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前辉

作品数:20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耐药
  • 5篇耐药性
  • 4篇球菌
  • 4篇卒中
  • 4篇基因
  • 4篇病原
  • 4篇病原菌
  • 3篇毒力
  • 3篇血性
  • 3篇葡萄球菌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耐药性变迁
  • 3篇脑卒中
  • 3篇反应蛋白
  • 3篇杆菌
  • 3篇不动杆菌
  • 2篇蛋白
  • 2篇毒力基因
  • 2篇血浆

机构

  • 19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李前辉
  • 11篇唐朝贵
  • 6篇姜玉章
  • 5篇林涛
  • 5篇郑绍同
  • 5篇张小云
  • 4篇王兵
  • 3篇林涛
  • 3篇沈冲
  • 3篇付启云
  • 3篇陈滢
  • 3篇孙海平
  • 2篇陈金凤
  • 2篇王海茹
  • 1篇田向阳
  • 1篇王海如
  • 1篇王春新
  • 1篇张媛媛
  • 1篇孙卫国
  • 1篇孙虹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2014`中...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培养报阳时间对于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血培养报阳时间(TTP)对于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盱眙县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成人血培养阳性瓶的TTP,分别按照需氧瓶、厌氧瓶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分组,进行组内总体菌种TTP的统计学比较及组内两两菌种的TTP比较。结果:需氧瓶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的TTP10.32(7.68,13.44)h小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TTP15.84(12.18,20.5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厌氧瓶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其他肠杆菌细菌的TTP分别为9.84(7.20,13.20)h、11.00(8.04,15.72)h、10.80(7.44,18.96)h,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氧瓶检出的革兰阳性球菌的TTP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76(4.56,16.32)h小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22.44(19.38,28.38)h,金黄色葡萄球菌11.76(4.56,16.32)h小于微球菌属(48.05±30.57)h,链球菌属(14.60±4.54)h小于微球菌属(48.05±30.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厌氧瓶检出的革兰阳性球菌的TTP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3.44(9.12,18.36)h小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26.16(20.16,37.2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培养阳性瓶的TTP结合血涂片革兰染色形态结果对初步判定血培养检出菌的种类具有辅助意义。
陈平李前辉谢军孙国壮
关键词:血流感染病原菌检测
93例女性生殖道感染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明确93例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菌种分布及药敏。方法:收集93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分泌物,采用Sabouraud琼脂培养基进行菌落培养,血清芽管试验及CHROMagar显色培养基进行菌株的筛选,DL-96 FUNGUS念珠菌鉴定系统进行念珠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菌种构成分布依次为白念珠菌81株(87.10%),光滑念珠菌8株(8.60%),都柏林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各1株(1.08%)。白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为100.00%,其它依次为伏立康唑(93.83%)、氟康唑(85.19%)和伊曲康唑(62.96%)。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为100.00%,其它依次为伏立康唑(87.50%)、氟康唑(62.50%)和伊曲康唑(25.00%)。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念珠菌主要菌种是白念珠菌,敏感率最高的药物为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
李前辉李鹤林涛唐朝贵姜玉章江明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念珠菌药物敏感试验
4年血液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2012年
[目的]了解某院4年血培养标本病原菌构成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门诊及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并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作统计分析。[结果]4年分离血培养阳性菌共633株,阳性率为633/6135(10.31%),其中革兰阴性菌240株,年均检出率为37.91%,革兰阳性菌354株,年均检出率为55.92%,念珠菌39株,年均检出率为6.16%。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为检出病原菌前3位,年均检出率分别为18.17%、15.64%、17.22%,革兰阴性菌对AMP、TZP、CFP、ATM等抗生素2006年与2009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对P、CTX、LEV、DA、AZM等抗生素耐药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2006年与2009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敏感性最高分别为1.92%、0.68%。[结论]血液培养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为革兰阳性和阴性病原菌首位,耐药菌株逐年增加,应及时检测病原菌及耐药情况。
唐朝贵李前辉
关键词:血液培养病原菌耐药性抗生素
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超敏CRP(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5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9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PCR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CRP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rs876537、rs3093059、rs3091244),同时测定血浆hs-CRP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P基因多态性与血浆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1)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hs-CRP浓度和hs-CRP浓度增高(≥3.0mg/L)比例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5±3.5)mg/L比(2.0±2.3)mg/L,t=10.74,P〈0.05;43.1%比16.6%,t=23.45,P〈0.053。(2)缺血性脑卒中组比健康对照组具有更高水平的传统的血管危险因素,包括相对较高的血压值[(收缩压(145.3±22.1)比(134.9±19.5)mmHg,t=1t4.30,P〈0.05;舒张压(88.1±12.7)比(81.4±12.4),t=12.44,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2.7±0.9)比(2.3±0.7),t=9.72,P〈0.053,以及相对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1.2±0.3)比(1.4±0.3),t=-12.89,P〈0.053。(3)CRP基因rs876537和rs3093059与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hs-CRP浓度增高具有显著相关性。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因素后的rs3093059的加性模型、显性模型的OR(95%CI)分别为1.548(1.103~2.171),1.562(1.070~2.281),均P〈0.05。rs876537的加性模型和显性模型在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的OR(95%CI)分别为1.368(1.067~1.753),1.719(1.190-2.482),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健康人群具有更高水平的血浆hs-CRP浓度;CRP基因rs876537和rs3093059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s-CRP浓度增高(≥3.0mg/L)呈显著相关性。
姜玉章沈冲李前辉王海如王兵陈金凤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单核苷酸卒中
CRP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s-CRP水平的相关性
姜玉章沈冲李前辉王海如王兵陈金凤
关键词: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缺血性脑卒中
耐药鲍氏不动杆菌blaOXA基因与插入序列连锁检测及菌株亲缘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携带、blaOXA基因与插入序列连锁与菌株间的亲缘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8月ICU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25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经看家基因测序作BLAST比对确认菌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D类共34种β-内酰胺酶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2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6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再做ISaba1与blaOXA-2、blaOXA-23、blaOXA-66连锁检测,扩增有阳性条带者再进行DNA测序验证,测序结果用Chromas作BLAST比对,最后对57种耐药基因测得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5株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7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2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且阳性率非常高;插入序列与blaOXA基因的连锁检测中,检测到blaOXA-23与ISaba1连锁,但blaOXA-2、blaOXA-66与ISaba1未连锁;样本聚类分析发现,1~18号株为同一克隆,20~25号株亦为同一克隆,19号株为孤立株。结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携带的耐药基因导致本组菌对β-内酰胺酶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且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相对应,样本聚类分析提示1~18号株和20~25号株可能为医院感染菌株。
郑绍同付启云王春新李前辉张小云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耐药
1,3-β-D葡聚糖检测在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结果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一1M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的含量,并与真菌培养法相比较。结果 340例临床患者G试验检测结果在以﹤10 pg/ml为阴性、﹥20 pg/ml为阳性阈值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50%、90.4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51%、89.81%,244例临床患者G试验阳性时真菌培养阳性率为62.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34,P﹤0.00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检测结果明显优于真菌培养法,在IFI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是诊断IFI的可靠方法。
唐朝贵姜玉章孙海平李前辉郑绍同黄晓丽
毒力基因缺陷型大肠埃希菌O157:H7毒力和耐药分析
2024年
为了解引起人类疾病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的致病基因差别,文章在一名无其他基础疾病的腹痛、腹泻患者肛拭子中,通过细菌表型和核酸RT-PCR结合的鉴定方法,分离出一株毒力基因缺陷型大肠埃希菌O157∶H7,并对其毒力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文章用Taq Man Array探针微流控芯片技术进行RT-PCR核酸检测,并对患者实施排除其他胃肠道致病菌和腹泻相关病毒的检测。研究发现,从该患者肛拭子中检测并分离出的一株基因缺陷型大肠埃希菌O157∶H7仅携带eae毒力基因,不携带stx毒力基因,且菌株无耐药现象。然而,这种仅携带eae基因、不携带stx基因的基因缺陷型大肠埃希菌O157∶H7,仍可引起人体较为严重的腹痛、腹泻临床症状,虽然病程相对较短,无严重致死性并发症,治疗相对容易。
侯素娟房保国李前辉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多重PCR
某院42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医院42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医院2016年1-12月住院和门诊患者临床分离的42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428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多重耐药菌93株(21. 7%),秋冬季共255株(59. 6%),主要来源于痰和咽拭子(82. 2%)、分泌物(4. 7%)、尿液(3. 5%)等,分布科室主要为神经外科(15. 0%)、综合重症监护病房(14. 3%)、呼吸科(11. 2%)、神经内科(7. 9%)等;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最低(4. 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低于10%,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高(> 20%),对其余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为10%~20%。结论医院428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和咽拭子,以秋冬季感染多见,以神经外科、ICU和呼吸科分布为主,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及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减少多重耐药菌株。
陈云安华李前辉孙虹孙卫国郑绍同付启云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MALDI-TOF MS在血流感染快速鉴定病原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结合短时培养在快速鉴定血流感染病原菌中的应用。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微生物室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血培养报告阳性的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分类,并采用4h和6h短时培养法及MALDI-TOF MS技术快速鉴定感染病原菌并实时报送病区单元。结果4h短时培养革兰阴性菌共351株,339株(96.6%)细菌鉴定到种属,与24h鉴定结果相同,11株无鉴定结果,1株鉴定错误;6h短时培养革兰阳性菌共216株,212株(98.1%)鉴定到种属,与24h鉴定结果相同,3株无鉴定结果,1株鉴定错误。跟踪321株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反馈,287例(89.4%)给予临床关注,89例(27.7%)进行药物调整,238例(74.1%)临床疗效良好;跟踪183株革兰阳性菌的临床反馈,其中150例(82.0%)给予临床关注,49例(26.8%)进行药物调整,131例(71.6%)临床疗效良好。结论MALDI-TOF MS技术结合短时培养方法可有效提高血流感染病原菌鉴定准确率,改善血流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时机。
张小云李前辉林涛潘胜男刘万波唐朝贵
关键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血流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