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娟
- 作品数:19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房屋破坏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2023年12月18日晚,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震源深度10 km。地震导致震区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并诱发了大量同震滑坡,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基于已有文献资料,结合高精度遥感和野外调查数据,开展此次地震房屋破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震中房屋及建构筑物破坏以大河家镇最重,石塬镇、刘集乡、柳沟乡等次之。调查点内土木结构房屋以严重损坏或倒塌破坏为主;砖木结构房屋以严重破坏或局部倒塌破坏为主;砖混结构房屋破坏特征城乡地区差异大,城镇地区砖混结构房屋以一般或轻微破坏为主,农村自建砖混结构房屋多发生严重破坏;框架结构房屋填充墙多产生大量裂缝与剪切破损。现场调查分析不同结构房屋的破坏比与破坏特征、特点,对灾后应急救援及房屋重建安置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震后第一手资料,就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破坏特征、严重损坏比例,及震后地震地质灾害与隐患等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可为灾后房屋重建、地震震后烈度调查与地震应急评估等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郭海涛贾源源王会娟王会娟夏晓雨张晓
- 关键词:房屋结构破坏特征
- 基于信息量和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黄土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被引量:11
- 2023年
- 黄土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对黄土地区城镇化、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地震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为研究区域,通过统计分析该区历史地震滑坡灾害数据,归纳并建立包含地震、坡度、坡高、坡向、地层岩性、年平均降雨量、河流流域和地貌类型等8个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分别分析该区域黄土地震滑坡危险性。结果表明:(1)地震、河流和降雨是诱发黄土滑坡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地震因子贡献率最大;(2)研究区可划分为高、较高、中、低和极低危险区五个等级,其中高危险区主要集中于岷县、漳县与陇西县等地;(3)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精度检验结果,三种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89、0.617和0.898,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结果的精确性相比其他两个模型更高。
- 钱紫玲王平李娜李娜王会娟许世阳王雅丽
- 关键词: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危险性区划
- 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探讨HVSR方法对黄土场地效应适用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黄土场地效应作为地震动影响的显著因素,相关机理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可知:经验谱比法(HVSR法)和传统谱比法(传递函数)是研究场地对地震动影响效应的常用方法,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是研究的有效手段。阐述了HVSR方法和传递函数2种方法的应用现状,并就不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放大影响效应的研究现状及数值分析理论在场地效应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合数值仿真模拟对HVSR方法用于描述黄土场地效应的适用性进行展望。
- 王会娟王平王平柴少峰严武建严武建刘琨
- 关键词:黄土振动台模型试验
- 一种可手动与自动切削的多功能切土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手动与自动切削的多功能切土器,活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于上板与中板的第一调节槽内,所述下连轴通过联轴器安装到到第一驱动电机上,所述刀架的上、下两端均置于第二调节槽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
- 王谦王平钟秀梅苏永奇王会娟郭鹏马海萍王峻马金莲王丽丽于一帆
- 文献传递
- 地震诱发低角度黄土-泥岩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基于室内试验获取黄土滑坡的静力和动力力学强度参数,建立低角度黄土滑坡破坏大型物理模拟试验模型,结合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黄土滑坡的动力响应规律和宏观破坏特性,阐明在地震作用下黄土滑坡的失稳演化规律,揭示黄土滑坡滑体运动迁移路径。结果表明:低角度黄土-泥岩滑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震波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出现明显的放大效应;在黄土层内部,随着斜坡高度增加,坡肩和斜坡后缘加速度放大效应较为明显,对比坡脚、坡腰和坡肩处剖面上加速度放大系数,下伏泥岩对地震波产生一定的放大效应。松弛拉张裂隙,土体强度降低,接触面和坡肩、斜坡后缘处的拉张裂缝形成弧形滑移面,上覆黄土层由内向外依次连带下滑,坡肩处土体的下滑力和地震力促使坡腰土体大面积长距离滑动,最大滑动涉及范围长达200 m左右,土体下滑至坡脚发生堆积并产生隆起。数值模拟结果和振动台试验结果在动力响应和宏观变形破坏特征均呈现较高的吻合度。
- 王会娟王会娟王平王平柴少峰郭海涛
- 关键词:动力响应
- 强震作用下坡顶建筑荷载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为研究强震作用下坡顶建筑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黄土地区典型建筑的临坡分布特点,在利用模型试验探讨黄土边坡破坏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不同临坡距离建筑荷载下的三维边坡模型。通过分析边坡总位移云图、水平向位移云图及最大剪应变云图,判断坡体潜在危险区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坡顶建筑临坡距离的增加,顶部荷载变形区域与边坡潜在滑动面的重合区域递减,在距坡顶20 m外不再受到来自边坡潜在风险滑动面的影响。
- 李旭东王平王平王丽丽常文斌王会娟
- 关键词:强震黄土边坡建筑荷载振动台模型试验
- 黄土-风化岩接触面型斜坡动力响应研究
- 本文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华岐乡海头村黄土-风化岩接触面型斜坡为研究对象,采用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黄土-风化岩接触面型斜坡在不同地震烈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烈度地震载荷作用下,接触面处...
- 王会娟王平许书雅于一帆王丽丽
- 关键词:黄土地区地震作用动力响应
- 颗粒离散元模拟边坡动力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1年
- 颗粒流(PFC)离散元方法是当前模拟边坡变形破坏的热点方法,在边坡动力分析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阻尼参数标定、动荷载输入及动力分析方式为切入点,对颗粒离散元模拟边坡动力响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颗粒离散元在边坡动力分析领域的进一步应用需注意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 常文斌王平王平王会娟
- 关键词:动力响应离散元方法
- 黄土场地地震动力响应及变形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基于甘肃平凉大寨乡典型黄土塬地质构造为研究背景,以大型振动台试验方法获得的原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加速度响应特征、频谱和反应谱变化,揭示了该黄土场地地震动反应特性,结合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对比了该黄土场地在单一地震荷载和累计地震荷载作用下加速度响应特征和位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土场地峰值加速度(PGA)和PGA放大系数与高程呈正相关性,PGA放大系数随地震动强度增大呈递减趋势;随着高程的增大,该黄土场地卓越频率缓慢向低频方向移动,卓越频率与输入地震动强度呈现负相关性;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加速度反应谱峰值和特征周期先增加后减小,地震动强度增大时,特征周期向长周期方向偏移,幅值成倍增大;多烈度累计荷载作用对黄土场地的PGA放大系数影响较小,对水平位移的影响较为明显,抗震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 于一帆王会娟王平王平王平
- 关键词:黄土场地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
- 仰坡坡度对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采用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设置四种不同仰坡坡度的模型,沿隧道轴向方向输入地震波,探究隧道洞口段及仰坡在不同仰坡坡度影响下的动力响应,并通过对无隧道通过的纯边坡模型与相同条件下有隧道通过的边坡模型的动力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隧道的存在对坡面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临空面的存在,隧道洞口段的位移与加速度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不同坡度模型的位移峰值皆位于y=0m断面的拱顶处,在距洞口y=40m后的各控制点位移差值迅速减小。(2)随着仰坡坡度的增加,同一断面处隧道的位移值随之增加,洞口段的截面变形也随之增大。(3)当坡度α≥60°时,坡面位移随着坡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大;当坡度α〈60°时,坡面位移随着坡面高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0.4~0.6倍坡高处达到最大,即随着坡度的增加,坡面的位移峰值也就越靠近坡顶。(4)隧道的存在对于坡面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洞口附近尤为明显。
- 王丽丽吴志坚梁庆国孙文王会娟
- 关键词:黄土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