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敏

作品数:34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13篇胶质
  • 13篇胶质细胞
  • 8篇基因
  • 7篇星形
  • 7篇星形胶质
  • 7篇星形胶质细胞
  • 7篇分子
  • 7篇T细胞
  • 6篇医学遗传学
  • 6篇小胶质细胞
  • 6篇教学
  • 5篇小鼠
  • 5篇教学方法
  • 4篇血管
  • 4篇转基因
  • 4篇转基因小鼠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共刺激
  • 3篇共刺激分子

机构

  • 29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河北省儿童医...
  • 1篇湖南省中医药...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作者

  • 34篇宋敏
  • 23篇白云
  • 11篇王艳艳
  • 10篇熊加祥
  • 10篇许雪青
  • 7篇杨晓亚
  • 5篇黄钢
  • 5篇王燕
  • 4篇章波
  • 3篇陈阳美
  • 3篇郭洪
  • 3篇徐小峰
  • 3篇段文元
  • 2篇唐军
  • 2篇李达兵
  • 2篇何刚
  • 2篇罗娜
  • 2篇陈雪丹
  • 2篇徐海伟
  • 2篇李茂全

传媒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胶质细胞人补体攻膜复合物亚溶破模型制作及功能鉴定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体外建立小鼠小胶质细胞补体攻膜复合物亚溶破模型,并进行功能鉴定,探讨补体攻膜复合物(sublytic membrane attack complex,sMAC)对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亚溶破刺激效应,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小胶质细胞,用酵母多糖激活急性期患者血清制备补体优球蛋白C56,以新鲜正常人血清(NHS)作为C7-C9来源,体外组装小鼠小胶质细胞sMAC亚溶破模型,CCK-8比色实验确定sMAC亚溶破剂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鉴定sMAC沉积,脱落细胞计数及台盼蓝拒染法分别判定细胞黏附力变化及脱落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sMAC对小胶质细胞NO和TNF—α分泌量的影响.结果:确定C561:480,NHS1:20为小胶质细胞亚溶破补体量;LSCM显示sMAC沉积于小胶质细胞表面;sMAC刺激小胶质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脱落增加(P〈0.05),而活力正常.刺激后12hNO及TNF-α分泌量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不同时相观察sMAC刺激后小胶质细胞TNF—α分泌量均显著高于失活sMAC(P〈0.05).结论:sMAC刺激小胶质细胞后分泌NO及TNF—α增多,并且可降低小胶质细胞黏附力而不影响细胞活力,推测sMAC对小胶质细胞具有炎性刺激效应.
罗娜白云周静然宋敏王艳艳杨晓亚许雪青段文元熊加祥
关键词:小神经胶质细胞细胞活力肿瘤坏死因子
重庆地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特征分析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的遗传学分型及临床表现。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DNA测序技术,分析了10个常染色体显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家系及9例散发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SCA1、SCA2、SCA3、SCA6、SCA7、SCA12、SCA17、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entatorubralpallidoluysian atrophy,DRPLA)的致病基因,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其中8个家系分子遗传学检测明确为SCA3型,另外2个家系及散发患者均未明确其遗传学亚型。8个SCA3家系中,通过基因诊断确诊患者15例,CAG重复58~71次,症状前患者7例,CAG重复56~71次。SCA3临床表现以小脑共济失调及构音障碍为主,有典型的遗传早现现象,影像学表现为幕下脑萎缩。结论 SCA3是重庆地区最常见的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类型,主要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及幕下脑萎缩。家族性SCA患者脑萎缩程度较散发患者轻,患者脑干萎缩程度与病程相关,病程越长,脑干萎缩越严重。
张凤娟郭洪陈阳美宋敏白云
关键词: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家系动态突变基因
PS1/APP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传代小鼠的基因型鉴定及其组织学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对所获的PS1/APP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 lzhe im er d isease,AD)模型小鼠进行基因鉴定,进一步对其进行组织学分析,检测老年斑(sen ile p laque,SP)的形成情况。方法设计特定的引物,PCR扩增转入基因组DNA中的APP基因,对转入PS1/APP的小鼠应用刚果红染色结合免疫组化观察Aβ沉积、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的活化。结果与未转入的阴性对照相比,在PS1/APP双转基因的AD小鼠皮质和海马内可见Aβ斑块形成,围绕在Aβ斑块周围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处于活化状态,形成典型的SP结构。结论我们获得的PS1/APP双转基因小鼠能够模拟AD患者脑内的主要病理过程,提供有效的实验动物模型。
宋敏唐军李达兵徐海伟白云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老年斑
重组VIP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293细胞的表达
2007年
目的构建血管活性肠肽重组腺病毒载体,以期用于体内实验研究。方法利用RT-PCR扩增小鼠大脑VIPmRNA,亚克隆到穿梭质粒pAdTrack-CMV,在pAdeasy内同源重组,筛选阳性克隆,酶切、测序鉴定正确,线性化后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扩增,利用报告基因EGFP对病毒滴度进行监测。PCR、免疫荧光鉴定pAdeasy-VIP感染293细胞后VIP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重组病毒转染后293细胞上清中的表达。结果测序、酶切证实VIP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RT-PCR,免疫荧光检测pAdeasy-VIP病毒感染的293细胞,均有VIP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重组病毒转染后293细胞上清中VIP多肽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含小鼠VI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成功表达VIP多肽。
宋敏白云段文元章波杨晓亚许雪青
关键词:血管活性肠肽腺病毒基因治疗
星形胶质细胞调节T细胞因子的分泌
星形胶质细胞的免疫调控功能已受到广泛关注。不同状态(静息/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调节T细胞增殖和凋亡,并影响T细胞因子的分泌。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在CNS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角色,本研究利用IFN-γ刺激...
熊加祥宋敏许雪青王艳艳杨晓亚白云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T细胞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单纯抗凝与血管内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单纯抗凝治疗与血管内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从2000年1月1日开始至2023年12月31日。应用RevManV 5.4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篇符合要求的文献纳入分析,总计CVST患者489人,其中血管内治疗组240人,单纯抗凝治疗组249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治疗组治疗后mRS评分低于单纯抗凝治疗(MD = −0.38, 95% CI: −0.46~−0.30, P 2 = 60%, P = 0.02)。治疗后血管再通率血管内治疗组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组(OR = 6.55, 95% CI: 2.70~15.90, P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intravascular treatment versus anticoagulation alone for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 using a Meta-analysis approach. Methods: Digital libraries, including PubMed, Embase, CNKI, Wanfang, and VIP, were searched for relevant studies published from January 1, 2000, to December 31, 2023. The included studies were assessed using RevManV 5.4 software for data extrac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seven eligible studies involving 489 CVST patients (240 in the intravascular treatment group and 249 in the anticoagulation group)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The Meta-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post-treatment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intravascular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to the anticoagulation group (MD = −0.38, 95% CI: −0.46~−0.30, P 2 = 60%, P = 0.02). The rate of vascular re-establishment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intravascular treatment group (OR = 6.55, 95% CI: 2.70~15.90, P < 0.05). However,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in terms of post-treatment mortality (OR = 0.86, 95% CI: 0.25~2.96, P = 0.81) or 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 events (OR = 0.34, 95% CI: 0.10~1.16, P = 0.09). Conclusions: Compared to anticoagulation alone, intravascular treatm
王宇晗王蛲雨张玉清陈彦如宋敏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抗凝治疗META分析
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包含6个串联重复TCF4转录因子的7TFP质粒采用慢病毒转移的方式转染宿主细胞形成稳定细胞株,并种植于96孔培养板,过夜贴壁后更换培养基,并加入待测样品,取...
章波庞学利黄钢何刚徐小峰宋敏
文献传递
原代培养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CD46、CD55、CD59的表达及炎症刺激因子对其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明确补体调节蛋白CD46、CD55、CD59在原代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表达情况,及炎症因子对CD46、CD55、CD59表达的影响,为研究补体系统在AD中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原代纯化培养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用RT PCR,免疫荧光的方法,分别在mRNA水平、蛋白质水平,检测炎症因子刺激前以及LPS、IFNγ单独或协同刺激后,CD46、CD55、CD59的表达情况。结果RT PCR检测到CD59mRNA的表达,CD46、CD55的表达不明确,未刺激组和刺激组无明显差别;免疫荧光结果示CD59阳性,CD46、CD55弱阳性。结论保护素CD59在原代小鼠星形胶质细胞上显著表达,可能可以保护星形胶质细胞免受补体的溶破效应的杀伤。
陈雪丹白云熊加祥宋敏
关键词:原代培养小鼠星形胶质细胞CD46CD55CD59
星形胶质细胞调节T细胞因子的分泌
星形胶质细胞的免疫调控功能已受到广泛关注.不同状态(静息/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调节T细胞增殖和凋亡,并影响T细胞因子的分泌.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在CNS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角色,本研究利用IFN-γ刺激...
熊加祥宋敏许雪青王艳艳杨晓亚白云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T细胞细胞因子
小胶质细胞表达OX40L对T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背景:由于紧密的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存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zal nervous system,CNS)被认为是免疫特赦区。但在脑外伤、炎症等情况下,白细胞可...
王艳艳宋敏李茂全熊加祥白云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T细胞共刺激分子OX40L增殖凋亡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