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艾滋病
  • 1篇性行为
  • 1篇宣传干预
  • 1篇疫苗
  • 1篇疫情
  • 1篇预防知识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自愿咨询
  • 1篇自愿咨询检测
  • 1篇恙虫病
  • 1篇恙螨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问卷调查分析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梅毒
  • 1篇门诊

机构

  • 5篇安康市疾病预...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陈果
  • 3篇丁红玲
  • 2篇周玲
  • 2篇焦欢
  • 1篇金华英
  • 1篇屈娅荣
  • 1篇原凌云
  • 1篇汪红梅

传媒

  • 4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安康市6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调查安康市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了解该市居民梅毒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梅毒疫情防控策略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选取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青少年、男男人群、暗娼6类人群共计2 200人进行一对一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有效问卷共计2 200份,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74.2%。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58,P<0.01),其中城市居民知晓率最高(82.7%),暗娼人群知晓率最低(63.8%);不同年龄组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7,P<0.01),≤19岁人群知晓率最高(78.7%),≥50岁人群知晓率最低(60.0%);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33,P<0.01),高中或中专知晓率最高(80.1%),文盲知晓率最低(40.9%)。结论安康市普通群众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较国家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应注重宣传活动的多样性及普及性,尤其需要重视针对高龄、低学历、在校生及高危职业人群的宣传。
陈果周玲丁红玲
关键词: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
2018-2023年陕西省安康市恙虫病发病及流行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陕西省安康市恙虫病发病及流行现状。方法2018—2023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安康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的恙虫病病例资料。同时,对报告病例开展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调取患者电子病历核实其诊断。2023年,采用夹夜法在安康市3个恙虫病高发乡镇开展鼠类及恙螨监测,计算鼠带恙螨率、恙螨指数;采集鼠类的血液、肝脏、脾脏、肾脏,提取血液及脏器混合物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结果2018—2023年安康市共报告恙虫病病例330例,报告发病率从2018年的0.56/10万上升至2023年的5.02/10万。其中,男性139例、女性191例,男女性别比为0.73∶1.00;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5~70岁年龄组,占81.52%(269/33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6.97%(287/330);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10月,共报告病例317例,占96.06%(317/330)。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3.20%,274/294)、溃疡或焦痂(75.85%,223/294)、头疼(44.56%,131/294)、淋巴结肿大(44.22%,130/294);首诊误诊率为73.81%(217/294)。鼠类及恙螨监测中,共捕获鼠452只,其中携带恙螨鼠91只,鼠带恙螨率为20.13%(91/452);共捕获恙螨1463只,恙螨指数为3.24(1463/452)。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452只鼠血液及脏器混合物样本中,1份脏器混合物样本检出恙虫病东方体。结论安康市恙虫病发病水平较高,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病例以女性、中老年、农民为主,首诊误诊率较高。恙虫病高发乡镇鼠类有携带恙螨情况。
原凌云杨敏陈果李明刚陈元慧邹好屈娅荣杨力焦欢
关键词:恙虫病
安康市疾控机构艾滋病自愿咨询门诊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安康市各级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VCT)门诊2014—2019年求询者相关数据,了解各类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探寻如何有效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方法收集2014—2019年安康市11家疾控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相关信息,对不同特征求询者HIV检出情况进行χ^(2)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影响求询者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4—2019年共有3 430名求询者接受服务,共检出HIV阳性212例,阳性检出率6.18%。单因素χ^(2)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χ^(2)=6.488,P<0.01)、文化程度(χ^(2)=11.094,P<0.01)、婚姻(χ^(2)=32.267,P<0.01)、求询原因(χ^(2)=114.093,P<0.01)、求询来源(χ^(2)=111.646,P<0.01)的人群HIV阳性检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892,95%CI:1.788~4.678)、文化程度过低或过高(文盲OR=2.112,95%CI:1.098~4.065;大专及以上OR=1.119,95%CI:1.016~1.737)、男男性行为史(OR=1.889,95%CI:1.121~3.183)、配偶/固定性伴阳性史(OR=7.831,95%CI:4.425~13.860)、高危人群来源(OR=4.171,95%CI:2.74~6.348)和转介求询来源(OR=1.728,95%CI:1.019~2.929)为安康市疾控机构VCT门诊求询者HIV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VCT门诊是主动发现HIV感染者的一个重要窗口和途径,应在扩大检测及宣传的基础上探索多样化干预及检测方式,并重点关注男男同性、阳性配偶家庭、青少年、老年人群的干预宣传,运用知-信-行模式有效提高全人群健康责任意识。
陈果陈果丁红玲丁红玲
关键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宣传干预
安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安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及行为学变化,为控制艾滋病传播及有针对性地对MSM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托民间组织,采用同伴或调查对象互相推荐的方法招募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调查MSM 19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70.8%。职业以学生和公司职员为主。寻找性伴的方式以互联网为主,占74.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1.35%。最近6个月55.4%(108人)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其中59.3%(64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108人中14.8%(16人)与同性发生过商业性行为,68.8%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最近6个月13.8%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59.3%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最近1年75.4%接受过安全套发放/艾滋病咨询,46.7%做过HIV检测,HIV确认阳性3例,感染率1.54%。结论安康市MSM人群危险因素主要与年龄小、互联网隐蔽性助推、安全套的使用率低有关。提示工作重点应放在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促进安全性行为的形成,扩大HIV检测,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
丁红玲陈果周玲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行为艾滋病
2010—2019年安康市百日咳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了解2010—2019年安康市百日咳流行特征和发病原因,为防控百日咳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0—2019年安康市百日咳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利用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对2020年7月—2021年6月百日咳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2010—2019年安康市百日咳病例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发病率最高,为4.95/10万,与2018年相比上升299.00%。年龄分布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4.07%。发病集中在3类人群:散居儿童(75.42%)、幼托儿童(15.25%)、学生(9.32%)。2019年汉阴县病例中在校/在园学生25例、散居儿童15例,部分病例已构成聚集性疫情。预测模型提示2020年7月—2021年6月安康市百日咳发病将有所下降。结论 2010—2019年安康市儿童百日咳发病呈上升趋势,确保疫苗生产质量、提高接种质量、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百日咳的重点。受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百日咳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
金华英焦欢汪红梅罗延琪陈果陈元慧
关键词:百日咳流行病学疫苗聚集性疫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