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进初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松滋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撕脱
  • 2篇撕脱骨折
  • 2篇髌骨
  • 2篇内固定
  • 2篇可吸收
  • 2篇可吸收缝线
  • 2篇骨折固定
  • 2篇骨折固定术
  • 2篇固定术
  • 2篇缝线
  • 1篇带胫骨
  • 1篇单采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骨折
  • 1篇血浆
  • 1篇血小板
  • 1篇腰段
  • 1篇治疗儿童
  • 1篇融合术

机构

  • 6篇松滋市中医医...
  • 1篇荆州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张进初
  • 3篇李动
  • 2篇曾凡海
  • 1篇刘军
  • 1篇胡青松
  • 1篇王大鹏

传媒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6
  • 2篇2007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手术治疗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被引量:2
2007年
张进初李动曾凡海
关键词:髌骨脱位外科学儿童
辅助钢板联合术中及术后自体单采PRP对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愈合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旨在探讨辅助钢板与自体单采富血小板血浆(PRP)在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患者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19),对照组保留髓内固定附加重建钢板,并给予术中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中术后自体单采PRP植于骨缺损部位治疗,比较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情况、骨痂形成情况及肢体恢复优良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t=5.404、4.442、2.729,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3.683,P<0.05),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率高于对照组(χ^(2)=6.269,P<0.05),但9个月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8,P>0.05);术后1、2、3、6个月,观察组Fernandez-esteve骨痂等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889、5.985、4.223、5.220,P<0.05),但术后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5,P>0.05);术后9个月,两组肢体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6,P>0.05)。结论在髓内钉辅助钢板基础上,增加术中及术后自体单采PRP以治疗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愈合,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及肢体的恢复。
王大鹏刘军张进初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髓内固定骨不连
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2007年
张进初李动曾凡海
关键词:撕脱骨折缝线固定带胫骨可吸收膝关节不稳
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被引量:3
2016年
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科应用髌骨爪治疗3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张进初李动胡青松
关键词:髌骨骨折髌骨爪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患有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患有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术后脊柱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骨折手术围术期的不良反应、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改善幅度、脊柱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术后脊柱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骨折手术围术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VAS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脊柱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张进初
关键词:脊柱胸腰段骨折
可吸收缝线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被引量:2
2005年
张进初
关键词:可吸收缝线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