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鹏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松滋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辅助钢板联合术中及术后自体单采PRP对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愈合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旨在探讨辅助钢板与自体单采富血小板血浆(PRP)在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患者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19),对照组保留髓内固定附加重建钢板,并给予术中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中术后自体单采PRP植于骨缺损部位治疗,比较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情况、骨痂形成情况及肢体恢复优良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5.404、4.442、2.729,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3.683,P<0.05),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率高于对照组(χ^(2)=6.269,P<0.05),但9个月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8,P>0.05);术后1、2、3、6个月,观察组Fernandez-esteve骨痂等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889、5.985、4.223、5.220,P<0.05),但术后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5,P>0.05);术后9个月,两组肢体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6,P>0.05)。结论在髓内钉辅助钢板基础上,增加术中及术后自体单采PRP以治疗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愈合,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及肢体的恢复。
- 王大鹏刘军张进初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髓内固定骨不连
- c-Jun氨基末端激酶基因表达与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状态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索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amino-terminal kinase,JNK)基因表达与神经功能修复状态的关联。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大鼠50只,随机选取,假手术对照组18只,实验组32只。损伤后1、12、24、72 h行PCR检测,比较大鼠脊髓组织中JNK(JNK1、JNK2、JNK3)表达水平变化;损伤后12、72 h选取L_(4/5)节段脊髓行HE染色、,比较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变化状态(NSS)。结果 PCR结果显示,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JNK1、JNK2、JNK3的表达,在损伤后1、12、24、72 h除JNK3在相应时点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水平下降外,其他两项表达与假手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L4/5脊髓HE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后12 h损伤的脊髓皮质周边区HE染色阳性细胞显著增多。随着时间推移,染色阳性细胞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损伤后12 h的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少于72 h。损伤组NSS评分则明显更高,但脊髓损伤组损伤后不同时点比较,NSS评分渐减。结论脊髓损伤后出现JNK3表达下调的情况,可能与神经细胞凋亡以及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联。
- 汪勇刚许永涛王大鹏徐林军
- 关键词:C-JUN氨基末端激酶急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修复动物实验
- 胸腰椎骨折术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160例行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抗凝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80例(术后6 h口服利伐沙班)和对照组80例(术后6 h口服安慰剂),于术后1、4、8、12周复查双下肢动静脉血管彩超,根据患者术后复查结果进行针对性处理,比较抗凝效果。结果术后1、4、8、12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试验组分别为6.25%、3.75%、2.50%、1.25%,均低于对照组的15.00%、12.50%、10.00%、7.50%,两组各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试验组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均未见明显出血相关并发症。结论脊柱胸腰椎骨折术后口服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汪勇刚王大鹏徐林军
- 关键词:利伐沙班脊柱骨折脊柱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