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璞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压
  • 2篇原发性
  • 2篇高血压
  • 1篇地平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肾
  • 1篇心肾功能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制剂
  • 1篇制剂治疗
  • 1篇肾功能
  • 1篇聚体
  • 1篇老年
  • 1篇老年原发性
  • 1篇高血压发病
  • 1篇高血压发病率
  • 1篇二聚体
  • 1篇发病

机构

  • 3篇宁波市第六医...

作者

  • 3篇李涤病
  • 3篇王璞
  • 2篇王琦
  • 1篇方贤土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与房颤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D-Dime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将10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有无合并房颤发作分为两组:房颤组67例(又分四个亚组:首诊房颤10例,阵发性房颤13例,持续性房颤20例,持久性房颤24例)和不合并房颤发作组(对照组)42例。比较患者的D-dimer、hs-CRP水平。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D-dimer,hs-CR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持续性房颤组和持久性房颤组D-dimer,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首诊房颤与阵发性房颤组D-dimer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持续性房颤、持久性房颤与首诊房颤、阵发性房颤相比较,D-dimer,hs-CR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D-dimer,hs-CRP可为早期诊断及进一步预防与治疗并发症提供依据。
李涤病王璞方贤土
关键词:心房颤动D-二聚体C反应蛋白
沿海地区船员高血压发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调查沿海地区船员高血压发病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健康体格检查的650例沿海地区船员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50例健康体格检查的陆地工作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并对观察组人群采取问卷方式进行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发病率为31.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69%(P〈0.01);观察组年龄40~59岁、有高血压家族史、有烟酒嗜好、睡眠质量差、体质指数≥24、饮食过咸及血脂异常人群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年龄21~39岁、无家族史、无烟酒嗜好、睡眠质量好、体质指数〈24、非过咸饮食及血脂正常人群(P〈0.05)。结论沿海地区船员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家族史、烟酒嗜好、睡眠质量等,需要进行广泛健康教育,在改善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的同时,倡导该群体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以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王璞王琦李涤病
关键词:高血压发病率影响因素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心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肾功能变化,并观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输出量(CO)、左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左室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观察组mALB、Cys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叭,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提高降压效果,对心肾功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同时还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优势较为显著。
王璞王琦李涤病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原发性高血压心肾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