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英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骨折
  • 1篇低度
  • 1篇低度恶性
  • 1篇断裂伤
  • 1篇因素及控制
  • 1篇真皮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推拿
  • 1篇肉瘤
  • 1篇入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综合治疗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病
  • 1篇术后病理
  • 1篇术后病理诊断
  • 1篇术后复发
  • 1篇术后复发率

机构

  • 8篇吉林油田总医...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作者

  • 8篇张英伟
  • 4篇王雪梅
  • 4篇李玉祥
  • 2篇王大伟
  • 2篇王巍
  • 2篇刘永
  • 1篇张雪冰
  • 1篇姜丽民
  • 1篇刘飙
  • 1篇王博
  • 1篇王淑英
  • 1篇殷国超
  • 1篇张亚文
  • 1篇郭蔚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改良Stoppa入路的内固定术与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改良Stoppa入路的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骨盆前环骨折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为外固定架组,40例患者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治疗为内固定组。比较两组骨折复位质量、临床疗效、手术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内固定组平均手术切口长度较外固定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外固定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骨折复位满意率为100.0%,显著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较外固定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的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与外固定架比较创伤较大,但骨折复位质量更好,临床疗效更佳。
李玉祥刘永张英伟
关键词: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外固定架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误诊6例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berans,DF-SP)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真皮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肉瘤,临床上较少见,国内统计约占软组织肉瘤的5.5%。生长缓慢,易向周围组织浸润,术后复发率高。其组织学来源尚不明确。回顾总结了自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15例术后病理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病例,术前6例误诊,误诊率达40%,现总结如下。
李玉祥刘永张雪冰张英伟王大伟刘飙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误诊术后病理诊断术后复发率低度恶性皮肤真皮
单纯放化疗治疗与手术综合治疗老年脊柱转移瘤的疗效被引量:2
2013年
脊柱转移瘤多发生于椎体及附件,且多数伴有中重度疼痛,使得患者的食欲、休息及活动等受到影响。我们对90例老年脊柱转移瘤患者分别予以单纯放化疗治疗和手术综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张英伟王雪梅郭蔚
关键词:外科手术老年人脊柱转移瘤
PFNA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8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髓内钉(PFNA)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4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实施PFNA治疗。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行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行走时间分别为(61.8±14.6)分、(129.6±49.5)ml、(7.0±0.9)周,均少于对照组的(88.5±20.3)分、(383.6±79.4)ml、(9.0±1.0)周(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9.5±2.1)周、(10.1±2.3)周,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5.0%vs 80.0%)(P<0.05)。结论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快速康复。
王博殷国超王巍李玉祥张英伟
关键词:PFNA
探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刺推拿综合方案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随机分为单纯推拿治疗组、单纯针刺治疗组和针刺推拿治疗组3组,每组患者24例。其中针推组采用针刺风池、百会、颈夹脊4~7穴及颈项推拿治疗;推拿组、针刺组分别采用单独疗法进行治疗;同时对3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针推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针刺组患者的83.3%和推拿组患者的8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推拿与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较为有效的促使了临床疗效的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张英伟王雪梅姜丽民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针刺推拿
腘动脉完全性断裂伤8天一例报告
2005年
王大伟何英敏李玉祥张英伟王巍
关键词:动脉断裂伤
肿瘤科护士护理终末期患者的态度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3年
终末期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护理需求。护士在对其进行护理时,不仅需进行常规的病情等基础护理,还需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能更好的面对死亡、接受死亡[1]。我们通过对20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探讨其对终末期肿瘤患者护理的态度及影响因素。一、资料与方法采取抽样与立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吉林油田总医院肿瘤科2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均为女性,均护理过终末期肿瘤患者,均取得护士资格证。
王雪梅张英伟王淑英
关键词:肿瘤科护士影响因素
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在影响静脉采集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集的1328份及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间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后的1500份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比较实施控制措施前后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措施前,1328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40份(3.01%);实施措施后,1500份血液标本中有10例(0.67%)不合格血液标本,实施措放前后不合格血液标本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析静脉采血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对防范对策,保证送检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大意义。
王雪梅张英伟张亚文
关键词:静脉采血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