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丽红

作品数:38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郑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江苏省卫生厅指导性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引流
  • 11篇负压
  • 10篇封闭引流
  • 10篇负压封闭
  • 10篇负压封闭引流
  • 8篇软组织
  • 8篇烧伤
  • 8篇缺损
  • 8篇创面
  • 7篇引流技术
  • 7篇负压封闭引流...
  • 6篇软组织缺损
  • 6篇组织缺损
  • 5篇皮瓣
  • 4篇压伤
  • 4篇引流治疗
  • 4篇手部
  • 4篇热压伤
  • 4篇疗效
  • 3篇愈合

机构

  • 22篇江阴市人民医...
  • 14篇东南大学
  • 7篇郑州市第一人...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6篇徐丽红
  • 28篇黄伟琪
  • 25篇邓海涛
  • 23篇赵耀华
  • 21篇沈耀明
  • 15篇袁东亮
  • 14篇吴晓勇
  • 6篇魏莹
  • 5篇李斌
  • 4篇杨惠光
  • 3篇王健
  • 3篇方勇
  • 2篇陈一松
  • 2篇熊伟
  • 1篇冯予红
  • 1篇苏卫国
  • 1篇景福琴
  • 1篇邹大中
  • 1篇马玉梅
  • 1篇牛希华

传媒

  • 9篇中华烧伤杂志
  • 5篇职业与健康
  • 4篇江苏医药
  • 4篇中华损伤与修...
  • 3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压封闭引流加植皮治疗深度褥疮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SD)加植皮治疗深度褥疮的疗效。方法将8例病例清创术后在创面覆盖VSD系统,待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二期植皮,与常规换药治疗创面,在创面上皮化时间和肉芽生长的速度上比较。结果VSD伤口再上皮化时间和肉芽生长的速度明显快于以往常规换药的患者。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加植皮治疗深度褥疮有明显的优势。
徐丽红吴晓勇黄伟琪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褥疮植皮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手部热压伤八例被引量:9
2010年
手部热压伤是由热力和机械力所致的复合伤,具有组织损伤重、功能恢复差、疗程长、截指率高等特点。2008年10月-2009年5月,笔者单位对8例手部热压伤患者施行急诊切痂后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赵耀华魏莹邓海涛牛希华徐丽红沈耀明黄伟琪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手部热压伤引流治疗复合伤
糖尿病创面愈合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创面愈合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关系。方法70只C57BL/6小鼠分为野生小鼠组(对照组,n=35)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n=35)。腹腔麻醉后在背部中线两侧各制作0.8cm×0.8cm创面。创面动态摄像并于相应时间段取标本,观察创面组织愈合情况,同时计算创面愈合率;ELISA法测定创面GM-CSF表达,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创面免疫细胞数目。结果创面形成后第3天起,DM组小鼠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以创面形成后7d内变化最为明显;创面形成后第1天,两组小鼠创面GM-CSF表达均明显增高;创面形成后第1天和第3天,对照组小鼠创面GM-CSF表达显著高于DM组。2组动物在伤后第5天,T淋巴细胞均达到峰值,DM组显著低于对照组,7~14天DM组稍高于对照组。结论GM-CSF的低表达则可能与创面愈合早期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有关。
李斌吴晓勇徐丽红黄伟琪王健邓海涛沈耀明方勇
关键词:糖尿病创面愈合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头皮撕脱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头皮撕脱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撕脱头皮制备成中厚皮片原位回植覆盖头部创面,颅骨外露者予颅骨皮质密集钻孔至板障渗血,在移植皮片上放置VSD敷料并持续负压封闭引流,10~12d后去除VSD敷料,以后每隔2d换药至创面痊愈。结果 5例移植中厚皮片全部成活,3例成活90%左右,后期植刃厚皮片后愈合。住院周期20~60d,随诊8~14个月均无头发再生,佩戴假发,外观自然。结论头皮撕脱伤患者在确认无吻合血管头皮再植条件时,将撕脱头皮制备成中厚皮片,配合VSD是治疗头皮撕脱伤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邓海涛赵耀华魏莹徐丽红沈耀明袁东亮黄伟琪
关键词:头皮皮肤移植引流术
中国家猪深Ⅱ度烧伤削痂创面保留变性真皮与自体皮移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研究烧伤创面的细菌量与植皮成活率的关系,比较保留不同变性真皮的厚度与植皮成活率有无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中国家猪7头,在每头猪脊柱一侧用直径5.5cm、厚度2cm、温度为100℃钢板作用10s,造成7个深Ⅱ度烧伤创面,分别于烧伤后24、48、72、96、120、144、168h各时相点取材,1h内进行菌种鉴定和细菌定量分析。每处创面标本切取完毕,用辊轴取皮刀削除该创面痂皮至健康组织层行自体皮移植(电动刀取皮厚度0.25mm,)妥善包扎,单笼饲养。于术后7d计算90%植皮成活率。用同样烧伤模具,在每头猪脊柱的另侧制成4个深Ⅱ度烧伤创面,将28处创面按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7个区组,每区组4处创面。电动取皮刀定量保留烧伤皮肤厚度分别为0.83mm、0.70mm、0.38mm、0.14mm,用手术刀垂直创面无序划"#"至创面渗血,每个创面移植0.25mm厚自体皮,无菌纱布、自黏弹性绷带包扎,单笼饲养,术后7d计算植皮成活率。结果烧伤后72h内创面菌量≥105cfu/g为4.8%(1/49),以单一细菌为主,植皮成活率>90%占71.40%。超过72h,创面细菌量≥105cfu/g为67.9%以两种或三种细菌为主,植皮存活率>90%占32.1%。保留不同厚度的变性真皮,植皮成活率不同,P<0.001,真皮厚度为0.14mm时,植皮成活率最高,其次为0.38mm。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于伤后3d内削痂为宜,削痂后保留变性真皮的厚度为0.1mm左右时植皮成活率较高。
赵耀华杨惠光邓海涛袁东亮徐丽红黄伟琪沈耀明
关键词:烧伤真皮细菌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植皮创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植皮创面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特殊部位大张中厚皮植皮区或受床不良而有深部组织裸露的植皮区,负压值控制在-300^-600mm Hg,持续负压吸引7~10天,观察皮片存活情况。结果植皮区经VSD治疗后,受床不良的深部裸露组织得以净化和保护,避免了因裸露感染而加深,大张皮移植后无皮下积血坏死情况发生,与传统加压包扎结果类似。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感染性、尤其特殊部位植皮手术应用中疗效可靠,可供选择。
徐丽红魏莹赵耀华邓海涛黄伟琪沈耀明袁东亮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植皮创面感染性创面
带蒂胸脐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电击伤及热压伤伤面的疗效
2009年
目的探讨胸脐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电击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对8例手和前臂电击伤热压伤创面行带蒂胸脐皮瓣修复,皮瓣面积从14 cm×8 cm~25 cm×12 cm,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色泽、弹性,有无座痕挛缩导致的功能障碍及供瓣区愈合情况。结果8例皮瓣完全成活,术后18 d断蒂,术后随访12~26个月,所有患者均对前臂、手部功能和外形表示满意,但供区瘢痕较明显。结论带蒂胸脐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电击伤及热压伤创面具有操作简单、供区隐蔽、风险小、疗效好的优点。
黄伟琪吴晓勇徐丽红
关键词:胸脐皮瓣电击伤热压伤手部前臂
保守削痂自体皮移植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对深Ⅱ度烧伤创面进行保守削痂自体刃厚皮移植术,能尽量保留真皮厚度,减轻瘢痕挛缩程度,改善创面外观及功能。2007年11月-2009年1月,笔者单位采用保守削痂+自体皮移植术修复Ⅱ~Ⅲ度创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赵耀华杨惠光邓海涛徐丽红邹大中沈耀明黄伟琪袁东亮
关键词:疗效
电瓶车电解液泄漏烧伤七例被引量:1
2010年
1临床资料 2008年4月—2009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电瓶车电解液泄漏烧伤患者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24.5±0.3)岁。受伤部似:小腿5例,小腿并足部2例。烧伤总面积为(1.5±0.4)%TBSA,深Ⅱ~Ⅳ度。创面有不同程度皮肤裂口,受伤局部均有挤压伤和酸烧伤特点。
葛敏娟赵耀华徐丽红邓海涛沈耀明黄伟琪
关键词:烧伤患者TBSA皮肤裂口酸烧伤
腹部热压伤致上消化道梗阻一例
2009年
患者男,21岁,因衣服被旋转铜管(约60℃)缠绞约5min致腹部热压伤。伤后即送人笔者单位。体温37.3℃、脉搏8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5/84mmHg(1mmHg=0.133kPa)。创面分布于脐周、左季肋部,总面积约5%,其中深Ⅱ度3%、Ⅲ度2%TBSA。腹壁肿胀明显,左季肋部有5cm×3cm的皮肤缺损伴出血,腹软,
赵耀华黄伟琪沈耀明徐丽红邓海涛
关键词:上消化道梗阻热压伤腹部左季肋部TBSA皮肤缺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