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英

作品数:139 被引量:499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0篇病毒
  • 30篇流感
  • 27篇基因
  • 19篇流感病毒
  • 15篇疫苗
  • 14篇病原学
  • 11篇乙型
  • 11篇疫苗株
  • 11篇汉坦病毒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10篇分离株
  • 9篇麻疹
  • 9篇耐药
  • 9篇HA1基因
  • 8篇儿童
  • 7篇乙型流感
  • 7篇特性分析
  • 7篇麻疹病
  • 6篇麻疹病毒

机构

  • 130篇江西省疾病预...
  • 6篇南昌大学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新余市疾病预...
  • 4篇宜春市疾病预...
  • 3篇江西省儿童医...
  • 3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江西省卫生厅
  • 2篇南昌市疾病预...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江西省血液中...
  • 1篇西藏自治区疾...
  • 1篇赣州市疾病预...

作者

  • 130篇熊英
  • 83篇龚甜
  • 73篇施勇
  • 51篇李健雄
  • 49篇周珺
  • 41篇刘师文
  • 39篇徐刚
  • 32篇肖芳
  • 30篇张艳妮
  • 27篇刘晓庆
  • 14篇邹明霞
  • 11篇曾艳文
  • 10篇谢昀
  • 9篇刘丽萍
  • 8篇方晓艳
  • 7篇袁辉
  • 6篇王飞霞
  • 6篇余平
  • 6篇周顺德
  • 6篇程慧健

传媒

  • 29篇中国卫生检验...
  • 27篇实验与检验医...
  • 25篇现代预防医学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疾病监测
  • 4篇实用预防医学
  • 4篇病毒学报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6篇2017
  • 9篇2016
  • 22篇2015
  • 12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昌市2010年初不同人群肠道病毒71型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2010年初江西省南昌市人群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71,HEV71)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在人群中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江西省甲型H1N1流感感染状况快速血清学调查的1144份血清标本,采用中和试验检测血清HEV71中和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为74.74%(855/1144),2岁~组儿童抗体阳性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阳性率升高,3岁以下儿童中和抗体阳性率仅为52.01%;HEV71中和抗体阳性标本的几何平均滴度为1︰22.34,以0岁~组GMT最低,3岁~组达到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不同月龄婴儿H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0~月龄最高,之后逐月下降,至4~月龄组阳性率最低,之后开始升高,EV71阳性标本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0~月龄组GMT与1~月龄组基本持平,之后逐月下降,5~月龄组最低,6~月龄组急剧升高;在HEV71中和抗体阳性人群中,各年龄组中中和抗体滴度1︰8~1︰32构成比均为显著高于其他滴度组构成比(P﹤0.05),滴度≥1︰256的标本从6~月龄组开始,各年龄组均有出现。结论南昌市人群HEV71中和抗体水平较高,各年龄组人群近期均有感染,3岁以下儿童是HEV71感染引起HFMD流行的最易感人群,学龄前儿童是HFMD流行防控的重点,成人也应预防HEV71的感染;胎儿具有母传抗体,但抗体水平降低较快。
熊英龚甜施勇周珺刘丽萍曾艳文刘师文肖芳
关键词:人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江西省2009年至2012年甲型H3N2流感病毒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江西省2009-2012年甲型H3N2流感病毒M2以及NA基因的特点,掌握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从江西省流感监测网中随机选择19株甲型H3N2流感病毒,经核酸提取和one-step RT-PCR扩增M以及NA基因片段,双向序列测定,采用DNAStar5.0和Mage4.0序列分析软件分析M2以及NA基因特征以及耐药性位点。结果 19株毒株M2基因31位氨基酸均由丝氨酸(S)突变为天冬酰胺(N);所有毒株NA蛋白催化活性位点和辅助位点均未发生氨基酸替换。结论 19株毒株均对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药物均敏感,但仍应加强对流感病毒的耐药性监测。
李健雄熊英施勇龚甜周珺徐刚
关键词:M2耐药性
南康市2007年一起麻疹暴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南康市麻疹暴发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掌握麻疹病毒的基因特性。[方法]采用Vero/SLAM细胞对2007年暴发疫情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通过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分离株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并对扩增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2007年南康市麻疹病毒分离株为麻疹H1基因型,属于我国麻疹病毒的优势株。两株分离株之间N基因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8.7%;与中国疫苗株沪191株的N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其同源性分别为94.7%和96.0%。[结论]南康市此次麻疹暴发疫情病毒分离株为H1基因型,并与中国疫苗株沪191株在基因特性上有明显差异。
龚甜周顺德熊英周珺施勇
关键词:麻疹病毒核蛋白麻疹暴发
一种检测人腺病毒3型的荧光RPA引物和探针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检测人腺病毒3型的荧光RPA引物和探针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所述引物和探针是基于人腺病毒3型Hexon基因上Loop1区域设计的,在稳定的扩增体系中,仅对人腺病毒3型进行特异性的扩增,而不对其他型别的人腺病毒...
张艳妮肖芳刘师文 吴杨博文刘晓庆熊英李健雄
rRT-PCR法在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内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对脊髓灰质炎病毒(PV)进行型内鉴定,并对该方法进行评估。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脊髓灰质炎ITD和VDPV rRT-PCR方法对江西省既往分离的14株脊髓灰质炎毒株和2013年分离的15株脊髓灰质炎毒株进行ITD和VDPVs筛选,并将检测结果与毒株的VP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TD rRT-PCR的实验结果除1株毒株漏检外,其余与毒株的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完全相符,VDPV rRT-PCR的结果与VP1编码区序列测定结果不完全相符,共有14株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类似株被错判为VDPV株,11株Ⅲ型VDPV株错判为疫苗类似株。结论对脊髓灰质炎型内进行rRTPCR鉴定的方法可以替代中和试验的常规检测方法,但不能完全取代测序技术用于脊髓灰质炎VDPV的鉴定。
李建雄熊英施勇刘师文刘晓庆肖芳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脊髓灰质炎病毒
2012-2015年江西省啮齿动物间流行的汉坦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2012-2015年江西省啮齿动物间流行的汉坦病毒基因型别和基因亚型。方法选取江西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发生地区捕鼠,收集鼠肺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汉坦病毒抗原,提取阳性鼠肺标本核酸,设计并采用特异性引物分别对病毒的S、M、L 3个基因进行RT-PCR扩增,对扩增产物测序和分析。结果共捕鼠2 235只,其中汉坦病毒阳性的86只,阳性率3.85%,流行的HV基因型为汉滩型(Hantaan orthohantavirus,HTNV)和汉城型(Seoul orthohantavirus,SEOV)。江西省HTNV之间S、M、L 3个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3.4%~100%,与国内外HTNV参考株3个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77.3%~88.0%,在3个基因系统进化树上均呈独立分支;M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江西省SEOV分布在S3、S4亚型分支以及1个独立的进化分支,该独立分支的9株SEOV与国内外SEOV M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仅为84.3%~88.7%。结论江西省啮齿动物流行的HV为HTNV和SEOV 2种基因型别,其中HTNV为新的基因亚型,SEOV存在3个基因亚型:S3、S4和1个新的基因亚型。
刘师文徐刚龚甜施勇李健雄刘晓庆肖芳张艳妮周珺熊英
关键词:汉坦病毒基因分型基因亚型
2010年江西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体鉴定及基因进化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为鉴定引起2010年江西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AHC)疫情的病原体,并对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本研究采集了20份门诊AHC患者眼结膜拭子,对其进行病毒分离,随后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分别检测阳性分离物中肠道病毒70型(Human enterovirus type 70,EV70)、柯萨奇病毒A24变异株(Coxsackievirus A24variant,CV-A24v)和腺病毒。并对CV-A24v分离株进行VP1区和3C区全序列测定,分析其与全球流行CV-A24v的基因进化关系。20份标本中有10份病毒分离阳性,PCR检测证明引起本次AHC流行的病原体为CV-A24v。基于3C区构建的基因进化树表明10株江西CV-A24v与全球2010年后分离到的其它CV-A24v同属于GenotypeⅣ基因型的Cluster 5群(GⅣ-C5),而且在GⅣ-C5内江西CV-A24v又分属于A和B两个传播链。基于VP1区构建的基因进化树将全球2000年后分离到的CV-A24v分成5组Group1~5(G1~5),江西CV-A24v属于G5,这些毒株在VP1区进化树中同样分属于A和B两个传播链。本研究表明2010年至少有两个CV-A24v传播链在江西同时流行。VP1区基因进化树对全球2000年后分离到的CV-A24v的组群划分与3C区基本一致,而且与3C区呈现同样显著的年代聚集性。
严冬梅熊英张勇杨倩张曙霞龚甜祝双利王东艳朱晖许文波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新型冠状病毒Alpha变异株实验室检测研究
2022年
目的对一例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变异株进行鉴定,了解不同样本类型中新冠病毒的检出情况。方法采集咽拭子、痰液、粪便、尿液和血液多种类型样本共13份,分别提取核酸,用荧光RT-PCR法检测SARS-CoV-2。使用纳米孔MinION Mk1C测序仪,对阳性咽拭子样本进行实时SARS-CoV-2靶向扩增全基因组测序,运用artic-ncov2019、DNAstar和Mega等软件对测定序列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咽拭子、痰液、粪便、血浆和尿沉渣样本中均检出SARS-CoV-2核酸,咽拭子和血浆样本在发病的前四天均能检出,尿沉渣样本在发病当天能检出。基于纳米孔测序技术,7 h即获得SARS-CoV-2全基因组数据,经分析显示为新冠病毒Alpha变异株。结论本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病原为SARS-CoV-2 Alpha变异株,咽拭子、血浆样本和尿沉渣样本在发病早期均能检出SARS-CoV-2核酸。
龚甜余福平李健雄施勇刘师文肖芳熊火梅肖大瑾刘晓庆张艳妮徐刚周珺冉鑫王倩熊英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尿沉渣
江西省2013年疑似麻疹病例病原学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2013年江西省疑似麻疹病例病原学实验室检测结果,为进一步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T-PCR)方法,对2013年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核酸检测,对核酸阳性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到的麻疹毒株进行基因型别鉴定。结果 2013年全省共采集麻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1 197份,检出麻疹核酸阳性55份,阳性率为4.59%;共获得16株麻疹毒株,分离率为29.09%,均为H1a基因型。结论江西省需要进一步提高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采集率和采集质量,充分阐述麻疹病毒基因型别特征,为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实验室依据。
龚甜熊英张艳妮施勇徐刚
关键词:麻疹病原学
江西省风疹病毒E1基因特性与疫苗株基因差异分析
2015年
目的研究江西省2006年-2012年风疹病毒毒株的基因特性,为江西省的风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风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风疹病毒进行核酸的提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E1基因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5.0、BioEdit 7.0、Mega 3.0生物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推导出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江西省2006年-2012年共分离到13株风疹毒株,均为麻风疹1E基因型,为本省风疹病毒本土野毒株。各分离株之间E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7.8%~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8%~100%;与疫苗株BRDⅡ株(RVi/Beijing.CHN/80)核苷酸同源性为89.3%~89.7%,氨基酸同源性为98.8%~99.6%,大部分核苷酸的突变为无义突变,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结论江西省2006年-2012年风疹病毒分离株为1E基因型,我国风疹疫苗株BRDⅡ株在分子水平上对本省疫苗保护效果较好。
龚甜熊英张艳妮吴建英朱丰秀刘丽
关键词:风疹病毒E1基因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