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华欣

作品数:39 被引量:166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汽车
  • 5篇肌肉
  • 5篇肌肉骨骼
  • 5篇肌肉骨骼疾患
  • 5篇疾患
  • 5篇骨骼
  • 4篇职业病
  • 3篇噪声
  • 3篇职业病危害
  • 3篇职业卫生
  • 3篇职业性肌肉骨...
  • 3篇制造业
  • 3篇汽车制造
  • 3篇工效学
  • 2篇信效度
  • 2篇信效度检验
  • 2篇职业噪声
  • 2篇社会保障
  • 2篇听力损失
  • 2篇汽车制造业

机构

  • 22篇重庆市疾病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天津市疾病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山东省职业卫...
  • 2篇武汉钢铁(集...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四川省成都市...
  • 1篇广州市职业病...
  • 1篇重庆市长寿区...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7篇邓华欣
  • 11篇张华东
  • 9篇陈凤琼
  • 7篇袁方
  • 6篇王忠旭
  • 6篇李小平
  • 6篇曹磊
  • 5篇王小皙
  • 4篇李晓海
  • 4篇邬堂春
  • 4篇贾宁
  • 4篇旷聃
  • 3篇林大枫
  • 3篇金楠
  • 2篇王子豪
  • 2篇贺云锋
  • 2篇黄坤
  • 2篇邱景富
  • 2篇张望珍
  • 2篇向新志

传媒

  • 6篇中华劳动卫生...
  • 6篇职业卫生与病...
  • 5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2
  • 1篇201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工园区中毒事件处置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9年
化工园区中毒事故可能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并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遏制化工中毒事故损害进一步扩大,将人身财产损失降至最低,以化工园区中毒事件医学救援为切入点,分析国内化工园区中毒事件应急处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从法律体系、中毒事件处置程序及处置技术等方面完善化工园区中毒事件处置流程。
陈娜邓华欣汤娟陈明霞
关键词:化工园区应急预案应急救援
2015-2017年重庆市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分布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2015-2017年重庆市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分布的差异性,为改进该行业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收集2015-2017年重庆市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申报信息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数和接害人数均呈上升趋势; 2017年私有企业占重庆市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总数的76. 3%;小型规模企业占比51. 9%;车身及附件生产企业占比68. 2%、接害人数占全市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接害总人数的47. 2%;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有矽尘、锰、铬、铅、苯和噪声;车身及附件生产企业接触矽尘、苯、噪声的人数、行走系统接触苯的人数均呈上升趋势。结论重庆市汽车配件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逐年增加,车身及附件、行走系统生产企业的噪声和苯危害为今后的监管重点。
邓华欣钟慧云李光琼
关键词:汽车配件生产职业病危害
2016年重庆市木制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估重庆市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方法收集2016年重庆市木制家具制造业的职业卫生有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 472家企业,申报率79.9%,体检率22.0%,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11.9%;打磨工和下料工木粉尘超标率分别为50.9%和31.2%,喷漆工苯超标率为4.2%,木工和拼板压合工的甲醛超标率分别为17.3%和14.7%,噪声检测超标率为45.7%,打磨工和下料工噪声超过100dB(A)岗位的比例分别为43.1%和22.1%;职业健康检查8 869人,异常率为1.9%,苯、甲醛、粉尘和噪声的检查异常率分别为3.3%、1.8%、1.1%和5.7%。结论重庆市木制家具制造业职业卫生基础工作尚需继续加强,苯、甲醛、粉尘和噪声的职业病危害严重,私营、小微企业的下料、打磨和喷涂岗位应为监管重点。
袁方钟慧云邓华欣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中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颈部疼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中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颈部疼痛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我国26个省市10个重点行业251家企业57501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我国主要产业职业人群进行大样本横断面调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研究因素与颈部疼痛(频率、持续时长、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我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颈部疼痛发生率为34.52%(19852/57501),其中,作业人员每月出现颈部疼痛的发生率为24.62%(14158/57501),颈部疼痛持续超过1周的发生率为28.32%(16283/57501),严重疼痛的发生率为16.23%(9331/575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口学特征(性别、教育水平、自我健康状况等)、职业特征(工龄、头颈部姿势及其持续时间)均会影响颈部疼痛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长和严重程度(P<0.05)。相比工作时头颈部直立且不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的作业人员,其他组别在颈部疼痛的3个维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上均有更高的风险(P<0.05),其中,长时间保持头颈部后仰是风险最高的作业姿势(每月出现颈部疼痛:OR=5.84,95%CI:4.93~6.92;颈部疼痛持续超过1周:OR=6.21,95%CI:5.25~7.33;颈部出现严重疼痛:OR=6.73,95%CI:5.17~8.75)。结论我国主要产业的职业人群普遍存在工作相关颈部疼痛,保持头颈部良好姿势、合理的休息或颈部活动,可以降低颈部疼痛的发生风险。
邓华欣张华东王忠旭曹磊陈凤琼贾宁凌瑞杰王致李刚尹艳张恒东邵华黎东霞曾强梅良英蒋恩霏邹华
关键词:颈部疼痛影响因素
一种粉尘装置的标样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尘装置的标样盒,包括:采集箱;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开设在所述采集箱的一侧;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开设在所述采集箱的底部;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采集箱的内壁上;粉尘收集机构,所述粉尘收集机构设...
陈凤琼李小平曹磊邓华欣张华东
职业噪声作业人员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职业噪声暴露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为保护噪声作业人群健康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重庆市职业病检测项目的数据资料,抽取重庆成年男性和女性在岗职业人群样本,对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随访的研究对象进行分层检验,对噪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多时点Cox分析。结果随访中发现,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随之增加,但收缩压增加与噪声暴露无关,研究对象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25~50 dB时,噪声暴露对高血压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122,95%CI=0.080,0.161)。结论噪声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噪声作业工人的保护。
许蕊邓华欣罗渝胡彬邱景富
关键词:噪声暴露收缩压舒张压
2016年重庆市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分析2016年重庆市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为预防控制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向安监部门收集职业病危害企业基本信息,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收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由国家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导出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职业病诊断报告情况,用Excel 2007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庆市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9 561家,接触人数263 486人,1 407家企业作业场所开展19 423个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检测,岗位检测超标率34%,2 835家用人单位开展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检查164 880人次,企业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40.66%。新确诊重点职业病5 530例,包括煤工尘肺4 985例、矽肺417例、噪声聋93例、苯中毒17例、陶工尘肺9例、苯致白血病3例、布鲁菌病3例,铬鼻病2例、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1例。结论重庆市需重点控制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苯、煤(煤矽)尘和矽尘,重点防控人群为煤(煤矽)尘和矽尘接触人群,行业风险度最高的为采矿业和制造业。
金楠邱翠娟邓华欣王小皙袁方张华东
关键词:职业卫生职业病
二甲苯与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的联合作用
2025年
目的了解低浓度长期二甲苯暴露与职业噪声暴露的联合作用对听力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时接触二甲苯和噪声的495人为混合暴露组,单纯接触噪声的1032人为噪声暴露组,无噪声和二甲苯暴露史的4571人为对照组,匹配现场二甲苯浓度和噪声强度结合工龄计算其累计暴露量,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听力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未暴露于职业噪声的参与者相比,累计噪声暴露量>85 dB(A)·年的组别听力损失风险显著更高(OR=1.58,95%CI:1.33~1.87),并且在男性中呈现随累计噪声暴露量增加而听力损失风险增加的剂量-效应关系;未观察到听力损失风险随着累计二甲苯暴露量增加而增加;听力损失风险随着累计二甲苯暴露量和累计噪声暴露量增加而增加,累计噪声暴露量>85 dB(A)·年和累计二甲苯暴露量>5 mg/m^(3)·年组别有更高的听力损失风险(OR=2.05,95%CI:1.47~2.86),并且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二甲苯是听力损失的协同危险因素,且与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有联合作用,应充分考虑复合暴露条件下的噪声作业防护。
张华东金楠邓华欣陈凤琼
关键词:二甲苯噪声听力损失
重庆市水泥袋装岗位粉尘危害现状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水泥袋装岗位粉尘危害现状进行调查,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及建议。方法 2016—2017年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方法,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粉尘危害进行监测及调查分析。共收集重庆市30个水泥生产企业的水泥粉尘检测结果。企业类型包括国有、私有和外资经济企业。2016年检测138个岗位,2017年检测154个岗位。结果 2016—2017年巡检工粉尘超标最严重,其次为装袋工,装车工粉尘超标率最低。2017年不同岗位粉尘超标率均明显高于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落实个人防护措施的使用,加强生产岗位的排风换气,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王子豪袁方张华东向新志邓华欣
关键词:职业卫生粉尘
甲醛累积接触对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职业性甲醛接触对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CBMN)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东省某人造密度板厂2个有代表性的车间,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甲醛浓度,采集236名工人的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内暴露标志物血清甲醛-白蛋白加合物(FA-HSA)的含量,根据内暴露标志物的三分位数将人群分为低、中、高水平3个接触组,用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情况.结果 低甲醛接触车间和高甲醛接触车间的平均空气甲醛含量分别为(0.58:±-0.20)、(1.48±0.61)mg/m3,接触工人血清中FA-HSA平均水平分别为(69.22±15.37)、(136.29±89.4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高接触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BMN分别为1.94‰±1.72%、2.10‰±1.92‰、2.10‰±1.70‰,各组间CBM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累积接触水平组CBMN分别为1.36‰±1.36%o、2.31o±:1.81‰、2.49‰±1.92‰,不同累积接触水平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BMN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人群CBMN与甲醛接触量呈明显正相关(r=0.321,P<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甲醛累积接触量是接触工人高CBMN的危险因素(Ptrend=0.002).结论 血清FA-HSA能够用作内暴露指标评价甲醛接触工人的个体接触水平;甲醛的累积接触导致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BMN增加.
郭瑶静林大枫易继湖旷聃邓华欣李晓海张志虎邬堂春
关键词:甲醛微核试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