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接种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急性弛缓性麻...
  • 3篇弛缓性
  • 3篇弛缓性麻痹
  • 2篇疫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预防接种
  • 2篇预防接种异常...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麻疹
  • 2篇接种异常反应
  • 2篇急性弛缓性麻...
  • 2篇急性弛缓性麻...
  • 2篇脊髓灰质炎
  • 2篇监测分析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机构

  • 16篇淮安市疾病预...
  • 1篇淮安市清浦区...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涟水县疾病预...

作者

  • 16篇李卓
  • 11篇范刚
  • 6篇高强
  • 5篇蒋蔓
  • 4篇成旭
  • 3篇苏琦
  • 3篇张文艺
  • 3篇刘家松
  • 3篇赵晶晶
  • 2篇蔡蓉
  • 1篇胡锦流
  • 1篇张飙
  • 1篇蔡元兰
  • 1篇陈灿华
  • 1篇陈晓梅
  • 1篇张正

传媒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 6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年淮安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及时了解淮安市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接种情况和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运行质量,找出薄弱环节,保证全市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开展。方法全市辖8个县(区),每个县(区)随机抽查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查2个村(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走访10名儿童,采用入户调查接种率方法,调查对象为1~2.5岁儿童,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建证率100.00%,卡证符合率97.66%,五苗全程接种率98.44%,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与加强免疫接种率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χ^2=6.78,P=0.009;χ^2=6.09,P=0.014;χ^2=12.99,P〈0.001)、麻腮风合格接种率、甲肝合格接种率分别与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χ^2=8.29,P〈0.001;χ^2=4.74,P〈0.001)。结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已完成,实现了以个案为基础的预防接种信息管理;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接种率仍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但仍存在部分疫苗合格接种率、加强免疫接种率以及扩大免疫实施后新纳入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偏低问题。
蒋蔓赵晶晶刘家松李卓
关键词:免疫规划接种率
淮安市2002~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06年
目的:分析淮安市2002~2005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5年全市报告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5年狂犬病年平均发病率为0.49/10万;暴露时间集中在6~9月,发病时间集中在8~12月;病例以农民为主,占73%;60岁以上组发病最多,占34%;33%的病例接种过狂犬疫苗;伤人动物中犬类占88%。结论:应统一狂犬疫苗进销渠道,规范免疫门诊操作程序,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搞好暴露后伤口处理及疫苗接种,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李卓高强范刚胡锦流
关键词:狂犬病
埃可病毒30型脑膜炎暴发调查被引量:3
2006年
2003年6~7月份淮安市发生了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病例一般有发热、头痛、呕吐三大症状,年龄均在13岁以下,2例脑脊液用RT-PCR法检出埃可病毒30型,经采取以卫生宣教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后很快控制了疫情。
李卓范刚董晓卫陈晓梅陈灿华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炎埃可病毒30型
接种卡介苗导致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并死亡1例被引量:2
2020年
1 病例资料患儿,男,2011年12月15日1时30分出生,足月剖宫产,体重4.0 kg,外观发育无异常。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无遗传病、结核病等传染病接触史。出生当日下午接生医院依据国家免疫规划程序为其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10010702,有效日期:20120114)0.1 ml,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出院时未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其他异常情况。
蒋蔓刘家松李卓
关键词:卡介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008-2013年淮安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淮安市2008-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提供工作经验。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报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排除病例进行特异性分析。结果 2008-2013年淮安市共上报15岁以下本地AFP病例17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54/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卫计委要求;未检出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结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需要长期不懈努力,继续保持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水平和高脊髓灰质炎疫苗服苗率,市级疾病控制中心严格把关是保证全市AFP病例监测工作质量的关键。
蒋蔓李卓范刚赵晶晶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
淮安市2001-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析淮安市2001-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总结工作经验,以利于进一步做好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方法对2001-2005年淮安市上报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排除病例进行特异性分析。结果2001-2005年共上报该市AFP病例119例,15岁以下儿童报告率平均为2.99/10万,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要求。在保证监测系统敏感性的前提下,排除145例,占接报数的50.00%。结论AFP病例监测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市级疾控中心的严格把关是做好本市AFP病例监测工作的关键。
李卓范刚高强成旭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
淮安市医疗机构病毒性肝炎诊断报告现状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淮安市病毒性肝炎诊断报告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病毒性肝炎监测数据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2月份采用问卷对淮安市30家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和预防保健医生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数多于一级医疗机构;戊肝实验室检测条件在两个层次的医疗机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01);未分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在一级医疗机构回答的正确率为38.89%,二级和三级为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05);预防保健医生回答未分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的正确率为7.14%,临床医生为51.92%(χ2=34.21,P=0.01);二级和三级与一级医疗机构的培训材料是否依据卫生行业标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05)。结论各医疗机构应加强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的培训,规范报告程序,提高病毒性肝炎诊断报告质量。
苏琦高强李卓范刚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问卷调查
淮安市200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张飙李卓范刚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
2007-2011年淮安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淮安市2007—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淮安市2007—2011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淮安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计35 362例,死亡10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5.02/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39/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0.29%。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呼吸道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波动较大,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保持在较低水平。5年间发病数排前5位的分别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痢疾、梅毒。结论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和以乙型肝炎为主的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应为淮安市目前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应采取多种预防控制手段,将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在更低水平。
张文艺李卓苏琦
关键词: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2005年淮安市麻疹监测情况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2006年
目的分析2005年淮安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并探讨控制策略。方法对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血凝抑制(HI)试验测定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结果2005年淮安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确诊麻疹222例,其中临床确诊47例,实验室确诊175例,发病率为4.34/10万。病例集中在4~6月份,发病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52岁,无免疫史者占60.81%。出现2起暴发疫情,涉及病例占总数的7.21%。共检测326名健康人血清HI抗体,阳性率为99.69%,GMT为1∶27.28。结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疫情的主导措施,麻疹监测系统的运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李卓成旭蔡蓉范刚高强
关键词:麻疹监测系统流行病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