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同军

作品数:36 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5篇农村
  • 8篇饮用
  • 8篇饮用水
  • 6篇水质
  • 4篇生活饮用
  • 4篇生活饮用水
  • 4篇土壤
  • 4篇污染
  • 4篇PM2.5
  • 3篇饮水安全
  • 3篇农村饮水
  • 3篇农村饮水安全
  • 3篇污染特征
  • 2篇等离子体质谱
  • 2篇等离子体质谱...
  • 2篇电感耦合
  • 2篇电感耦合等离...
  • 2篇电感耦合等离...
  • 2篇电感耦合等离...
  • 2篇毒理

机构

  • 36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西安市疾病预...

作者

  • 36篇张同军
  • 24篇常锋
  • 19篇孟昭伟
  • 3篇孙养信
  • 3篇王林江
  • 3篇范锁平
  • 3篇刘东立
  • 3篇曹磊
  • 3篇徐增康
  • 3篇刘峰
  • 2篇孙亮
  • 2篇安翠红
  • 2篇石一
  • 2篇马国柱
  • 2篇史伟
  • 2篇关蓉晖
  • 2篇刘长宏
  • 2篇张义
  • 2篇张铮
  • 2篇李文涓

传媒

  • 8篇现代预防医学
  • 7篇卫生研究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油脂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生活与健康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6-2019年陕西省国家贫困县农村饮用水毒理学指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2016-2019年陕西省国家贫困县农村饮用水毒理学指标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高贫困县饮用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6-2019年陕西省国家贫困县农村饮用水水样标本12 254份,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水样毒理学指标的整体达标率为86.58%,且整体达标率逐年上升(χ~2=206.827,P<0.05),毒理学指标单项检测结果超标较严重的前4位指标依次为氟化物、硝酸盐氮、六价铬和铅;是否处理、水源类型、是否消毒以及是否按要求使用消毒设备4个因素对水质毒理学指标合格率有影响(χ~2值分别为561.896、2 132.604、234.872、214.074,P<0.001);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这4个影响均为主要因素,OR值分别为1.398、21.048、1.209、2.261。结论陕西省贫困地区农村饮用水毒理学指标达标情况受到水源类型、是否处理、是否消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水源地保护、饮用水正规的生产流程以及加强对供水工程的管理至关重要。
惠晓芬雷佩玉贾茹张同军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饮用水
2017年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调查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为制订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与支持。方法 2017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陕西省全部设区市(共10个)的30个县(区、市)中的600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通过査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得农村基本情况、垃圾和污水处理、饮用水、户厕与粪便处理、病媒生物工作、环境卫生管理、土壤卫生等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600个监测点,3 000个监测户。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比例为77.87%,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0.31%,粪便处理以直接施肥(26.98%)为主,13.17%的监测点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49.83%的监测点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灭四害"工作全部未开展的监测点占比71.83%,87.70%的居民住宅周围有病媒生物滋生地,开展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监测点占比较大,土壤样品镉超标率达25.17%。结论 2017年陕西省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处理厂的覆盖范围、卫生厕所的普及率、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土壤重金属含量等还不能满足改善农村环境的需求,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郑晶利张同军孟昭伟常锋
关键词:农村土壤
2016-2018年陕西省市政供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掌握陕西省市政水厂水质卫生状况和变化趋势。方法2016-2018年对陕西省全部市政水厂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和水质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水质评价。结果3年累计采集分析水样4546份,总达标率为66.08%,不同年度水样达标率:2018年(71.45%)>2017年(64.30%)>2016年(61.37%)(P<0.05);各年度同类指标全部达标的水样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消毒剂指标;超标指标的种类数逐年减少,主要超标的单项指标为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浑浊度、氟化物和硝酸盐氮。每年度丰水期和枯水期水样达标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处理的水样达标率(69.88%)高于仅消毒的水样达标率(51.53%)(P<0.05),结论2016-2018年陕西省市政水厂水质逐年改善,主要超标指标为消毒剂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应当重视局部地区氟化物和硝酸盐氮超标问题。
孟昭伟雷佩玉郑晶利丁勇张同军常锋
关键词:城市水质
地震灾区宁强县6~24月龄婴幼儿营养干预周期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宁强县6~24月龄婴幼儿营养干预效果与干预周期的关系。【方法】按照干预措施实施的时限将婴幼儿分组,分别比较不同时限干预组与未干预组婴幼儿的年龄别体重Z评分(Weight-for-age Z-score,WAZ)、年龄别身长Z评分(Height-for-age Z-score,H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eight-for-Height Z-score,WHZ)以及血红蛋白的差异。【结果】干预0~2.9月组、3~5.9月组和6~8.9月组的WAZ分别为0.37±1.25、0.07±0.97、0.07±1.02,与未干预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0~2.9月组、3~5.9月组和6~8.9月组的WHZ分别为0.55±1.11、0.43±1.00、0.32±1.26,较未干预组有显著增加(P<0.01);干预0~2.9月组(P<0.01)、6~8.9月组(P<0.05)的HAZ较未干预组显著增加。【结论】通过营养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宁强县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本研究存在"0~9个月"的敏感干预周期。
王林江徐增康常锋付萍张坚张同军张汉沛李建莉宋鹏坤
关键词:营养不良贫血营养干预婴幼儿
陕西省布鲁菌病健康促进综合防治策略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将健康促进理念引入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综合防治,综合评价实施效果,为布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3月,选择陕西省大荔县布病高发地区,根据与羊只接触密切程度将研究人群分为一级目标人群、二级目标人群,实施一般性卫生宣传、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引导。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比较干预前(2014年3月)和干预后(2015年3月)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一级目标人群健康行为形成率、不同干预措施对一级目标人群干预效果。分析新发病例及时准确诊断率(3个月内)、医护人员培训合格率、人间布病发病率变化以及布病防治相关政策完善情况,综合评价布病健康促进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一级和二级目标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0.23%(3746/18517)上升到干预后的62-49%(12695/20315)。一级目标人群和二级目标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较干预前提高了39.69个百分点『干预前:33.75%(1624/4812),干预后:73.44%(3569/4860)]和43.57个百分点[干预前:15.48%(2122,/13705),干预后:59.05%(9126/15455)]。洛河以南区及洛河以北区干预后一级目标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7.70个百分点[干预前:36.81%(731/1986),干预后:74.5l%(1453/1950)]、35.86个百分点[干预前:35.06%(711/2028),干预后:70.92%(1366/1926)]。各类医护人员布病防治技能达标率为88.52%(594/671),新发布病患者及时正确诊断率为93.73%(370/383)。2014年大荔县新发病例占全省18.26%(269/1473),构成比较上年有所下降;2015年新发病例占全省6.14%(75/1221);2016年新发病例仅占全省3.48%(33/948)。结论通过实施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综合防治措施可大幅提高目标人群的布�
张同军孙养信范锁平李广智蔡晶芬
关键词:布鲁菌病知晓率
2016年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掌握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区域特征和水质卫生现状,为精准的开展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于2016年3~10月,在陕西省全部涉农区县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调查和水质分析。数据按照关中平原、秦巴山区和陕北高原分别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全省水样达标率为51. 04%。关中平原水样达标率(72. 02%)高于秦巴山区(35. 41%)与陕北高原(32. 00%)(P <0. 05);关中平原、秦巴山区和陕北高原水源类型分别以深井水、溪水和浅井水为主,供水方式分别以未处理、沉淀过滤和未处理为主。关中平原总大肠菌群达标率(87. 76%)高于秦巴山区(36. 87%)和陕北高原(64. 64%)(P <0. 05),关中平原达标率较低的指标包括氟化物(92. 66%)和六价铬(96. 94%);陕北高原达标率较低的指标依次为六价铬(86. 43%)、氟化物(87. 29%)、硫酸盐(88. 29%)、硝酸盐氮(92. 93%)、总硬度(95. 00%)和氯化物(95. 43%)。结论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样达标率较低,区域间水质差异较大,微生物污染和消毒设备配备率低是主要原因。
孟昭伟张同军雷佩玉常锋
关键词:农村水质
西安市大气PM_(2.5)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分析西安市PM_(2.5)中12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并评价其人群健康风险。方法2018年在西安市莲湖区和雁塔区的两个监测点每月定期采集PM_(2.5)样品,检测样品中锑、铝、砷、铍、镉、铬、汞、铅、锰、镍、硒、铊12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的含量。检测结果按照不同区域、季节统计分析和评价。采用美国环保署(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呼吸途径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共采集分析PM_(2.5)样品165份。砷、镉的达标率分别为51.52%和83.03%,区域间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季节砷的达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砷的平均浓度为8.21ng/m^(3),超标1.37倍。各季节砷元素平均浓度均超标,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其它元素平均浓度均未超标。砷、镉、铬、铅、锰、镍、汞、锑和硒元素的HQ值和总HI值均<1。致癌元素砷、镉、铬和镍的ILCR值介于3.63×10^(-07)~2.58×10^(-05)之间。ILCR值砷元素最高,其次为铬元素;冬季最高,其次为春秋季,夏季最低;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儿童青少年。结论西安市冬季大气PM_(2.5)中金属和类金属元素污染较为严重,PM_(2.5)中砷和铬通过呼吸途径对人群健康潜在风险较高。
孟昭伟张同军郑晶利丁勇贾茹常锋
关键词:污染特征健康风险评估
2015—2017年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饮用水水质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掌握陕西省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和变化趋势。方法于2015—2017年枯水期(3—5月)、丰水期(6—8月),采集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出厂水、末梢水水样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17340份,合格8424份,合格率为48.58%。三年饮用水的合格率由高至低依次为2016年>2017年>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85,P<0.01)。2016、2017年枯水期水样的合格率均高于丰水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2015年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度时出厂水与末梢水水样的合格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供水方式水样的合格率依次为常规处理>仅消毒>未处理>沉淀过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氟化物、铬(六价)和硫酸盐的总合格率分别为64.45%,90.54%,93.65%,95.72%和95.57%,其余单项指标的合格率均高于97.00%。结论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低与消毒设备配备不足有关,氟化物和六价铬的超标也应引起关注。
孟昭伟张同军雷佩玉郑晶利丁勇常锋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水质
西安市PM2.5浓度季节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解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掌握西安市不同季节PM2.5浓度水平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2018年西安市逐日PM2.5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日均二级浓度限值标准(75μg/m3),按照不同季节对PM2.5日均浓度进行分析评价。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不同季节PM2.5日均浓度与气象影响因素的关系。通过多重线性回归评价不同季节各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程度。通过二元logistc回归评估不同季节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超标风险的影响。结果各季节PM2.5达标天数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100.00%)>春季(78.26%)>秋季(70.33%)>冬季(3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458,P<0.001)。各季节PM2.5浓度中位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102μg/m3)>秋季(52μg/m3)>春季(50μg/m3)>夏季(30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326,P<0.001)。不同季节与PM2.5日均浓度存在相关关系的气象因素不同。夏季PM2.5日均浓度同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冬季PM2.5日均浓度同平均温度、最低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最小湿度呈正相关关系;其它显著性相关关系均呈负相关关系。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调整后R2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0.436)>秋季(0.272)>春季(0.241)>夏季(0.083)。二元logistc回归方程R2由高到低依次为冬季(0.547)>秋季(0.360)>春季(0.340)。结论西安市冬季PM2.5浓度高于其它季节,不同季节影响PM2.5浓度的气象因素不同。
孟昭伟张同军雷佩玉常锋
关键词:PM2.5气象因素
2019年陕西省农村中小学饮水与厕所卫生调查分析
2022年
目的掌握陕西省农村中小学饮水与厕所卫生情况,为改善农村中小学环境卫生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9年7月至9月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查看等方法对抽取的239所农村中小学饮水与厕所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39所学校中,供水方式主要为村镇水厂供水,占比61.09%,其次为学校自备集中式供水,占比21.76%;学校自备集中式供水水源类型以深井水为主,占比69.05%,供水处理方式大部分为沉淀过滤,占比34.52%;学生饮水方式以学校提供开水为主,占比59.00%。初中的卫生厕所占比高于小学(P<0.01);初中宿舍楼内有厕所的学校占比高于小学(P<0.05);男厕蹲位达标率高于女厕(P<0.01);厕所使用方面有问题的学校占比56.49%。结论陕西省农村中小学饮水与厕所卫生水平较好,但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的配备,加大监督监管力度。
郑晶利贾茹孙茜雷佩玉张同军惠晓芬
关键词:饮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