0.245~0.770,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0.034~0.768,其中双上肢和颈、背、腿的相关系数均<0.4,除肘部和腿部外其他各个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均>0.4。结论 BRIEF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工人不良工效学因素识别的量化评估,但仍需结合行业特点考虑汽车制造业中存在的特殊因素。
邓华欣冉瑞红曹磊杨迪李小平邱翠娟王忠旭
关键词:信度汽车制造业
某化工厂纺丝车间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识别某化工厂纺丝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危害程度,并对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通过检测检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该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甲醛、硫酸、氢氧化钠、重铬酸钾等。其中作业场所噪声检测了21个点,强度为58.9~89.8 d B(A),>85 d B(A)的噪声有3个点;对7个工种21人次进行个体噪声检测,其中1个工种3人次的噪声8 h等效声级(L_(EX,8h))超过国家标准要求;高温WBGT指数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甲醛浓度在0.87~3.03 mg/m^3,均超标;氢氧化钠、重铬酸钾(按Cr计)未检出,硫酸浓度在0.36~1.90 mg/m^3。结论该车间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职业病危害现状不容乐观,需加强管理,增加工程技术控制措施,改善作业现状。
陈凤琼冉瑞红杨迪
关键词:纤维职业病危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