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嘉熠

作品数:9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螺杆菌
  • 2篇病毒
  • 2篇粗壮女贞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物
  • 1篇代谢组学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及载脂蛋...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轮状病...
  • 1篇荧光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
  • 2篇乐山职业技术...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泸州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陈嘉熠
  • 7篇裴晓方
  • 3篇左浩江
  • 3篇郑田利
  • 2篇周涛
  • 2篇陈宇航
  • 1篇刘娱
  • 1篇张毅
  • 1篇王瑶
  • 1篇吴丽虹
  • 1篇熊瑛
  • 1篇程悦
  • 1篇徐佳楠
  • 1篇廖虹瑜
  • 1篇潘明
  • 1篇许欣
  • 1篇王明贤
  • 1篇熊靖飞
  • 1篇陈凡
  • 1篇凌莉

传媒

  • 7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川产粗壮女贞水提物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比对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对研究川产粗壮女贞苦丁茶水提物抗氧化能力。方法热水浸提法分别制备川产粗壮女贞老叶和嫩叶、绿茶以及云南普洱茶提取物,并用去离子水配制提取物(1g/m L)。采用8种化学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对5种自由基的抑制/吸收能力和对金属离子还原/螯合能力,通过比较不同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综合评估川产粗壮女贞苦丁茶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测定对自由基抑制/吸收能力的五种化学法显示:在清除ABTS+(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吸收氧自由基方面,粗壮女贞苦丁茶能力显著高于绿茶及普洱茶;在清除DPPH(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方面,粗壮女贞苦丁茶能力与普洱茶相当,但高于绿茶。测定对金属离子还原/螯合能力的三种化学法显示:在还原铜离子能力方面,粗壮女贞苦丁茶显著高于绿茶及普洱茶;在还原铁离子能力方面,粗壮女贞苦丁茶与普洱茶相当但高于绿茶。在螯合铁离子能力方面,粗壮女贞低于普洱茶和绿茶。结论川产粗壮女贞苦丁茶的抗氧化能力在不少方面优于绿茶和普洱茶。
李兴桥陈嘉熠熊靖飞左浩江裴晓方姜春萍
关键词:绿茶普洱茶水提物抗氧化能力
成都市婴幼儿轮状病毒检出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探讨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检出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预测轮状病毒的流行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8-2013.6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粪便样品共465份,采用RT-PCR检测轮状病毒,并收集同期成都市月度气象资料(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使用SPSS21.0对各季节检出率进行卡方检验,对轮状病毒检出率与各气象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冬季轮状病毒检出率高于夏秋两季,夏季检出率为四季最低,而温度为影响检出率的主要因素,温度每上升1℃,检出率下降1.402个百分比。结论成都地区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温度与检出率呈负相关,是影响当地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气象因素。
陈凡周涛陈嘉熠刘娱黄梦姣裴晓方
关键词:轮状病毒相对湿度降雨量气象因素
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关系。方法使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和健康人90例血液中的血脂和载脂蛋白进行检测。结果经过对本研究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患者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LB)的检测结果的比较发现,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各项指标均增高(P<0.05),其中APOLB增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本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LB)均增高,这就要求糖尿病患者在监测血糖的同时,应定期监测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及时使用降低血脂药物,以便及早防治其并发症。
王明贤陈嘉熠
关键词: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载脂蛋白
粗壮女贞提取物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细胞代谢组学初探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探讨粗壮女贞提取物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粗壮女贞提取物预处理狗肾传代细胞(MDCK)24 h,加入甲型H1N1流感病毒稀释液作用1 h后换维持液孵育24 h设为实验干预组(CB_IVA24),同时设置未经粗壮女贞提取物干预的病毒感染细胞为对照组(IVA24),采集各组细胞上清,基于LCMS技术对各组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评估数据质量后,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生物信息手段挖掘代谢数据。结果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鉴定出代谢物469种和356种,其中上调的差异代谢物共45种(P<0.05),下调的差异代谢物共18种(P<0.05)。代表性差异代谢物通路包括:甲烷代谢(P=0.02)、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P=0.02)、苯丙素的生物合成(P=0.03)、GABA-A受体激动剂/拮抗剂(P=0.05)。结论粗壮女贞提取物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保护宿主细胞的作用可能与其改变宿主代谢有关。
杨慧萍徐佳楠唐明圆潘明杨飞陈嘉熠黄嘉玲左浩江裴晓方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代谢组学色谱-质谱联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甾体抗炎药对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影响被引量:40
2012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该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就诊消化内科的非消化性溃疡患者117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计算两种暴露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比数比并估计相对危险度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Hp感染者患胃溃疡(GU)的危险性增加2.308倍,患十二指肠溃疡(DU)的危险性增加8.186倍;服用NSAIDs者患GU的危险性增加6.072倍,患DU的危险性增加2.823倍;Hp感染同时服用NSAIDs者患GU的危险性增加14.972倍,患DU的危险性增加28.873倍。结论 Hp感染和同时服用NSAIDs者可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性,二者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可协同作用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性。
熊瑛陈嘉熠吴丽虹张毅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花椒提取物对致痤疮菌的抑菌活性研究及机制初探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研究花椒提取物对致痤疮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并初探其抑菌机制。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精油,热浸提法提取花椒水提物,采用纸片扩散法和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和比较2种花椒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选取抑菌效果好的提取物,以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对象,运用化学法探讨其对细菌胞壁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花椒精油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5mg/ml、16.7mg/ml、10mg/ml,花椒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大于100mg/ml,花椒精油对3种致痤疮菌的抑菌效果优于水提物。MIC、2MIC浓度的花椒精油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细菌细胞内K^+、Mg^(2+)、AKP等物质渗漏至胞外,抑制细菌生长。结论花椒精油对3种致痤疮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优于花椒水提物,其抑菌机制可能是增加了细菌胞壁通透性,引起胞内物质外漏所致。
王瑶陈宇航庞雯文陈嘉熠郑田利周涛裴晓方
关键词:抑菌活性
不同类型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的分离培养、耐药与毒力基因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感染情况,检测分离株的耐药性与毒力基因。方法采集患者胃黏膜,分离Hp并进行药敏试验。PCR扩增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相关基因23SrRNA、gyrA及毒力基因cagA、vacA 、iceA,测序并分析23SrRNA和gyrA扩增产物的突变位点。分析慢性胃炎类型与Hp的分离率、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的关系。结果120例患者共分离获得45株Hp(37.5%)。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7.8%、28.9%、28.9%、4.4%、0和0。在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中,23S rRNA、gyrA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分别为A2143G(76.9%)和N87K(38.5%)。cagA、vacA s1a、vacA s1b、vacA s1c、vacA s2、vacA m1、vacA m2、iceA1、iceA2阳性率分别为97.8%、97.8%、0、95.6%、0、37.7%、62.2%、71.1%、24.4%。在不同类型慢性胃炎组间,Hp的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9,P<0.05),分离株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eA1、iceA2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类型慢性胃炎患者Hp的分离率不同,Hp感染治疗可选呋喃唑酮和四环素,iceA1和iceA2毒力基因可能与胃炎类型有关。
潘美伶李荧沈丹芸郑田利廖娟蔡琳陈嘉熠陈嘉熠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
肠道常见菌群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分别建立检测部分肠道常见菌群的荧光定量PCR方法,为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快速、敏感、准确的检测手段。方法根据肠道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选择针对不同肠道细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及重复性实验。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肠道常见菌群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PCR检测定量参考。结果成功建立了检测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拟杆菌门菌、硬壁菌门菌以及肠道菌群总量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与待测菌以外的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各待测菌8次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各待测菌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4,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以特异的从粪便中检出部分肠道常见菌群,且方法重复性好,是快速、敏感、准确地检测肠道菌群的有利手段。
程悦左浩江廖虹瑜陈嘉熠郑田利裴晓方许欣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肠道菌群
卫生检验专业实验课程内容调查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某校卫生检验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情况,比较实际工作与实验教学中的差异,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常见卫生理化和微生物检测项目和使用方法设计问卷,对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及四川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人员进行访谈式调查,与实验课程开设实验项目及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卫生理化部分和微生物部分与实验课程中涉及的项目或方法不同的比例分别为18.5%和30.4%;有28.1%的问卷认为该校实验课程还有待提升。结论实验课程设置基本能满足工作要求,还应在硬件设施和教学内容方面加以优化,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卫生检验人才,满足社会工作的需要。
陈嘉熠凌莉黄梦姣郑田利陈宇航裴晓方
关键词:卫生检验专业实验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