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
- 作品数:61 被引量:711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浙江省传染病时空模型探测暴发疫情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时空模型探测在浙江省传染病暴发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效果,为构建多点触发预警系统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2021年浙江省传染病时空模型相关病种的预警信号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与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果进行比较,以灵敏度和错误预警率评价时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时空模型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16382条,涉及16种传染病,平均每周每县发出预警信号0.71条。响应率为100%,响应时间中位数为0.84 h。预警信号经初步核实和现场调查后,共确认5种疾病342起暴发疫情。时空预警模型灵敏度为66.02%。Ⅰ类疾病阳性预测值6.99%,错误预警率为0.0227%;Ⅱ类疾病阳性预测值3.44%,错误预警率为0.9450%。结论浙江省时空预警系统运行良好,可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但探测识别作用有限,仍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目前传染病监测预警的需要。
- 鲁琴宝吴昊澄丁哲渊王心怡吴晨林君芬
- 关键词:传染病
- 浙江省2011—202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法定乙类管理的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1]。2016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2016—2021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明确提出了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2]。本文对2011—2020年浙江省法定报告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提供参考。
- 鲁琴宝丁哲渊吴昊澄王心怡吴晨林君芬
-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 林君芬何凡柴程良吴昊澄鲁琴宝李傅冬吴晨尚晓鹏王心
- 项目组在浙江省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等项目资助下,对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推广应用。
(一)创立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半定量和定量评估方法。从风险发生的可...
- 关键词:
-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控制
- 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问题与对策探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分析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完成社区疾控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方法:现况调查情况。通过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疾控工作的完成程度、经费状况、人员基本情况和培训情况。结果: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疾控工作的完成程度平均为74.9%;对疾控工作的拨款占机构总投入的17.1%,疾控支出占总支出5.9%;从事疾控工作人员平均5.6人,占11.3%,人员以高中及以下水平学历为主,无职称和无医学背景的人员分别占10.8%和26.3%;疾控人员参加Ⅰ、Ⅱ类学分培训的分别为3.93人天和12.87人天;社区疾控工作缺乏统一的工作规范和业务指导。结论:经费投入不足、人员素质较低、缺乏规范指导成为制约社区疾控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观念;加强经费投入,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有效指导;加强部门协调。
- 姚强郑余焕卢苗贵张雪海韦余东吴晨
-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
- 浙江省2006年碘缺乏病抽样调查结果被引量:8
- 2007年
- 秦根林黄学敏吴晨朱文明周金水
- 关键词:碘缺乏病人群碘营养状况省级监测点病情调查
- 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为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个案信息,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其聚集性;采用空间回归方法,分析疫情分布与人口等社会因素的关联。结果 2020年1月1日—2月28日浙江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 205例,无症状感染者127例。11个地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温州市、杭州市、宁波市和台州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总数的81.00%。全省本地病例与输入病例比为1.67∶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Moran I指数为0.29,P=0.003,其中温州市和台州市的7个县(市、区)处于"高-高"聚集区。空间回归分析显示,研究因素"常住人口数"和"GDP"调整后R2=0.545、0.535(P均<0.01)。结论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分布广泛,同时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性,浙东南的温州市和台州市部分县区呈现区域聚集。在疫情流行区域,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因素与疫情发生存在正相关,其中人口因素对疫情的影响更大。今后的"健康城市"建设需要对传染病防控工作和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给予更多的重视。
- 吴晨林君芬丁哲渊鲁琴宝吴昊澄
- 关键词:空间聚集性
- 浙江省全民食盐加碘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秦根林吴晨
- 关键词:全民食盐加碘碘缺乏病监测工作病情
- 浙江省2011-2015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空间预测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发病空间分布特征,预测发病区域及聚集性疫情发生概率。方法 收集2011-2015年浙江省SFTS发病个案数据,使用ArcGIS 10.0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利用Moran's I和G统计量探索空间自相关;采用趋势面分析发病趋势;以Kriging插值进行预测。结果 2011-2015年浙江省报告SFTS发病数逐年上升,报告发病地区扩大,发病时间和人群特征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SFTS发病具有地区聚集性(P〈0.001),全省发病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呈下降趋势;采用Kriging预测精度较好,预测发病区域较为广泛,以安吉、岱山、天台县发生聚集性病例概率相对更高,内部地区预测误差小于边缘地区。结论 Kriging插值预测SFTS发病较为准确,浙江省SFTS病例发生区域和水平均高于目前报告水平,以安吉、岱山、宁海、天台、三门、临海等地区发生聚集性疫情风险较高。
- 吴昊澄徐校平吴晨鲁琴宝丁哲渊林君芬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空间自相关KRIGING插值
- 浙江省学校肺结核单病例自动预警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浙江省学校肺结核单病例预警在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简称“预警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浙江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产生的肺结核预警信息(包括预警信号数量、信号响应时间及响应结果等)和同期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中搜集2018年7月6日至2022年12月31日学校肺结核病例个案信息。以2021年2月24日为界点,比较预警对象调整前后预警系统的预警效果。结果:2018年7月6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全省范围内预警系统共计发出35418条学校肺结核预警信号,信号数居前3位的地市分别为宁波市(7531条,21.26%)、温州市(6786条,19.16%)和杭州市(5344条,15.09%)。预警信号响应率为100.00%,及时响应率为97.60%(34567/35418),响应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M(Q 1,Q 3)]为1.19(0.30,5.83)h。其中5498条(15.52%)信号经初步判断为疑似信号,经现场调查核实,符合预警对象的学校肺结核患者4714例,预警信号阳性预测值为13.31%(4714/35418)。调整预警对象后,每日预警信号数减少了-60.24%[(11.43-28.75)/28.75],疑似信号率上升了25.29%[(18.43-14.71)/14.71];不同诊断结果的疑似信号率[18.43%(1424/7728)]较调整前[14.71%(4074/2769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56,P=0.000),其中,调整前、后病原学阳性[分别为17.94%(615/3429)和20.91%(586/2803)]和无病原学结果[12.81%(2316/18086)和14.80%(322/2175)]预警对象疑似信号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60,P=0.003;χ^(2)=6.676,P=0.010)。结论:浙江省肺结核单病例自动预警运行良好,可初步实现学校肺结核早期预警,通过调整预警对象可进一步提升预警应用效果。
- 鲁琴宝吴昊澄丁哲渊傅天颖吴晨林君芬
- 浙江省戊型肝炎发病时空特征多成分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浙江省戊型肝炎(戊肝)发病时空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浙江省戊肝病例数据,使用ArcGIS 10.0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使用R软件进行时空多成分分析,通过空间流行、时间自相关、本地风险3种成分研究不同区域戊肝发病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2015年,浙江省报告戊肝病例1 738例,发病率为3.16/10万;戊肝发病有明显的聚集性(P 〈 0.05),西北地区为高发聚集区;空间流行成分影响较大的区域主要位于西北部,包括杭州市大部分县(市/区)和嘉兴市、湖州市的部分区域;时间自相关成分影响较大区域主要为杭州市的主城区、临安市、温岭市;本地风险成分对全省的影响较为一致,相对前两种成分影响也较低。结论 浙江省不同区域戊肝发病时空特征有明显差异,提示影响疫情的危险因素不同,应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 吴昊澄徐校平吴晨鲁琴宝丁哲渊薛鸣林君芬
- 关键词:戊型肝炎空间自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