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长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甘肃省水利厅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节水灌溉下减氮配施丛枝菌根真菌对旱地灌区小麦灌浆期光合生理及氮代谢的影响
- 2025年
- 为了解节水灌溉下减氮配施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春小麦品系兰大211为材料,通过裂裂区试验,在两个灌溉量(常规灌溉400 mm和节水灌溉280 mm)和3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250 kg·hm^(-2))、减施氮肥20%(200 kg·hm^(-2))和减施氮肥40%(150 kg·hm^(-2))]下设置AMF接种[菌种为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不接种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间小麦灌浆期生长特性、光合生理、氮代谢过程以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FM能够侵染小麦根系,并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灌溉下FM的菌根侵染率、丛枝着生率、侵入点位数和泡囊数均降低。与常规灌溉下常规施氮处理相比,节水灌溉下减氮20%并接种FM处理对小麦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无显著影响,株高和群体总茎数均下降;小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气体交换参数与正常灌溉下常规施氮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节水灌溉下减氮40%和减氮40%并接种FM处理。与常规灌溉下常规施氮处理相比,节水灌溉下减氮20%并接种FM处理的小麦旗叶全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氮代谢过程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节水灌溉下减氮20%并配施FM处理小麦产量达7786.0 kg·hm^(-2),与常规灌溉下常规施氮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本试验条件下,节水灌溉下减氮20%并配施FM能维持小麦灌浆期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作用,保持小麦氮代谢酶活性以及代谢产物含量,是旱地灌区节水、省肥、保持高产的绿色水肥管理模式。
- 蒋长明冉新民叶万玉陈云香
- 关键词:小麦丛枝菌根真菌氮代谢
- 加强农村农民水利技术员培训工作研究与实践
- 2015年
- 围绕沟通原理,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农村水利培训工作的特点,并针对不同情况对农村水利员进行培训。同时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保障措施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农村水利技术员的培训工作的简单介绍,分析了农村水利培训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 蒋长明
-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作
- 农村水利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综合论述发展农村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的作用,分析农村水利与农村各项社会发展任务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区域发展与流域发展、新开水源与节约用水、水利建设与保护生态、抗旱与防汛、骨干工程与中小工程、水利建设与水利管理、水利发展与水利改革、政府主导与社会投入等农村水利发展与新农村八大关系。
- 蒋长明安进强
- 关键词:农村水利新农村
- 石羊河流域盐碱地现状及成因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论文基于调查统计学原理,根据调查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河流水系、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等基础数据对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内的盐碱地面积、种类、成因等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开展了内陆河流域盐碱地特点、分布情况、盐碱地区划、治理思路等内容的研究。根据调查,石羊河流域盐碱化土层平均含盐量为2.0%~5.8%;盐碱地主要分布在石羊河流域的中下游冲积洪积平原,其中民勤县是石羊河流域盐碱地主要集中地。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盐碱地的形成影响因素有灌区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土壤水质、人为因素等对流域内盐碱地形成的影响关系。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按照归纳相似性、区别差异性的原则,按照不同区划,分别对不同地区的盐碱地形成原因及现状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了治理思路分析。最后,文章结合分析研究提出保障甘肃省内陆河流域盐碱地治理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 蒋长明
- 关键词:盐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