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君 作品数:11 被引量:88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市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2015-2018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谱及柯萨奇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2015—2018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谱,并对鉴定为柯萨奇病毒A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的VP1基因特征进行分析,以掌握本地区CVA6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收集的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基因和分型基因检测,对鉴定为CVA6型病毒进行VP1基因测序并分析。结果2015—2018年共检测943份手足口标本,肠道病毒通用基因阳性522份(55.36%),其中CVA6阳性332份(63.60%),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阳性110份(21.07%),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阳性56份(10.73%),柯萨奇病毒A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阳性11份(2.11%),其他肠道病毒13份(2.49%)。20株CVA6型病毒的VP1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2.9%~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4%~100.0%,都属于D3亚型。结论2015—2018年上海市普陀地区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有CVA6、CVA16、EV71和CVA10,CVA6已成为上海市普陀地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其中优势基因型为D3亚型。 李晓君 唐海丰 何鑫 胡焰 顾文超关键词:手足口病 病原谱 VP1基因 2009-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分析2009-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疫情和病原学监测结果,为手足口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普陀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手足口病病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3年普陀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 863例,年发病率波动在77.74/10万~126.80/10万之间,2013年发病率最高,2009年最低,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4.39%;集中于0~6岁组,占发病总数的95.04%;病例集中分布于4-7月份;各街道(镇)均有病例发生。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2009-2013年共1 074例病人1 725份标本中(疱疹液145份,咽拭子1 023份,肛拭子557份)肠道病毒阳性率67.97%,其中EV71占20.67%,Cox A16占21.69%,其他肠道病毒占25.61%。结论普陀区手足口病呈现明显的季节和人群分布特点,主要病原体一直交替变化,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进一步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唐海丰 李芳 李晓君 蒋潇丽 后永春 张宇艳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2015-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监测及分子特征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谱系,研究其分子同源性及进化情况。方法收集2015-2019年普陀区急性呼吸道综合监测哨点医院呼吸道样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对耐药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及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131株肺炎克雷伯菌中36株出现耐药,占35.11%,其中23株对两类以上药物耐药,占17.56%,1株菌为泛耐药菌株。13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最高,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和复方制剂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两类以上耐药的23株菌进行MLST分析,分为16个ST型,其中ST23为5株,ST65、ST268和ST375各2株,ST11、ST14、ST25、ST86、ST202、ST218、ST380、ST412、ST882、ST1333、ST1764和ST2165各1株。结论普陀区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存在较明显的耐药,以ST23型为主,型别多样化,应加强呼吸道细菌耐药监测并指导临床严格规范抗生素用药。 胡焰 李晓君 唐海丰 顾文超 何鑫 张焕生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 2013-2015年上海市普陀区869例成人腹泻患者病原监测结果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成人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谱构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托上海市建立的腹泻病监测网络,对普陀区哨点监测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例按10:1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结果从869例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至少1种病原体阳性者544例,阳性率为62.60%。细菌阳性率为19.22%,主要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66例)、副溶血性弧菌(40例)、空肠弯曲菌(34例)。病毒阳性率为32.68%,主要为诺如病毒(173例)、轮状病毒(71例)。有93例病例为多重感染,阳性率10.70%。病原体检出率呈现明显的夏季高峰和秋冬季高峰,夏季细菌阳性率高于病毒,秋冬季病毒阳性率高于细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呕吐频次均数病毒阳性组(1.11次/d)高于细菌阳性组(0.50次/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普陀区成人腹泻病原谱较为广泛,有鲜明的季节流行特征,应针对不同季节加强相应病原体的监测和防控。 唐海丰 李勇 顾文超 黄文静 李晓君 后永春 张宇艳关键词:成人腹泻 流行病学 病原谱 上海市普陀区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了解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点,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366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疱疹液和肛拭子进行肠道病毒通用核酸(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A10)和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基因检测。结果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366例手足口病者中肠道病毒通用核酸阳性者273例(74.59%),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阳性者169例(46.17%),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者58例(15.85%),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阳性者18例(4.92%),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A10)阳性者8例(2.19%)。结论 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者的病原学特点以CA6为主,占46.17%;EV71次之,占15.85%。提示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体组成复杂,应深入分析CA6的流行趋势,加强手足口病病原谱监测,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实验室依据。 李晓君 李芳 唐海丰关键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谱及EV71和Cox A16病毒分离株VP1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 VP1基因的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进行核酸检测,并用RD细胞对核酸检测结果为EV71和Cox A16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收获的阳性分离株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病毒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序后分析其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共检测234份手足口病标本,阳性标本138份,阳性率为58.97%(138/234)。其中EV71阳性率为11.54%(27/234)、Cox A16阳性率为18.80%(44/234)、Cox A6阳性率为27.78%(65/234)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0.85%(2/234)。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株包括10株EV71和20株Cox A16,10株EV71分离株均为C4a型,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6%~99.9%和98.7%~100.0%;20株Cox A16分离株均为B1b亚型,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4%~100.0%和98.2%~100.0%。结论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呈现Cox A6、EV71和Cox A16共同流行,而EV71流行株属于C4a亚型,Cox A16流行株属于B1b亚型,均与国内大部分地方的流行株基因亚型基本一致。 李晓君 唐海丰 何鑫 胡焰 顾文超关键词:手足口病 病原谱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VP1基因 上海市普陀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监测及腺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2015—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呼吸道病毒病原特征,并研究腺病毒的基因特征,为呼吸道病毒的防控特别是腺病毒的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普陀区监测医院内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使用多重PCR方法进行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并对腺病毒阳性标本扩增Hexon基因测序分析。结果共检测775例标本,检出阳性525例,阳性率为64.74%。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占66.48%(349/525);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占12%(63/525);腺病毒占5.14%(27/525);鼻病毒占3.81%(20/525);肠道病毒占3.24%(17/525);冠状病毒占3.05%(16/525);副流感病毒占2.67%(14/525);人偏肺病毒占2.48%(13/525);人博卡病毒占0.38%(2/525),呼吸道合胞病毒未检出。27例腺病毒Hexon基因测序分析显示腺病毒3型17例,7型7例,4型2例,5型1例。结论上海市普陀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以流感病毒为主,腺病毒次之,腺病毒感染以3型和7型为主。 李晓君 唐海丰 胡焰 顾文超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 腺病毒 基因型别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谱及EV71和Cox A16病毒分离株VP1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点,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VP1基因的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标本,... 李晓君 唐海丰 何鑫 胡焰 顾文超关键词:手足口病 EV71 COXA16 上海市普陀区监测点医院69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结果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构成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完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网络,对普陀区哨点监测医院发热门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按5∶1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共登记3431例病例,采集697例病例样本,其中阳性病例519例,阳性率为74.46%。病毒阳性率为45.05%,主要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30.42%)、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6.89%)、鼻病毒/肠道病毒(阳性率为3.30%);细菌阳性率为10.62%,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为5.74%)、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为3.59%);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8.79%。每年的冬春季和夏秋季出现阳性检出率的双流行峰。不同年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别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普陀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较为广泛,流感病毒和肺炎克雷伯菌是感染的主因,应进一步加强病原监测和系统研究。 唐海丰 李晓君 胡焰 何鑫 顾文超 张宇艳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病原谱 2012-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流感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评价流感检测方法并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市普陀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t Like Illness,ILI)采集鼻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采用MDCK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毒株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型别和亚型鉴定。结果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1 707例,其中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449例,总检出率26.30%,其中BV(B型Victoria系)、BY(B型Yamagata系)、甲型H3、甲型H1N1分别占总检出率的25.84%、6.68%、66.37%、7.31%。上海市普陀区流感流行高峰期为冬季和春季,不同年龄组之间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52,P〈0.001),5岁~年龄组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男性和女性对流感病毒的易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5,P=0.643);B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分离培养敏感性最好。结论流感监测工作应重点关注季节性H3和甲型H1N1流行时,加强流感病毒监测防控;5岁~年龄组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最高,应特别加强中小学学校暴发监测;流感病毒不同型别在MDCK细胞培养中的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探索。 李芳 唐海丰 李晓君 李勇关键词: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