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彬

作品数:45 被引量:415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患病
  • 10篇患病率
  • 9篇死亡率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7篇成年居民
  • 6篇血压
  • 6篇血脂
  • 6篇血脂异常
  • 6篇影响因素
  • 6篇发病
  • 6篇发病率
  • 5篇死因
  • 4篇血管
  • 4篇知晓
  • 4篇知晓率
  • 4篇死因分析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卒中

机构

  • 39篇郑州市疾病预...
  • 12篇河南省疾病预...
  • 3篇郑州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市中原区...

作者

  • 39篇李建彬
  • 21篇刘建勋
  • 21篇王艳红
  • 20篇郭向娇
  • 20篇武恩平
  • 8篇王松强
  • 6篇孙文慧
  • 5篇宋彩娟
  • 5篇韩同武
  • 5篇卢伟霞
  • 4篇许汴利
  • 4篇梁士杰
  • 4篇陈欣然
  • 3篇冯石献
  • 3篇付朝红
  • 3篇张月泉
  • 2篇段晶晶
  • 2篇李国伟
  • 2篇高莉
  • 2篇牛卫东

传媒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6篇中国慢性病预...
  • 4篇中国健康教育
  • 4篇河南预防医学...
  • 3篇慢性病学杂志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华健康管理...
  • 2篇现代疾病预防...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7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州市成年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糖尿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6-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6809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AS 9.4软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糖尿病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郑州市成年居民糖尿病粗患病率为14.69%,标化患病率为13.32%,其中男性(16.58%)高于女性(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和农村患病率分别为15.05%和1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高(与18~24岁人群相比,65岁及以上人群OR=15.59,95%CI:7.73~31.44)、超重(OR=1.31,95%CI:1.07~1.61)、肥胖(OR=1.59,95%CI:1.25~2.02)、中心性肥胖(OR=1.25,95%CI:1.01~1.55)、高血压(OR=1.85,95%CI:1.58~2.17)、血脂异常(OR=1.63,95%CI:1.39~1.90)、糖尿病家族史(OR=2.29,95%CI:1.84~2.85)均为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郑州市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实施综合性防控策略以降低糖尿病患病率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李建彬郭向娇武恩平王艳红祁辉刘建勋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影响因素
郑州市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了解2018年郑州市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及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为制定相关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郑州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于2018年6-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6809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基本信息、行为危险因素、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等;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测定。采用SAS 9.1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693份。2018年郑州市成年居民的超重率为37.10%(标化率为36.54%),肥胖率为18.62%(标化率为18.49%)。男性的超重率和肥胖率(41.49%、21.09%)均高于女性(34.03%、16.89%);城市居民的肥胖率(16.09%)低于农村居民(21.26%);饮酒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41.15%、20.87%)均高于非饮酒居民(35.54%、1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随年龄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超重人群高血压(OR=2.11,95%CI:1.83~2.43)、糖尿病(OR=1.72,95%CI:1.45~2.05)和血脂异常(OR=2.12,95%CI:1.86~2.41)的患病风险较高;肥胖人群高血压(OR=4.33,95%CI:3.68~5.11)、糖尿病(OR=2.39,95%CI:1.97~2.91)和血脂异常(OR=3.48,95%CI:2.99~4.05)的患病风险更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郑州市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积极开展防控措施,降低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进而减少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郭向娇武恩平刘建勋李建彬王艳红祁辉
关键词:超重肥胖慢性病
河南省初中生二手烟暴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初中生二手烟的暴露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问卷,在河南省抽取16个调查点,48所初中,共7789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过去7 d内,70.8%的学生报告自己暴露于二手烟,男生高于女生(χ~2=56.65,P<0.001),城市高于农村(χ~2=3.92,P=0.048),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5,P<0.001)。室外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率最高(57.0%),家中次之(43.0%),公共交通工具最低(1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吸烟(OR=2.276,95%CI:1.936~2.676)、朋友吸烟(OR=2.343,95%CI:1.876~2.925)、老师吸烟(OR=2.013,95%CI:1.718~2.357)的学生更容易发生二手烟暴露。结论河南省初中学生二手烟暴露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尽快推进公共场所控烟立法,有效减少青少年二手烟暴露。
周刚王卫峰孙盼盼李建彬
关键词:初中学生影响因素
2017-2019年河南省中牟县35~75岁常住居民心血管高危人群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的全国心血管病监测点(中牟县)35~75岁常住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心血管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7-2019年中牟县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调查资料,采用χ^(2)检验和趋势性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检出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危人群检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了7100名35~75岁居民,检出心血管病高危者1699名,检出率为23.51%,标化率为18.76%。高危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和BMI的升高而上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P<0.001)。4种高危类型中,血压高型检出率最高(17.13%),血脂异常、心血管病史型和患病风险高型的检出率分别为4.52%、3.72%和3.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超重和肥胖、中心性肥胖、吸烟情况和饮酒情况是至少一种心血管病高危检出类型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中牟县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及规范化管理,以减少居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宋彩娟李建彬尚飞范雷
关键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2018年郑州市农村成人血脂异常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2018年郑州市农村成人血脂异常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血脂异常的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2县3354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静脉血检测,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郑州市农村成人血脂异常率为21.14%,以低高密度脂蛋白及高甘油三酯为主;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9.63%,农村患病率为1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5,P<0.01)。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4.14%、14.04%、58.50%和57.07%。18-60岁各年龄组血脂异常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60岁以后男、女血脂异常患病率持平。糖尿病前期和中心性肥胖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7.09、3.93,均P<0.05);吸烟、高血压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891.13,441.33,均P<0.05)。结论郑州市农村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女性,雌激素是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低于男性的主要保护因素。男性应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除不良嗜好;而女性应尽早控制体重和血糖,降低未来患血脂异常类疾病的风险。
武恩平李建彬郭向娇王艳红刘建勋祁辉
关键词:农村血脂异常患病率检出率
2010—2015年郑州市中原区居民死因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2010—2015年郑州市中原区居民死因状况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疾病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郑州市死因监测系统上报的数据,并采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 2010和SAS 9.1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5年中原区居民的粗死亡率为473.45/10万,标化死亡率349.56/10万。其中男性(573.51/10万)高于女性(374.3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2.820,P<0.001)。死因前5位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这5位死因占全死因构成比的80.81%。不同年龄组的死因构成差异较大。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郑州市中原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应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从而消除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对儿童青壮年应加强安全教育。
王艳红李建彬郭向娇薛燕
关键词:死因分析死亡率死因构成比
郑州市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郑州市成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和行为危险因素;体格检查包括身高和体重的测量等。使用SAS 9.1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6399例,有效回收率为99.87%。调查对象超重/肥胖率为55.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766,95%CI:1.529~2.040)、年龄在30~44岁(OR=1.794,95%CI:1.456~2.211)、年龄在45~59岁(OR=2.090,95%CI:1.693~2.580)、年龄≥60岁(OR=1.908,95%CI:1.520~2.394)、已婚/同居(OR=2.076,95%CI:1.642~2.624)、离异/丧偶/分居(OR=1.794,95%CI:1.226~2.626)、每天吸烟(OR=1.310,95%CI:1.079~1.590)、饮酒(OR=1.471,95%CI:1.275~1.698)是郑州市居民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OR=0.807,95%CI:0.695~0.937)、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OR=0.629,95%CI:0.531~0.746)是保护因素。结论郑州市成年人超重/肥胖广泛流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和饮酒情况是该地区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郭向娇李建彬武恩平刘建勋王艳红祁辉
关键词:超重肥胖
2015-2016年郑州市居民脑卒中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分析2015-2016年郑州市居民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收集通过"河南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报告的2015-2016年郑州市户籍居民脑卒中监测数据,并分析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2015-2016年郑州市户籍居民脑卒中年均发病率和标化率分别为620.78/10万和383.64/10万,年均死亡率和标化率分别为86.65/10万和55.31/10万。女性发病率(539.10/10万)和死亡率(75.67/10万)低于男性发病率(701.61/10万)和死亡率(97.46/10万)。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人群。脑梗死在发病病例分型中的占比为72.34%,其次是脑出血,占比16.75%,未分类脑卒中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占比分别为9.48%和1.43%。结论急性发病的主要类型为脑梗死,女性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男性。
孙文慧李建彬王松强陈欣然
关键词:发病率脑卒中死亡率
2014~2016年郑州市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2014~2016年郑州市居民死因状况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和疾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PSS21.0对郑州市国家死因监测点中原区和荥阳市上报的死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郑州市国家死因监测点居民的粗死亡率为507.46/10万(标化死亡率330.94/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601.69/10万)高于女性(413.36/10万)(P<0.01)。中原区居民粗死亡率(500.81/10万)低于荥阳市(515.33/10万)(P<0.05)。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占全死因构成的85.79%。不同年龄组的死因构成差异较大。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郑州市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存状况的主要疾病。
郭向娇李建彬王艳红刘建勋
关键词:死因分析死因构成比
2017年郑州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漏报调查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评估2017年郑州市死因监测漏报情况,调查漏报原因,提高死因监测工作水平。方法根据2017年郑州市15个县(市、区)各乡镇(街道)死亡报告情况、经济情况及人口水平,随机抽取1个街道(办事处),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的所有家庭均为调查对象。结合公安、民政、妇幼计生等部门及各村(居委会)等多个途径,调查收集发生在该地区的所有死亡信息,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信息进行比对,计算郑州市死亡报告漏报率。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郑州市2017年死因漏报调查漏报率为25.24%。死亡漏报病例特点为城市漏报率(30.40%)高于农村(14.64%),男性(26.79%)高于女性(22.88%),低年龄段高于高年龄段,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死亡地点死亡漏报率也不相同。结论郑州市死因登记存在明显死亡个案漏报,应加强信息共享,完善死亡登记报告制度,提高死因监测工作水平。
郭向娇王艳红刘建勋李建彬
关键词:死亡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