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琪
- 作品数:92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郑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江苏省卫生厅指导性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因转染猪皮在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基因转染猪皮在早期应用于深Ⅱ度、Ⅲ度烧伤切削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深Ⅱ度和Ⅲ度烧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基因转染猪皮治疗组(试验组)15例,戊二醛猪皮生物敷料治疗组(对照组)15例。两组均于伤后48h行深度创面切削痂,去除坏死组织,创面分别覆盖基因转染猪皮和戊二醛猪皮生物敷料。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后色素瘢痕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伤后1d、3d、7d创面疼痛、肿胀程度减轻,烧伤创面的局部微循环明显改善,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次和9次)。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5.32±2.13)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0.12±3.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发生感染,未发现全身不良反应及局部排斥反应。两组均未出现瘢痕,但试验组(2例)色素改变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10例)。结论基因转染猪皮治疗烧伤创面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减轻创面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创面覆盖物。
- 黄伟琪赵耀华邓海涛徐丽红沈耀明袁东亮
- 关键词:生物敷料烧伤皮肤移植基因转染猪皮
- 外踝上瘢痕穿支皮瓣在软组织缺损修复应用中的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外踝上瘢痕穿支皮瓣在软组织缺损修复应用中的意义。方法对12例外踝及外踝上下软组织缺损伴深部组织外露创面应用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创面。其中6例患者小腿外侧中下部有过皮肤烧伤或外伤创面非手术治疗愈合病史,该区有明显较平瘢痕。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术中顺利分离血管和皮瓣旋转修复创面,但6例小腿外侧中下部有瘢痕病例第2日开始出现皮瓣淤血,及时行皮瓣切开,改善微循环,但只有2例皮瓣淤血改善最终存活,4例皮瓣未存活,改使用其他方法修复创面。结论应用瘢痕穿支皮瓣修复创面存活率不高,应相当谨慎。
- 吴晓勇徐丽红黄伟琪
- 关键词:瘢痕穿支皮瓣创面
- 中国家猪保留变性真皮自体皮移植的实验研究
- 目的:试图从烧伤创面的细菌量与植皮成活率的关系和比较保留不同变性真皮的厚度与植皮成活率有无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中国家猪7头,在每头猪脊柱一侧与脊柱平行旁开2cm用直径5.5cm、厚度2cm、温度为1...
- 赵耀华杨惠光邓海涛袁东亮徐丽红黄伟琪沈耀明
- 关键词:烧伤变性真皮自体皮移植细菌
- 弹性支具在小儿手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小儿手部深度烧伤后功能康复的新方法。方法:创面愈合后早期被动锻炼时主要由家长对患指各关节囊实施牵拉、捻转、背伸屈曲运动,间歇期佩戴个性化的弹性支具。结果:伤后6个月~1年随访14例23只手功能良好,3例6只手外观基本正常,功能较好,指关节无明显功能限制;2例3只手外观及功能欠佳,功能障碍者4例5只手。结论:尽早进行手部功能锻炼,间歇期应用手部弹性支具配合抗瘢痕药物等措施,可减轻瘢痕挛缩畸形,使小儿手部深度烧伤后手部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 赵耀华景福琴邓海涛吴晓勇沈耀明徐丽红黄伟琪马玉梅
- 关键词:烧伤小儿
- 热压伤并胸腹壁缺损创面临床治疗思考
- 赵耀华徐丽红袁东亮熊伟黄伟琪
- 罕见大范围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早期妊娠一例
- 2013年
- 患者女,26岁,已婚,2012年6月10日因交通事故致伤,躯干部、右大腿广泛皮肤软组织撕脱,腹部磨损严重,小肠外露,大量失血,伤后1h急送入笔者单位急诊室。查体:血压84/60mmHg(1mmHg=0.133kPa),面色苍白,意识模糊,呼吸急促。专科情况:腹部见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伤,伤口呈反"S"形,上至左侧肋弓下,向左沿腋中线,经左侧髂前上棘内侧及腹股沟区转向右侧,直至右侧大阴唇,
- 黄伟琪赵耀华邓海涛徐丽红袁东亮沈耀明
-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缺损早期妊娠交通事故大量失血面色苍白呼吸急促
- 保守削痂自体皮移植的临床观察
- 目的 探讨烧伤变性真皮被保留的时机选择和干预措施。 方法 采取同体对照方法将26例患者烧伤后1~3d位于四肢部位创面,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止血带下按传统方法用滚轴刀削除创面坏死组织至浅筋膜层或深筋膜层。观察组在无...
- 赵耀华杨惠光邓海涛徐丽红邹大中沈耀明黄伟琪袁东亮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植皮创面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植皮创面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特殊部位大张中厚皮植皮区或受床不良而有深部组织裸露的植皮区,负压值控制在-300^-600mm Hg,持续负压吸引7~10天,观察皮片存活情况。结果植皮区经VSD治疗后,受床不良的深部裸露组织得以净化和保护,避免了因裸露感染而加深,大张皮移植后无皮下积血坏死情况发生,与传统加压包扎结果类似。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感染性、尤其特殊部位植皮手术应用中疗效可靠,可供选择。
- 徐丽红魏莹赵耀华邓海涛黄伟琪沈耀明袁东亮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植皮创面感染性创面
- 臭氧水冲洗在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臭氧水冲洗在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以寻求感染创面治疗的新方法,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烧伤整形科126例不同病种感染创面的住院患者,应用现配的2 mg/L臭氧水经清创喷头直接冲洗创面,冲洗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天分别行创面细菌培养,计算创面细菌阳性率、不同细菌检出率、测定创面细菌含量;冲洗治疗前、治疗后第4天分别检测白细胞计数,测定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冲洗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天应用五点口述分级评分法(VRS-5)对创面疼痛进行评分。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创面细菌阳性率由冲洗前的98.7%降为冲洗治疗后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0,P<0.05);冲洗治疗前和冲洗治疗后第4天,不同菌种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冲洗治疗后第4天,白细胞计数、CRP、PCT及IL-6分别为(1.0±2.1)×10~9、(5.1±0.5)mg/L、(6.3±0.6)ng/mL、(6.9±1.2)pg/mL,均明显低于冲洗治疗前(2.3±0.7)×10~9、(19.0±0.3)mg/L、(13.4±0.5)ng/mL、(48.3±5.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5、2.79、2.74、2.70,P值均小于0.05);冲洗治疗前疼痛评分为(2.10±0.03)分,与臭氧冲洗后第4天评分(2.20±0.4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P>0.05)。结论现配现用臭氧水冲洗感染创面具有明显的减轻创面感染作用。
- 赵耀华熊伟袁东亮邓海涛徐丽红黄伟琪
- 关键词:臭氧细菌清创术创面
- 340、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烧伤创面处理中的应用
- 赵耀华徐丽红邓海涛黄伟琪袁东亮沈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