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维

作品数:38 被引量:404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艾滋病
  • 12篇病毒
  • 7篇性行为
  • 7篇男男性行为
  • 7篇艾滋病流行
  • 7篇HIV/AI...
  • 6篇免疫缺陷
  • 6篇HIV感染
  • 5篇毒性肝炎
  • 5篇肝炎
  • 5篇丙型
  • 5篇丙型病毒性
  • 5篇丙型病毒性肝...
  • 5篇病毒性
  • 5篇病毒性肝炎
  • 4篇行为者
  • 4篇疫情
  • 4篇知晓
  • 4篇知晓率
  • 4篇缺陷综合征

机构

  • 38篇重庆市疾病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成都医学院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渝中区...
  • 2篇重庆市沙坪坝...
  • 2篇重庆市九龙坡...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血液中...
  • 1篇重庆市万州区...

作者

  • 38篇张维
  • 28篇吴国辉
  • 23篇周超
  • 17篇卢戎戎
  • 12篇欧阳琳
  • 8篇陈宗良
  • 6篇韩梅
  • 5篇丁贤彬
  • 3篇冯连贵
  • 3篇郭巍
  • 2篇郑建琼
  • 2篇向颖
  • 2篇李亚斐
  • 2篇张耀
  • 2篇周颖
  • 2篇杨书
  • 2篇许濒月
  • 2篇宿昆
  • 2篇徐静
  • 1篇凌华

传媒

  • 8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重庆市预防医...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市MSM的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行为特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12月选取重庆市点击率最高的一家MSM网站进行在线网络问卷调查,并采用分类滚雪球抽样方法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6%(126/1 649)调查对象承认HIV阳性,而网络调查对象较面对面调查对象肛交次数更多,最近一次发生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MSM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尤以网络调查对象高危行为更加普遍,MSM感染HIV的形势严峻,探讨有效的干预模式和推广干预措施已迫在眉睫。
张维吴国辉郑建琼
关键词:HIV问卷调查
重庆市部分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质量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医疗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病例报告现状,为提高该市丙肝病例报告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重庆市5个县(区)中选取9家医疗机构,对其2014年1季度丙肝病例相关数据质量进行核查。结果 437例实验室检出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者和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阳性者中,共报告102例,当年报告率为23.34%。报告的住院病例中,诊断分类正确36例,正确率为43.90%,病程分类正确30例,正确率36.59%。其中省级医院报告率低于区县级医院(χ~2=112.648,P=0.000),省级医院诊断分类和病程分类正确率高于区县级医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143、15.887,P=0.000)。结论目前该市医疗机构病例当年报告率、诊断分类正确率和病程分类正确率均较低,需加强对医护人员丙肝诊断报告标准的培训,加大丙肝防治知识科普宣传,提高丙肝病例报告数据质量。
卢戎戎张维黑发欣吴国辉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报告
2014年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监测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导出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2014年"HIV检测份数表"及报告病例相关历史卡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4年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共计筛查HIV抗体129067人次,确证阳性87例,阳性率0.067%。医院系统被动筛查样本量最多;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阳性率最高(5.263%),其次为检测咨询(VCT)(0.404%)。结论医疗机构被动检测人群为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2014年HIV检测的主要来源,术前及受血前检测、其他就诊者检测、检测咨询为发现HIV感染者主要途径。
吕娟肖虹邓鹏周超张维
关键词:少数民族艾滋病
重庆市315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重庆市病例报告数较多的7个区县中报告数较多的9家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对以上9家医院诊断的18岁及以上全部丙肝抗体阳性病例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一般特征、流行病学史、检测发现途径等情况,抽血检测其丙肝核酸情况。结果共调查符合条件的丙肝患者315例,以初中及以下(68.5%)、40~60岁年龄段(68.9%)人群为主。患者过去主要有医源性暴露史(69.5%)及高危行为史(33.1%)。通过各类医疗服务筛查发现的病例有174例(55.2%),就诊者主动要求检测仅有44例(14.0%)。297例(94.3%)丙肝核酸检测阳性。结论重庆市丙肝患者以40~60岁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为主,且患者主动检测意识较差,应加强动员检测工作,积极发现并动员患者“应治尽治”。
贺亚萍周超吴国辉张维蒋和宏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重庆市沙坪坝区50岁及以上中老年男性HIV/AIDS患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50岁及以上中老年男性HIV/AIDS患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的抑郁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招募50岁及以上男性HIV/AIDS患者进行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面对面问卷调查;用SPSS 22.0软件对抑郁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回收199份调查问卷,有效率99.50%。在199例50岁及以上男性HIV/AIDS患者中,年龄50~92岁,平均年龄61.01岁。39.70%(79/199)调查对象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其中20.60%(41/199)为轻度抑郁,15.08%(30/199)为中度抑郁,4.02%(8/199)为重度抑郁。单因素卡方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CD4细胞计数水平,抑郁症状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3.36,95%CI:1.38~8.18)、不知晓艾滋病知识(OR=1.86,95%CI:1.01~3.42),是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50岁及以上中老年男性HIV/AIDS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提高该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助于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谭天宇周超卢戎戎张维白重阳闫黎吴国辉
关键词:HIV/AIDS抑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2006-2015年重庆市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6-2015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为控制学生人群中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报告病例相关历史卡片,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描述性分析。结果重庆市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年报告数从2006年的1例逐年增加至2015年的163例,截至2015年12月31日,重庆市累计报告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717例,累计死亡7例;年龄P25为18岁,中位数为20岁,P75为21岁;未婚为主,占99.3%;文化程度较高,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3.5%;男男同性性行为人数P25为2人,中位数为3人,P75为5人;疫情报告主要来源为自愿咨询检测和专题调查,分别占37.8%、33.3%,占全部来源的71.1%。结论重庆市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报告数呈逐年快速增加趋势,多性伴广泛存在,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艾滋病在学生人群中经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
陈宗良刘朝贵张维邓莉韩梅周超欧阳琳卢戎戎
关键词:艾滋病男男性行为人群
2014-2018年重庆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2014-2018年青年学生群体艾滋病疫情,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4-2018年新报告的年龄在15~24岁、职业为学生的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8年重庆市共发现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833例,占15~24岁人群报告总数的23.33%,且有上升的趋势(χ^2趋势=6.006,P<0.05)。有42.50%的病例来源于VCT,感染途径以同性性传播方式为主(80.43%)。接受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有771人(92.56%),其中CD4^+T淋巴细胞数小于200个/μl的占8.43%,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23.808,P<0.05)。结论 2014-2018年重庆市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占青年人群病例构成比有所上升,主要通过同性性行为传播,应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
贺亚萍吴国辉周超张维
关键词: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分析
2015―2023年重庆市报告50岁及以上人群经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的HIV/AIDS病例特征及时空分布
2025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50岁人群经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AIDS)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为老年人群的AIDS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5―2023年重庆市报告时年龄≥50岁、接触史为商业异性性行为的HIV/AIDS病例,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趋势分析,采用ArcGIS 10.6软件进行空间分析。结果2015―2023年重庆市共报告≥50岁人群经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的HIV/AIDS病例16096例,占所有经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病例的72.3%,占比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631.208,P<0.001)。病例以男性(94.7%)、已婚(59.0%)、50~<70岁(68.9%)、农民/民工(62.1%)、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71.1%)为主。病例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及主城新区(82.7%),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的病例占70.2%,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占68.8%。空间分析显示,重庆市≥50岁人群经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的HIV/AIDS病例呈聚集性分布,以永川区、大足区、荣昌区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结论重庆市报告≥50岁人群经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的HIV/AIDS病例逐年增加,且存在聚集性,应开展综合性干预措施,以控制由商业异性性行为引起的HIV传播。
贺亚萍周超林璟张维
关键词:艾滋病
应用捕获-再捕获法和除数法对重庆市MSM人群规模进行估计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相互嵌套应用捕获-再捕获法和除数法估计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人群规模,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在为期2个月的第1次捕获期间记录光顾重庆市城区4个男男同志酒吧人次数,又结合再捕获时的面对面访谈机会对调查对象光顾男男同志酒吧的平均次数进行调查,相互嵌套应用捕获-再捕获法和除数法对2012年重庆市MSM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结果除数法估计重庆市MSM人群规模为11 483人;捕获-再捕获法估计重庆市MSM人群规模为16 891人。2012年重庆市MSM人群规模区间为11 483人到16 891人。结论除数法适用于对MSM人群中相对活跃人群的规模进行估计,在捕获-再捕获法中嵌套使用除数法花费低,可低价高效地反映估计人群的规模,两种相互嵌套使用可行。
吴艾琳张维吴国辉许濒月周超欧阳琳周颖
关键词:捕获-再捕获法男男性行为者
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报告异性性传播HIV/AIDS感染方式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报告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为有效开展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部分地区2019年7月1日至10月1日新报告的异性性传播HIV/AIDS展开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异性性行为情况等相关数据。结果共完成312例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问卷调查,主要以男性(207,66.3%)、≥50岁(210,67.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52,80.8%)、已婚或同居者(200,64.1%)为主。经商业性行为感染占48.7%(152/312),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占40.4%(126/312),经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感染占10.9%(34/31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HIV/AIDS,感染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男性(OR=822.34,95%CI:103.99~6503.1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3.02,95%CI:1.05~8.66)的商业性行为感染HIV风险更大;而家务/待业者(OR=0.23,95%CI:0.07~0.76)的商业性行为感染HIV的风险更小;男性(OR=29.20,95%CI:9.40~90.7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4.28,95%CI:1.24~14.81)的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感染HIV的风险更大。除了在线下场所结识非婚异性性伴,有一定比例(6.2%)HIV/AIDS通过线上交友发展性伴关系,且性伴交往场所以低档为主。结论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报告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以线下低档场所结识性伴,并经商业性行为感染为主,应深入了解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吴婧吴国辉张维吴尊友
关键词:异性性传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