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健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临床输血学》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讨被引量:10
- 2020年
- 本文旨在了解目前《临床输血学》课程思政素材和教学方式的效果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探索构建更有效的《临床输血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研究通过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素材,课后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目前检验系《临床输血学》课程思政教学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较高,仍有少数同学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学生比较喜欢的课程思政形式是由老师讲授或者同学参与讨论社会事件。问卷分析提示当前使用的课程思政素材选择比较合理,但仍需在学生的重视和参与程度,课程体验丰富程度、教师的思政素养以及质量保障机制方面继续完善,真正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
- 姜晓星戴健敏陈瑞明傅启华
- 关键词:临床输血学课程设置
- 全反式维A酸诱导的部分分化的白血病细胞具有去分化能力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细胞系NB4细胞株经全反式维A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诱导分化作用后,部分分化的白血病细胞的去分化能力。方法 :采用1μmol/L的ATRA处理NB4细胞48 h、72 h、96 h、120 h、168 h、216 h、288 h、336 h后,并通过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的表达,用单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分化细胞的核型及撤药后各时间点单个CD11b+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用蛋白印迹法观察细胞PML/RARα、RARα及PU.1等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NB4细胞CD11b的表达水平在ATRA处理48 h后达到高峰,之后稳定表达;ATRA处理后,NB4细胞中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也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ATRA处理120 h比处理96 h,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有明显的增加(P<0.01),之后比例逐步增加至平台期;且NB4细胞中PML-RARα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伴随RARα及PU.1的表达上升。在撤去ATRA后,部分CD11b+的NB4活细胞能够重建白血病细胞克隆,形态上回复到诱导分化前的原始细胞形态,CD11b的表达也降低,PML-RARα的表达水平也恢复到处理前水平。尤其是NB4细胞的去分化能力及克隆形成率随着ATRA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直至ATRA处理至336 h,NB4子代细胞才完全丧失了克隆形成能力。ATRA处理后,NB4子代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与其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呈负相关(r=-0.905,P<0.01)。结论:人类APL系NB4细胞经ATRA诱导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化,在撤去ATRA后,处于部分分化阶段的白血病细胞仍能通过"去分化"而重新获得无限增殖的特性。
- 戴健敏刘祥箴张武诸江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A酸去分化
- 临床输血学教学中引入实践课程的探索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价在临床输血学教学中引入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我校2013、2014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以及2012级、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输血学教学中引入实践课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通过引入参观上海市血液中心的实践课程,检验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均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得以巩固加深,实践课程的开展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结论实践课程的开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临床输血学教学中值得推广。
- 戴健敏姜晓星陈瑞明傅启华
- 关键词:实践课程临床输血学教学
-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输血学PBL教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对开展临床输血学PBL教学的检验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了解PBL教学在临床输血学教学中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的方式。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检验系4名教师以及89名本科学生,进行PBL教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教案和教师的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学生对于教案和教师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主要的建议是缩短课时设置。评分计入总评并与教师评分互相参考的情况下学生的投入程度更高,评价更客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PBL教案撰写不宜过长。注重评价的价值和反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评价的客观性。
- 姜晓星戴健敏陈瑞明傅启华
- 关键词:临床输血学PBL教学教案
- 慢性肾脏病不同阶段患者血清ProGRP、NSE、CYFRA21-1水平的变化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CKD)不同阶段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肾功能受损患者196例,根据肾功能衰竭分期标准分为肾功能代偿期组[59例,肌酐(Cr)为133~177μmol/mL]、肾功能失代偿期组(49例,Cr为178~442μmol/mL)、肾功能衰竭期组(46例,Cr为443~706μmol/mL)、尿毒症期组(42例,Cr≥707μmol/mL)。以体检健康者10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ProGRP、NSE、CYFRA21-1和Cr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肾功能代偿期组、肾功能失代偿期组、肾功能衰竭期组、尿毒症期组血清ProGRP水平均依次升高(P<0.01)。肾功能失代偿期组、肾功能衰竭期组、尿毒症期组之间血清NSE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肾功能代偿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肾功能代偿期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损伤各组血清CYFRA21-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功能失代偿期组、肾功能衰竭期组、尿毒症期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中,血清ProGRP水平升高幅度最大。结论 肾功能损伤可导致ProGRP、NSE、CYFRA21-1水平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临床应关注肾功能对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 戴健敏陈诺魏坚
- 关键词: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细胞角蛋白19片段肾功能损伤
- 检验医学课程线上教学模式调查问卷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分析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及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中开设的检验医学线上课程的完成情况,探讨线上教学在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我校2019至2020学年第二学期接受检验医学课程线上教学的72名检验专业本科学生和38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线上授课方式、课程配套设置、授课教师评价、教案评价、考核与互动、线上授课与传统授课的优劣势比较等,以了解学生对线上课程的评价和满意度。结果:授课满意度评价中,39.1%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很好,47.3%评价好。学生对线上教学效果总体评价方面,38.2%的学生认为效果理想,45.5%认为较好。检验医学学生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课程配套设置的需求、考核形式的选择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检验医学学生更认同课后设置思考题及其分析(83.3%比52.6%),同时更认同配置课前知识点测试和课后知识点巩固练习题(83.3%比55.3%)。总体来说,学生认为线上和线下教学各有优劣势,线上教学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教学最重要的原因是其无法提供课堂沉浸式体验,63.64%的同学建议推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结论: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检验专业学生应提供课后思考题等强化学习内容;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可能需设置检验与临床的密切联系的学习内容,更侧重于临床的应用解释。
- 蔡晓红姜晓星戴健敏陈宁傅启华王学锋戴菁
- 关键词:线上教学
- 小鼠和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中部分分化的白血病细胞的去分化现象
- 本研究论文以hMRP8-hPML-RARa转基因小鼠作为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的模型,之前工作组的研究已经鉴定出在APL转基因小鼠模型中存在一群具有很...
- 戴健敏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
- 文献传递
- 实验诊断学在线课程的建立和实践被引量:3
- 2022年
- 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临床检验学紧密相关,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学科。实验诊断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运用实验室检测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其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侧重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的课程[1]。
- 徐子真李擎天刘湘帆李莉李惠王也飞吴洁敏陈宁梁璆荔陈松立戴健敏宋珍丁磊
-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在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