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岩

作品数:26 被引量:101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病毒
  • 6篇炭疽
  • 6篇病原
  • 5篇疫情
  • 5篇手足
  • 5篇手足口
  • 5篇手足口病
  • 4篇流感
  • 4篇基因
  • 4篇甲型
  • 3篇炭疽芽胞杆菌
  • 3篇基因分型
  • 3篇甲型H1N1...
  • 3篇杆菌
  • 2篇星状病毒
  • 2篇血凝
  • 2篇血凝素
  • 2篇荧光PCR
  • 2篇流感病毒
  • 2篇流行病

机构

  • 22篇内蒙古自治区...
  • 8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内蒙古医科大...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通辽市疾病预...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25篇海岩
  • 15篇郭卫东
  • 10篇王文瑞
  • 9篇李昕
  • 8篇跃华
  • 8篇卢爱桃
  • 4篇雷霞
  • 4篇魏建春
  • 4篇张慧娟
  • 3篇南晓伟
  • 2篇李春英
  • 2篇初迪
  • 2篇董杰
  • 2篇宋壮志
  • 2篇宋健
  • 2篇白国辉
  • 2篇张晋铭
  • 1篇左素俊
  • 1篇田晓灵
  • 1篇韩松

传媒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地区奶牛环境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克雷伯氏菌的基因分型
本文对内蒙地区奶牛环境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克雷伯氏菌的基因分型进行了研究。文章从内蒙地区,经CMT和体细胞检测确定患有乳房炎的77头奶牛采取223个样品进行了环境性乳房炎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出引起环境性乳...
海岩
关键词:奶牛养殖乳房炎防治病原菌鉴定
文献传递
内蒙古2009年流感病原监测及甲型H1N1流感血凝素基因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2009年流感流行病毒型别及亚型在内蒙古流感样患者中的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内血凝素(HA)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Real-timePCR进行样本的检验,阳性标本进行鸡胚病毒分离培养,选取代表性毒株做病毒血凝素(HA)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Real-time PCR方法共检测到阳性标本419份,其中甲型H1N1流感182份,占阳性样本总数的43.44%。对419份阳性样本全部进行鸡胚分离培养,获得阳性毒株162株,阳性分离率为38.66%。经鉴定甲型H1N1 155株,占阳性毒株的95.68%;甲型H1N1与季节性H3N2混合2株,季节性H3N24株,B型毒株1株。对其中3株甲型H1N1毒株进行HA测序后分析发现病毒分离株与参比毒株的HA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2009年在内蒙古地区流行的主要是甲型H1N1病毒,兼有其他亚型出现。甲型H1N1流感与当年的流行株无大的变异发生。
李昕跃华海岩雷霞董杰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变异
炭疽暴发疫情中炭疽病例诊断方法应用与建议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总结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炭疽暴发疫情中炭疽病例诊断方法的应用经验和问题,为炭疽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用载玻片直接蘸取和无菌棉签擦取疑似炭疽病例皮损渗出液,同时采集疑似病例静脉血标本。涂片镜检、直接分离培养、肉汤增菌后分离培养炭疽菌、炭疽芽胞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毒素质粒的pagA、染色体rpoB、荚膜质粒的cap)以及ELISA法检测双份血清炭疽抗体。结果 2018年8月,内蒙古通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共采集17例炭疽病例标本,采集时间距发病时间最短1 d,最长16 d,中位数为6 d。15例可疑病例用过抗生素后采集标本(15/17,88.24%)。从1份标本中分离到炭疽芽胞杆菌,分离阳性率为5.88%(1/17);实时荧光PCR检测17份标本,阳性率为41.18%(7/17);ELISA检测保护性抗原抗体阳性率为83.33%(10/12)。结论在最佳时间采集标本是疫情早期定性的关键。推荐炭疽疫情中应用快速灵敏的实时荧光PCR检测诊断方法,应采集所有可疑病例双份血清提高病例诊断率。
海岩海岩范蒙光跃华宋健张恩民张恩民张慧娟魏建春
关键词:炭疽病例诊断
肠道病毒EV71型研究概述被引量:2
2016年
肠道病毒71 型感染典型症状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少数重症病例还会引起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已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阻碍.本文将对近年来有关EV71 有关研究内容做一综合描述.
任启静郭卫东海岩张晋铭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流行病学
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公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配置公平性,为优化其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疾控机构的人力资源普查数据和《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结合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卫生资源密度指数,采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探究内蒙古自治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配置公平性。结果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疾控机构实有编制数6150人,每万常住人口实有编制数分别为0.78和1.76个,中部地区≥50岁、中专及以下学历和工勤技能类人员数量多于其他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380、28.666、48.465,均P<0.001);西部地区30~<40岁、本科学历和无职称人员数量少于其他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05、34.894、24.095,P=0.004、<0.001、0.002)。内蒙古自治区疾控机构实有编制数按人口、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88、0.105和0.612、0.524,人力资源密度:中部>东部>西部。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疾控机构人员数量未达到配置标准,各地区人员配置不均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老龄化问题显著,按人口配置资源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建议通过合理扩编、人才引进等措施来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疾控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
李晨星海岩海岩白国辉白国辉南晓伟
关键词:疾控机构洛伦兹曲线
内蒙古炭疽流行规律与炭疽芽胞杆菌的基因特征研究
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人类与感染动物接触或剥食染疫动物而感染,导致人群发生皮肤性或肠型炭疽,继而可转为肺炭疽,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内蒙古是炭疽疫情的多发地区,特别是畜牧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
海岩
关键词:炭疽病原鉴定基因分型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
一起由星状病毒1型引起的新生儿腹泻暴发的病原确证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对一起新生儿急性胃肠炎暴发事件进行病原确证。方法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某妇幼医院新生儿室发生腹泻流行,高峰期采集38例患儿的45份粪标本,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病原,RT-PCR法检测星状病毒核酸,其中13份星状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分析和进化树分析,4份星状病毒及病毒核酸均阳性的标本进行免疫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45份粪标本中,轮状病毒、腺病毒病原检测均阴性。30份标本ELISA检测星状病毒病原阳性,阳性率为66.7%;31份标本星状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68.9%。采用星状病毒分型引物进行分型,均为星状病毒1型。选择13株与GenBank中星状病毒1型参考株进行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0.9%~96.3%。13株星状病毒1型株彼此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7%~100.0%。随机选择的4份阳性标本,免疫电子显微镜下2份有大量星状病毒颗粒。结论此起新生儿腹泻暴发由星状病毒1型引起。
李春英郭卫东田晓灵于琼宋壮志海岩王文瑞
关键词:婴儿室婴儿疾病暴发流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2009-2013年内蒙古炭疽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3年炭疽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炭疽发病呈现老疫区反复不断,多以散发为主,偶有暴发。东部地区发病高于西部地区,有向西部地区蔓延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分别占80.73%和19.24%。农、牧民为主要发病群体。发病主要集中在30-59岁人群。结论 2009-2013年内蒙古炭疽发病呈现老疫区反复不断,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龄、性别、职业存在差异,主要分布在东部农牧区。畜牧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建立协作机制,加强防治工作,使危害降到最低水平,防止疫区的扩大。
海岩跃华王文瑞郭卫东初迪宋健卢爱桃
关键词:炭疽流行病学
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病原检测及其HA与NA基因特性研究
2010年
目的 确认引起一起流感暴发疫情的病原,阐明该病原的血凝素基因(HA)和神经氨酸酶基因(NA)的特性.方法 疫情中最早出现流感样症状病例的咽拭子样本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采用鸡胚分离法进行病毒培养,选取两病毒分离株进行HA和NA核苷酸序列测定,并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 此次流感疫情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其HA和NA基因均与参比毒株的HA和NA基因高度同源,NA基因没有发生H274Y突变.结论 本研究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为疫苗亲本株和中国分离株的类似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如达菲)敏感.
雷霞海岩李昕郭卫东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HA基因NA基因
呼和浩特地区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呼吸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09年-2012年呼和浩特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咽拭子样本,采用荧光PCR法进行扩增检测腺病毒部分核酸片段。结果 4年共检测1920份咽拭子,其中阳性样本为100份,阳性率为5.21%。腺病毒全年均可检出,检出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每年10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腺病毒的易感性不同,5岁以下儿童检出率高于5岁以上人群;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不同职业人群中,托幼儿童的检出率最高。结论呼和浩特地区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流行季节为冬春季节,5岁以下人群为高发人群。作为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之一,应加强呼和浩特地区腺病毒流行情况的监测。
卢爱桃海岩跃华王文瑞
关键词:荧光PCR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