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冉新民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流域
  • 2篇石羊河流域
  • 2篇小麦
  • 2篇河流域
  • 1篇氮代谢
  • 1篇地下水
  • 1篇油污染
  • 1篇预警
  • 1篇预警模型
  • 1篇石油污染
  • 1篇石油污染物
  • 1篇水平畦灌
  • 1篇土壤
  • 1篇配施
  • 1篇畦灌
  • 1篇中小流域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小麦产量
  • 1篇小麦灌浆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甘肃省水利厅
  • 1篇浙江中水工程...
  • 1篇浙江省水利河...

作者

  • 5篇冉新民
  • 1篇李明顺
  • 1篇董玉云
  • 1篇任建民
  • 1篇蒋长明

传媒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气象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节水灌溉下减氮配施丛枝菌根真菌对旱地灌区小麦灌浆期光合生理及氮代谢的影响
2025年
为了解节水灌溉下减氮配施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春小麦品系兰大211为材料,通过裂裂区试验,在两个灌溉量(常规灌溉400 mm和节水灌溉280 mm)和3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250 kg·hm^(-2))、减施氮肥20%(200 kg·hm^(-2))和减施氮肥40%(150 kg·hm^(-2))]下设置AMF接种[菌种为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不接种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间小麦灌浆期生长特性、光合生理、氮代谢过程以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FM能够侵染小麦根系,并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灌溉下FM的菌根侵染率、丛枝着生率、侵入点位数和泡囊数均降低。与常规灌溉下常规施氮处理相比,节水灌溉下减氮20%并接种FM处理对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无显著影响,株高和群体总茎数均下降;小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气体交换参数与正常灌溉下常规施氮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节水灌溉下减氮40%和减氮40%并接种FM处理。与常规灌溉下常规施氮处理相比,节水灌溉下减氮20%并接种FM处理的小麦旗叶全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氮代谢过程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节水灌溉下减氮20%并配施FM处理小麦产量达7786.0 kg·hm^(-2),与常规灌溉下常规施氮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本试验条件下,节水灌溉下减氮20%并配施FM能维持小麦灌浆期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作用,保持小麦氮代谢酶活性以及代谢产物含量,是旱地灌区节水、省肥、保持高产的绿色水肥管理模式。
蒋长明冉新民叶万玉陈云香
关键词:小麦丛枝菌根真菌氮代谢
近60 a石羊河流域蒸发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蒸发是水循环的关键环节,理解蒸发变化及其原因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石羊河流域为例,选取自南向北沿海拔梯度递减的乌鞘岭、永昌、武威和民勤4个气象站近60 a(1958—2017年)数据资料,基于改进的PenPan模型分析了石羊河流域蒸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空间上,石羊河流域蒸发量变化存在海拔效应,随着海拔的增加蒸发量显著减少,递减率约为38 mm·(100m)^(-1);时间上,蒸发量变化存在明显的分段特征,1958—1970年蒸发量减少,20世纪70年代以来蒸发量增加,尤其是平原区最为明显。(2)改进的PenPan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各站点日尺度和月尺度蒸发量的变化(R2>0.85),为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模型中的风速函数有待修正。(3)改进的PenPan模型计算的辐射组分年际变化不大,但空气动力学组分波动上升,这与温度和饱和水气压差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温度升高是引起石羊河流域70年代以来蒸发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说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石羊河流域蒸发量将持续增加,也给未来强化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施加更大的压力。
李小琴冉宸张晓霞冉新民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
油污废水中污染物对土壤-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模拟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分析兰州市油污干管中油污废水的污染来源及对土壤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途径,通过室内实验检测沿兰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废弃油污管道中的污染物成分、浓度以及残存量.针对油污废水泄漏的特点,运用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环境中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考虑污染物的降解特性和吸附性,模拟分析超标污染物的运移,计算最大污染超标半径.研究数学模型中的各参数的敏感性,依据相对最大超标半径评价对参数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废弃油污管道中残存废水主要超标物为石油类污染物和重金属Cr.模拟结果表明,在20 a后,石油类的污染物超标半径为56 m.计算模型中降解系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最大.当考虑实际土体渗透系数的变化范围时,如果渗透系数增大10倍,源强增大1倍时,石油类污染物超标半径增加54%.
冉新民李小琴殷丽霞
关键词:土壤地下水石油污染物
干旱半干旱区中小流域洪水机器学习预警模型及其应用
2024年
由于对地形地貌特征、临界雨量、汇流时间和重现期等洪水特征因子的认识不足,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小流域的洪水预报准确率有待提高。因此,本文选取甘肃省夏河县(位于半干旱区)和永昌县(位于干旱区)为研究对象,对夏河县(2015年)86个沿河村落的34个小流域和永昌县(2014年)395个沿河村落的240个过水断面的洪水特征要素进行了野外调查,并采用“铁一院”法、瞬时单位线法和地区经验公式法计算了两个区域的汇流时间、设计暴雨和设计洪水,推算了洪水预警值。然后基于计算结果,采用机器学习方法(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建立了针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洪水预警模型,并对各模型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准备转移雨量与暴雨时程分配、临界雨量和主沟比降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且线性回归模型能较准确地计算预警降雨量。为进一步验证回归模型适用性,使用该模型反演分析甘肃省合作市34个调查流域的准备转移雨量,平均绝对误差仅为0.56 mm。
苏宏梅张楠冉新民康超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区洪水暴雨
水平畦灌技术参数对灌水质量及春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通过春小麦水平畦灌试验,研究了石羊河流域不同灌水技术参数组合对灌水质量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着畦田纵坡的增大,灌水质量和春小麦产量降低;单宽流量越大,灌水效率越高,而单宽流量过大,有可能对田面造成冲刷,造成灌水均匀度降低;随着畦长的增大,灌水效率减小,灌水均匀度也减小。为此,提出了适合于石羊河流域金塔灌区水平畦灌的技术参数。
任建民李明顺董玉云冉新民
关键词:水平畦灌技术参数灌水质量灌水均匀度春小麦产量石羊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