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红
- 作品数:59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磨痂+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磨痂+负压封闭引流(VSD)早期覆盖深Ⅱ度烧伤创面试图改善创面的愈合质量。方法:6例病人,依照部位相对称,深度基本相同,面积相近的同体对照原则,将每1例患者分为早期磨痂+负压封闭引流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普通钢丝...
- 黄伟琪赵耀华徐丽红邓海涛沈耀明袁东亮
- 文献传递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电损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探索电损伤创面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电损伤创面行急诊扩创减压,切痂创面应用维斯第负压引流护创材料(VSD),并以半透膜封闭术区,连接至中心负压装置持续吸引,调节负压范围300-500mmHg,持续封闭负压吸引7-...
- 赵耀华邓海涛徐丽红沈耀明黄伟琪魏莹夏成德田社民
- 关键词:电损伤创面治疗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 接触六氟化硫烧伤一例
- 本文报告了1例工作中接触六氟化硫后渐感手部灼痛,并进行性加重青年患者,入院时呈痛苦貌,右手背肿胀,未见明显水泡,右手中指食指背呈片状苍白区域,触痛强阳性。无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胃肠道反应等。入院诊断:不明化学物烧伤。创...
- 邓海涛赵耀华徐丽红沈耀明
- 关键词:六氟化硫
- 头面部皮肤撕脱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早期漏诊3例
- 2025年
- 患者1,女,49岁,工作中因机器滚轮致头皮外伤伴疼痛出血2 h入院。查体:体温:36.2℃,心率: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50 mmHg。头面部皮肤软组织撕脱范围33 cm×43 cm,颅骨外露面积13 cm×26 cm,左颌面部深筋膜层撕脱至左下颌缘,探查发现左侧面动脉断裂活动性出血,深部积存大量血凝块(图1A、B)。
- 赵耀华赵丽琴吴晓勇黄伟琪徐丽红
- 关键词:头面部皮肤动脉断裂左下颌颅骨外露面神经损伤
- 臭氧水冲洗在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 赵耀华熊伟袁东亮邓海涛徐丽红黄伟琪
- VSD技术联用表皮生长因子对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对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创面清洗完成后,采用VSD装置对创面进行封闭,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采用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和炎症应激反应情况。结果:治疗5d后,两组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炎症指标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肾素(R)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10d、15d后两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愈合例数及感染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VSD技术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溶液能促进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炎症应激反应。
- 徐丽红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表皮生长因子深度烧伤应激反应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全手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 探索全手深度烧伤的修复方法,防止末端指节因干燥、感染坏死,尽量恢复手功能.方法 手部深度烧伤后行急诊切痂手术,即时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持续负压封闭吸引7~10d,负压范围300 ~400 mmHg.一周后再度观察...
- 赵耀华徐丽红邓海涛沈耀明黄伟琪袁东亮魏莹夏成德牛希华
- 中国家猪保留变性真皮自体皮移植的实验研究
- 目的:试图从烧伤创面的细菌量与植皮成活率的关系和比较保留不同变性真皮的厚度与植皮成活率有无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中国家猪7头,在每头猪脊柱一侧与脊柱平行旁开2cm用直径5.5cm、厚度2cm、温度为1...
- 赵耀华杨惠光邓海涛袁东亮徐丽红黄伟琪沈耀明
- 关键词:烧伤变性真皮自体皮移植细菌
- 接触六氟化硫烧伤一例
- 目的 了解六氟化硫烧伤的治疗. 方法 患者男,46岁.右手戴棉线手套在充满六氟化硫的容器中工作约10 min,后渐感右手灼痛,并进行性加重,当时曾用自来水冲洗创面约2 min.入院时检查:患者呈痛苦面容,右手背肿胀,未见...
- 邓海涛赵耀华徐丽红沈耀明
- 热压伤并胸腹壁缺损创面临床治疗思考
- 赵耀华徐丽红袁东亮熊伟黄伟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