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作品数:27 被引量:106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天文地球 电气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地震诱发低角度黄土-泥岩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分析 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室内试验获取黄土滑坡的静力和动力力学强度参数,建立低角度黄土滑坡破坏大型物理模拟试验模型,结合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黄土滑坡的动力响应规律和宏观破坏特性,阐明在地震作用下黄土滑坡的失稳演化规律,揭示黄土滑坡滑体运动迁移路径。结果表明:低角度黄土-泥岩滑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震波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出现明显的放大效应;在黄土层内部,随着斜坡高度增加,坡肩和斜坡后缘加速度放大效应较为明显,对比坡脚、坡腰和坡肩处剖面上加速度放大系数,下伏泥岩对地震波产生一定的放大效应。松弛拉张裂隙,土体强度降低,接触面和坡肩、斜坡后缘处的拉张裂缝形成弧形滑移面,上覆黄土层由内向外依次连带下滑,坡肩处土体的下滑力和地震力促使坡腰土体大面积长距离滑动,最大滑动涉及范围长达200 m左右,土体下滑至坡脚发生堆积并产生隆起。数值模拟结果和振动台试验结果在动力响应和宏观变形破坏特征均呈现较高的吻合度。 王会娟 王会娟 王平 王平 柴少峰 郭海涛关键词:动力响应 山区铁路高墩大跨刚构-连续梁桥减震研究 被引量:6 2019年 山区高墩大跨刚构-连续梁桥结构比较特殊,其地震反应复杂,合理的减震设置对控制地震反应尤为重要。以一座(78+3×134+78)m刚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运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计算。通过在活动墩和桥台分别设置减震装置,探讨减震效果,基于最佳的减震设置,进行考虑桥台损伤对结构减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桥台处设置粘滞阻尼器既可保证活动墩内力不增加,亦可显著降低刚构墩的内力;无论是桥墩还是桥台,布置摩擦摆支座的减震效果不及布置粘滞阻尼器;桥台损伤对减震有一定的影响,双侧桥台损伤和近刚构墩桥台损伤对刚构墩减震效果影响显著,使得地震内力放大3倍左右,近活动墩侧桥台破坏则对其影响较小;在刚构-连续梁桥的桥台减震设计中应重视刚构侧桥台的设计,确保近刚构墩侧桥台的线刚度达到10~6kN/m,远离刚构墩侧桥台线刚度达到10~5kN/m,实现桥台减震设计的可靠性。 刘尊稳 陈兴冲 王平 王平关键词:刚构-连续梁桥 粘滞阻尼器 摩擦摆支座 减震 强震作用下坡顶建筑荷载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021年 为研究强震作用下坡顶建筑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黄土地区典型建筑的临坡分布特点,在利用模型试验探讨黄土边坡破坏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不同临坡距离建筑荷载下的三维边坡模型。通过分析边坡总位移云图、水平向位移云图及最大剪应变云图,判断坡体潜在危险区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坡顶建筑临坡距离的增加,顶部荷载变形区域与边坡潜在滑动面的重合区域递减,在距坡顶20 m外不再受到来自边坡潜在风险滑动面的影响。 李旭东 王平 王平 王丽丽 常文斌 王会娟关键词:强震 黄土边坡 建筑荷载 振动台模型试验 非饱和黄土震陷致灾机理及评价方法 黄土场地震陷致灾机理及评价方法是从地震工程、土动力学和运动学角度去预防和减轻黄土震陷灾害的科学技术问题。致力于黄土地区工程向着更高更深方向发展的需求,本研究采用现场航测、钻孔勘查、土水特征试验、动三轴试验、细观结构试验、... 王平黄土高陡边坡建筑动力临坡安全距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黄土高陡边坡独特的动力易损性以及黄土地区典型的建筑分布特点,以黄土高陡边坡坡顶建筑物的动力临坡安全距离为研究目标,采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方法,通过输入振幅逐级增大的地震波,对比分析了坡顶、坡脚处建筑物的动力响应与破坏过程,揭示了强震作用下临坡建筑的失稳特征与动力临坡安全距离。结果表明:坡顶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与动力响应比坡底建筑强烈,随着边坡的破坏,坡顶建筑物有发生向坡面一侧倾覆的风险,滑坡土体最高堆积至坡下建筑物4层高度处;坡顶建筑地基基础呈"不对称式拉剪破坏",加速度沿楼体高度有放大效应,且随着地震荷载幅值的增大,放大效应更加明显;土与建筑结构相互作用下,坡顶裂缝竖向发展可达50cm,对照原型,黄土高陡边坡的竖向裂缝深度可达25m,试验结果与1989年塔吉克斯坦5.5级地震震害相符。坡高为35m,坡脚角度为70°的黄土高陡边坡,在强震荷载作用下,坡顶多层建筑的临坡安全距离最小值为20m。 王丽丽 王丽丽 王平关键词:黄土 高陡边坡 振动台模型试验 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探讨HVSR方法对黄土场地效应适用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黄土场地效应作为地震动影响的显著因素,相关机理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可知:经验谱比法(HVSR法)和传统谱比法(传递函数)是研究场地对地震动影响效应的常用方法,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是研究的有效手段。阐述了HVSR方法和传递函数2种方法的应用现状,并就不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放大影响效应的研究现状及数值分析理论在场地效应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合数值仿真模拟对HVSR方法用于描述黄土场地效应的适用性进行展望。 王会娟 王平 王平 柴少峰 严武建 严武建 刘琨关键词:黄土 振动台模型试验 光电稳定平台中微型挠性陀螺组件的改进与实现 随着航空、航天、兵器等国防工业快速发展,对挠性陀螺组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光纤陀螺有着很大的优势,但目前挠性陀螺在光电稳定平台仍旧占据着主要地位,本文针对挠性陀螺在光电稳定平台中遇到的实际应用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解决... 王平关键词:挠性陀螺 解耦控制 优化设计 文献传递 黄土场地地震动力响应及变形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基于甘肃平凉大寨乡典型黄土塬地质构造为研究背景,以大型振动台试验方法获得的原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加速度响应特征、频谱和反应谱变化,揭示了该黄土场地地震动反应特性,结合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对比了该黄土场地在单一地震荷载和累计地震荷载作用下加速度响应特征和位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土场地峰值加速度(PGA)和PGA放大系数与高程呈正相关性,PGA放大系数随地震动强度增大呈递减趋势;随着高程的增大,该黄土场地卓越频率缓慢向低频方向移动,卓越频率与输入地震动强度呈现负相关性;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加速度反应谱峰值和特征周期先增加后减小,地震动强度增大时,特征周期向长周期方向偏移,幅值成倍增大;多烈度累计荷载作用对黄土场地的PGA放大系数影响较小,对水平位移的影响较为明显,抗震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于一帆 王会娟 王平 王平 王平关键词:黄土场地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强震作用下不同处理方式黄土地基抗震陷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2018年 由于黄土高原区抗震设防标准长期偏低,无法承受强震带来的严重灾害链后果,因此为了提高地基及公路路基的抗强震能力,以强震动荷载为试验输入条件,以强夯、粉煤灰、水泥土等三种地基改性处理试样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寻找针对震陷性黄土工程场地更加经济、科学的抗震陷地基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地基改性处理方法在强震动荷载下的残余应变特性,得到强震作用与残余应变的定量关系,并从变形特征和动载振次两个角度对比三类方法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估算场地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的震陷量,给出强震荷载下不同工程场地有效的抗震陷处理方法与评价办法,为黄土场地抗震设计和地基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许书雅 王平 王平 王峻 王会娟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 被引量:14 2021年 为了减少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提出一种基于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CVaR)的IES低碳调度模型。首先,利用CVaR理论评估IES中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并引入碳交易机制,将碳交易成本纳入目标函数,综合考虑各种设备的约束,建立了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其次,采用yalmip+cplex优化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验证了此模型的经济性和低碳性;最后,分析了耦合设备和储能设备容量变化对调度结果的影响,可为IES低碳运行提供参考。 王平 张惠智 贾嵘 周承文 赵宁波关键词:条件风险价值 碳交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