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艳文

作品数:18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流感
  • 8篇病毒
  • 6篇病原学
  • 5篇流感病毒
  • 4篇疫苗
  • 4篇病原学监测
  • 3篇流行性
  • 2篇疫苗株
  • 2篇流行性感冒
  • 2篇结核
  • 2篇抗体
  • 2篇基因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迟缓性麻...
  • 2篇脊灰
  • 2篇脊髓灰质炎
  • 2篇分离株
  • 2篇感冒
  • 2篇病毒分离
  • 2篇迟缓性

机构

  • 17篇江西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南昌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7篇曾艳文
  • 12篇熊英
  • 10篇邹明霞
  • 8篇施勇
  • 7篇周珺
  • 7篇龚甜
  • 6篇刘丽萍
  • 6篇方晓艳
  • 5篇谢昀
  • 4篇王飞霞
  • 2篇肖芳
  • 2篇彭广萍
  • 2篇刘师文
  • 2篇赵竟男
  • 1篇范奕
  • 1篇付军
  • 1篇何旺瑞
  • 1篇周顺德
  • 1篇彭小梅
  • 1篇马雪兰

传媒

  • 6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部分地区303株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选取2008年-2009年间由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江西省部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通过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了解南昌市结核分枝杆菌流行菌株基因分型情况。方法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常规培养,收集菌体,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对15个VNTR位点进行检测分析,基因聚类分析采用BioNumeics软件。结果经聚类分析,303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4个基因群(I群、Ⅱ群、Ⅲ群、Ⅳ群)119个基因型。聚类分析得知,Ⅰ群占86.47%,可分成91个基因型;Ⅱ群占3.96%,可分成6个基因型;Ⅲ群占4.95%,可分成11个基因型;Ⅳ群占4.62%,可分成11个基因型。结论江西部分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存在基因多态性,其主要流行型为Ⅰ型。
赵竟男余琴曾艳文付军赵秀芹万康林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
2004-2007年江西省流行性感冒监测哨点医院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对2004-2007年江西省流行性感冒(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探索流感流行的规律。方法采集国家级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患者的鼻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用常量红细胞凝集抑制法(HI)鉴定病毒。结果2004-2007年共采集标本456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576株,分离率12.62%。其中A型H1N1亚型118株,占阳性株的20.49%,H3N2亚型238株,占阳性株的41.32%;B型V ictoria系108株,占18.75%,B型Yamagata系114株,占19.79%。结论2004-2007年江西省有A型H1N1亚型、H3N2亚型和B型V ictoria系、Yamagata系流感病毒流行,H3N2亚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流行优势株。
邹明霞谢昀熊英曾艳文范奕
关键词:流感病毒
2004~2006年江西省流感病毒分离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对2004~2006年江西省流感病毒分离情况分析,以对流感的流行进行预测预报。方法:采集监测医院和疑似流感疫情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2004~2006年采集咽拭子标本3321份,分离到流感病毒529株,其中H1N1亚型152株,H3N2亚型196株,B型181株;2005年和2006年流感病毒分离率均显著高于2004年(P〈0.001);H1N1亚型构成比从0逐年上升;H3N2亚型构成比逐年显著性降低(P〈0.001),由优势株变成弱势株;B型由2004年和2005年流行的BY系变为以BV系为主,并在2006年成为优势株;3~4月份、6~7月份为我省流感病毒的活动高峰期,10~11月为低谷期;0-年龄组病毒分离率与60-年龄组病毒分离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低于其它各年龄组;省级监测医院的总病毒分离率显著高于市级医院的总病毒分离率。结论:2004年江西省流感流行平稳,而2005年和2006年流感病毒活动较活跃;流行优势毒株由H3N2亚型转变为BV型。加强3~4月份及6~7月份流感疫情的监测,加强对市级医院采样的指导。
熊英邹明霞谢昀王飞霞方晓艳曾艳文
关键词: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
2004年江西省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对2004年江西省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便对流感的流行进行预测预报。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鼻咽拭子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 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采集咽拭子标本551份,分离到流感病毒65株,其中H3N253株,B型12株。结论:江西省2004年同时有H3N2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流行优势毒株为H3N2亚型。
熊英邹明霞谢昀王飞霞刘丽萍曾艳文方晓艳
关键词:流感病原学监测
一起急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分析
2009年
曾艳文陈玉红刘雪莲
关键词:食物中毒
南昌市2010年初不同人群肠道病毒71型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2010年初江西省南昌市人群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71,HEV71)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在人群中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江西省甲型H1N1流感感染状况快速血清学调查的1144份血清标本,采用中和试验检测血清HEV71中和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为74.74%(855/1144),2岁~组儿童抗体阳性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阳性率升高,3岁以下儿童中和抗体阳性率仅为52.01%;HEV71中和抗体阳性标本的几何平均滴度为1︰22.34,以0岁~组GMT最低,3岁~组达到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不同月龄婴儿H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0~月龄最高,之后逐月下降,至4~月龄组阳性率最低,之后开始升高,EV71阳性标本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0~月龄组GMT与1~月龄组基本持平,之后逐月下降,5~月龄组最低,6~月龄组急剧升高;在HEV71中和抗体阳性人群中,各年龄组中中和抗体滴度1︰8~1︰32构成比均为显著高于其他滴度组构成比(P﹤0.05),滴度≥1︰256的标本从6~月龄组开始,各年龄组均有出现。结论南昌市人群HEV71中和抗体水平较高,各年龄组人群近期均有感染,3岁以下儿童是HEV71感染引起HFMD流行的最易感人群,学龄前儿童是HFMD流行防控的重点,成人也应预防HEV71的感染;胎儿具有母传抗体,但抗体水平降低较快。
熊英龚甜施勇周珺刘丽萍曾艳文刘师文肖芳
关键词:人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江西省2004~2007年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株AFP病例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AFP病例监测脊灰疫苗相关株的状况,分析江西省近年人群中脊灰病毒变化趋势。[方法]对江西省2004~2007年分离出脊灰疫苗相关株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1)Ⅲ型分离率和构成比从2006年开始显著上升,而且,Ⅲ型发生变异最多,变异核甘酸数也最多。(2)疫苗相关株的58例AFP病例中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的儿童占51.7%。(3)脊灰病毒分离率与采集标本时的服苗时间有关。[结论]对脊灰病毒在人群中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以预测VDPVs的发生和流行,可为提前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消灭脊灰进程中,尽早实现使用脊灰灭活疫苗、直至停止使用脊灰疫苗很有必要。
刘丽萍张洪荣方晓艳龚甜曾艳文
南昌市2005—2006年部分人群血清流感抗体水平检测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南昌市部分人群血清流感抗体水平,为流感的预防和了解病毒变异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分别于2005年9~10月和2006年4~5月采集南昌市正常人群血清281份,应用近二年江西省CDC分离出的流感毒株,以微量半加敏血凝抑制方法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在流感病毒流行高峰期前后,南昌市一般人群血清流感H3N2亚型抗体阳性率为最高,9~10月为69.57%;4—5月为68.67%。H1N1亚型抗体阳性率和B型抗体阳性率有升高的趋势,H1N1亚型从44.35%上升为61.44%;B(维多利亚系)从39.13%上升为44.58%;B(巴拿马系)从46.96%上升为50.00%。结论:南昌市一般人群中H3N2亚型抗体阳性率为最高,今后需密切关注流感病毒抗原可能会发生的变异,加强流感病原学和正常人群抗体水平监测。
邹明霞熊英曾艳文施勇方晓艳彭广萍
关键词:流感病毒抗体
2004~2006年江西省甲3亚型流感疫苗预防效果的基因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2004—2006年分离的甲3亚型流感病毒株HA1基因变异特征,分析WHO甲3亚型疫苗推荐株对江西省甲3亚型流感的预防效果。[方法j采集监测医院和疑似流感疫情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H3型流感病毒进行核酸提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HA1基因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5.0、BioEdit(Version5.0)、Mage生物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推导出氧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21株甲3亚型流感病毒HA1区域核苷酸序列长度均为960bp.未发现核苷酸的丢失和插入,平均点突变率为1.09%。2004年甲3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与当年WHO疫苗推荐株HA1区相比较.不同毒株氨基酸的同源性是97.8%-98.8%,抗原决定篱区的氧基酸变异数平均为3.17个,但有毒株已出现在2个抗原决定簇区4个氨基酸替换。2005年甲3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与当年疫苗推荐株HA1区相比较,不同毒株氨基酸的同源性是98.4%~99.1%.抗原决定簇区的氨基酸变异数平均为2.0个。2006年甲3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与当年疫苗推荐株的HA1区相比较,不同毒株氡基酸的同源性是98.1%~98.4%.在2个抗原决定簇区的氨基酸变异数平均为5.71个。f结论1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根据WHO推荐疫苗株生产的疫苗,对我省2004年度的甲3亚型流感总体上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毒株的变异在增强;对2005年度的甲3亚型漉感上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对2006年度的甲3亚型流感预防效果不够理想。
邹明霞熊英龚甜施勇周珺曾艳文
关键词:分离株疫苗株
2007年江西省甲3亚型流感毒株HA1基因特性的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2007年分离的甲3亚型流感病毒株HA1基因变异特征,分析WHO2007~2008年甲3亚型疫苗推荐株对江西省甲3亚型流感的预防效果。方法采集监测医院和疑似流感疫情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H3型流感病毒进行核酸提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HA1基因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用DNAStar5.0、BioEdit(Version5.0)、Mage生物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推导出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所选取的8株甲3亚型流感病毒HA1区域核苷酸序列长度均为960bp,未发现核苷酸的丢失和插入,平均点突变率为1.13%。2007年甲3亚型流感病毒分离株与2007~2008年WHO疫苗推荐株HA1区相比较,不同毒株氨基酸的同源性是97.8%~98.4%,在2个抗原决定簇区的氨基酸变异数平均为3.25个,但有毒株已出现在2个抗原决定簇区4个氨基酸替换。结论2007年根据WHO2007~2008年推荐疫苗株生产的疫苗对我省的甲3亚型流感预防效果不够理想。
周珺邹明霞熊英龚甜曾艳文施勇
关键词:分离株疫苗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