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文
- 作品数:62 被引量:199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2009年-2012年江西省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2
- 2014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2009年-2012年流感流行状况及毒株的型别分布,并分析其流行趋势。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人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传代狗肾细胞直接进行病毒分离或先对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再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毒株采用HI法进行型别鉴定。结果 2009年-2012年江西省各网络实验室共收到流感监测标本24 207份,其中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有4 793份;分离到毒株1 110株。结论 2009年-2012年江西省以新甲型H1N1,B型及季节性H3N2亚型流行为主;2009年新甲型H1N1的流行对江西省的流感流行周期产生了一定影响;2009年扩大流感监测网络大大推进了全省各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建设。
- 周珺熊英李健雄徐刚刘师文
- 关键词:流感病原学监测
- 一起人腺病毒55型引起的儿童发热暴发疫情病原学鉴定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对江西省某地一起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暴发疫情的病原进行鉴定。方法采集患儿咽拭子标本,提取样本总核酸,采用TaqMan微流体芯片技术对所有标本进行42种呼吸道病原检测,对检出腺病毒阳性的标本,进行腺病毒六邻体基因(Hexon)片段测序和病毒分离,对分离毒株基因组进行测序,运用CLC Genomics Workbench和Mega7.0等生物学软件对测定序列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共采集3例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咽拭子标本3份,经TaqMan微流体芯片技术检出3份腺病毒阳性。获得3条长708bp的Hexon基因片段序列,序列之间同源性为100%,序列分析发现其与人腺病毒55型同源性最高;共分离到2株腺病毒命名为2020YQ523、2020YQ524;对病毒分离株2020YQ523进行了腺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获得长34443bp的基因序列,根据腺病毒全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该病毒分布在腺病毒55分支。结论该起儿童发热暴发疫情由人腺病毒55型感染引起。
- 刘师文熊英李健雄张艳妮徐刚肖芳刘晓庆龚甜
- 关键词:暴发疫情
- 江西省汉坦病毒分离及其S和M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2011年江西省采集的鼠肺标本进行汉坦病毒的分离鉴定,了解分离病毒株的基因特征。方法采用Vero-E6细胞对阳性鼠肺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RT-PCR方法对毒株进行鉴定。扩增分离株的S、M片段基因进行克隆测序。运用DNAstar软件包和MEGA3.1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从15份标本分离到2株来自褐家鼠的汉城型汉坦病毒。对其中1株病毒的S、M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其中S片段含1 772个核苷酸,编码429个氨基酸;M片段含3 651个核苷酸,编码1 133个氨基酸。经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新分离株与国内外汉城型病毒核苷酸同源性94.8%~98.0%,氨基酸同源性98.2%~99.6%。与汉城型标准株80-39株相比,S片段仅1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M片段有9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糖基化位点的数目和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结论从江西省褐家鼠分离到两株汉城型病毒,病毒基因变异较小,型别相对稳定。
- 刘师文徐刚施勇龚甜李健雄刘晓庆熊英
- 关键词:汉坦病毒病毒分离M基因S基因
- 江西省1株汉滩型汉坦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啮齿动物携带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别。方法采用Vero-E6细胞对8份免疫荧光汉坦病毒抗原阳性鼠肺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RT-PCR方法对培养物进行鉴定,对分离株部分M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1份标本培养后经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到汉坦病毒特异性免疫荧光颗粒,培养物能在Vero-E6细胞中稳定传代,毒株命名为AYW89-15。毒株核酸经汉坦病毒M基因特异性分型引物进行RT-PCR检测,获得汉滩型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TNV)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通过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株与HTNV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3.1%~94.7%,氨基酸同源性为95.0%~99.0%,与汉城型等其他型别汉坦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低于75%。进化树分析表明AYW89-15位于HTNV所在的枝系。结论新分离株AYW89-15为HTNV。
- 刘师文龚甜施勇李健雄徐刚熊英
- 关键词:病毒分离
- 同时检测伐地那非及其类似物的免疫学方法被引量:1
- 2011年
- 伐地那非是用于治疗阳痿的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type-5,PDE-5)抑制刺药物。违法添加到保健品和中成药的伐地那非及其结构类似物对公众健康构成了威胁。单克隆抗体489被鉴别为能够同时检测伐地那非及其类似物。以这株抗体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对伐地那非的检测限为5.0ng/mL,线性范围为5.0~40ng/mL(R^2=0.952),IC30值为18.2ng/mL。对20个中成药进行检测没有发现假阳性,伐地那非最低检出浓度为0.08mg/g;添加回收率76%~116%,批内差异为9.7%~16.2%。
- 郭杰标许杨刘师文王刘花
- 关键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伐地那非违法添加免疫检测
- 一种汉滩病毒和汉城病毒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引物、探针、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汉滩病毒和汉城病毒双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引物、探针、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涉及生物技术应用领域,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实现临床及宿主动物样本中汉滩病毒和汉城病毒的快速检测和准确检测。所述检测引物和...
- 刘师文熊英李健雄施勇
- 2013年江西省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运转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评价2013年江西省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运转情况。方法对2013年江西省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各项监测运转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江西省麻疹实验室网络于2013年新建立了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病原学核酸快速诊断网络,含1个省级和11个市级麻疹/风疹核酸检测实验室。2013年全省共检测2 124份血清标本,其中麻疹和风疹Ig 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3%和2.07%;对1 197份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和风疹荧光RT-PCR检测,其中麻疹核酸检测阳性55份,风疹核酸检测阳性11份,共分离到麻疹毒株16株,均为H1a基因型,风疹毒株4株,均为1E基因型。省级实验室通过WHO的血清盲样考核,血清标本再证实复核率为100%;市级实验室满分通过省级血清盲样考核,麻疹和风疹病毒Ig M抗体血清标本再证实复核率分别为94.12%和60.98%。结论江西省2013年麻疹/风疹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新建立麻疹/风疹病原学RT-PCR快速诊断实验室网络,在麻疹消除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 龚甜熊英张艳妮刘师文徐刚
- 关键词:实验室网络
- 伏马菌素B_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 2012年
- 制备了高亲和力的伏马菌素B_1(FB_1)单克隆抗体,进而建立了谷物中FB_1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dc-CLEIA)。采用碳化二亚胺法成功合成了FB_1人工抗原,经杂交瘤技术获得分泌FB_1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株,高碘酸钠法酶标单克隆抗体后,建立了FB_1的dc-CLEIA,本方法的IC_(50)值为1.43μg/L,线性范围为0.32~8.40μg/L,检出限为0.13μg/L,竞争反应时间仅需20 min。玉米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0.2%~115.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7%,谷物样品的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商业化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相符。
- 许杨邹龙刘师文刘京陈波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谷物
- 江西省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2009年-2014年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分离情况,并分析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相关株的基因特点。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real-time PCR对病毒分离株进行型内鉴定,并且对毒株进行VP1编码区全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009年-2014年,从江西省各地送检的粪便标本中,共检出9例Ⅰ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其有相似的核苷酸序列,其核苷酸序列长度均为906 bp,编码302个氨基酸,同源性为98.6%~99.9%,与SabinⅠ序列相比,共有15个核苷酸突变位点,每株毒株的突变率为0.11%~0.99%。结论 9株均为疫苗相关株,VP1全基因编码区发现有1株Ⅰ型毒株在突变率最高的位点2 795位发生突变,可能引起其毒力回复,应加强对其进一步监测。
- 刘晓庆肖芳刘师文熊英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VP1
- 2017-2020年江西省境外输入性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2017—2020年江西省境外输入性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收集2017—2020年江西省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血液样本,采用巢式PCR方法,对样本抗药性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结果共收集到输入性恶性疟病例血液样本85份,均为非洲输入。测序分析得出,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和多药抗性基因1突变比例较低,为16.67%(14/84)和1.18%(1/85),而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比例很高,为96.39%(80/83),未发现Kelch螺旋体蛋白基因的突变。结论近几年江西省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均来自非洲,且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药性较低,可以结合临床实验,考虑用氯喹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非洲输入恶性疟病例的可能方案;对乙胺嘧啶抗药性较高,未发现青蒿素抗性株,但因为近2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样本量少,不能排除江西省无青蒿素抗性株,需继续监测。
- 施勇李健雄熊英龚甜周珺徐刚肖芳刘师文王晓文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青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