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欢
-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安康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6-2018年安康市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安康市2016-2018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监测数据,了解流感流行情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6-2018年安康市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为研究对象,采集咽拭子,利用Real-time 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6-2018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5774份,核酸阳性1113份,平均阳性率为19.28%。共报告流感样病例24761例,0~4岁组就诊比例(ILI%)最高(55.52%),60岁以上组ILI%最低(4.98%),各年龄组流感样病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207,P<0.05)。从核酸阳性分布来看,0~4岁组阳性占比最高(34.95%),60岁以上组占比最低(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15,P<0.05)。结论安康市流感好发人群为学龄儿童,各年优势流行株不同,呈交替流行,流行末期被原优势毒株替代。应不断加强流感监测和健康教育宣传,建议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以防流感暴发。
- 杜冬冬刘斌史伟屈娅荣李湘平李海燕刘万静原凌云焦欢
- 关键词:流感病毒病原学流行性感冒流感样病例流感疫苗
- 安康市2015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安康市居民死因分布,评价安康市居民健康状况,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安康市2015年死因监测数据,将监测数据导入Excel和SPSS 18.0软件中,建立数据库,通过描述性分析和编制寿命表,分析安康市2015年监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结果安康市2015年报告死亡个案17 656人,死亡率668.68/10万(标化死亡率706.27/10万),男性死亡率778.94/10万(标化死亡率775.72/10万),女性死亡率545.56/10万(标化死亡率613.01/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646,P<0.05)。前五位的死亡疾病分别是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亡个案的84.62%。居民期望寿命75.27岁,男性期望寿命73.09岁,女性78.02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成为严重影响安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安康市居民期望寿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国家水平。
- 原凌云周以军焦欢张永英杨俊锋
- 关键词:死因监测
- 灰色模型(1,1)和ARIMA模型在手足口病发病预测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为了对安康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预测,优化拟合最佳传染病发病预测模型。方法采用2009—2014年手足口病的年发病率和月发病率分别建立灰色模型(1,1)和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并对两种模型发病预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优化拟合最佳预测模型,同时进行2015年安康市手足口病发病预测,并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度。结果 ARIMA模型对安康市手足口病预测效果优于灰色模型,2015年手足口病年发病率预测值为143.29/10万,每年发病分布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分别在4—7月和11—12月。与2015年1—7月的实际发病率比较,ARIMA模型的发病率预测值略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ARIMA模型对手足口病发病预测效果优于GM(1,1)模型。
- 原凌云于燕周以军焦欢张永英杨俊锋
- 关键词:ARIMA模型手足口病
- 2018-2023年陕西省安康市恙虫病发病及流行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陕西省安康市恙虫病发病及流行现状。方法2018—2023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安康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的恙虫病病例资料。同时,对报告病例开展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调取患者电子病历核实其诊断。2023年,采用夹夜法在安康市3个恙虫病高发乡镇开展鼠类及恙螨监测,计算鼠带恙螨率、恙螨指数;采集鼠类的血液、肝脏、脾脏、肾脏,提取血液及脏器混合物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结果2018—2023年安康市共报告恙虫病病例330例,报告发病率从2018年的0.56/10万上升至2023年的5.02/10万。其中,男性139例、女性191例,男女性别比为0.73∶1.00;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5~70岁年龄组,占81.52%(269/33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6.97%(287/330);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10月,共报告病例317例,占96.06%(317/330)。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3.20%,274/294)、溃疡或焦痂(75.85%,223/294)、头疼(44.56%,131/294)、淋巴结肿大(44.22%,130/294);首诊误诊率为73.81%(217/294)。鼠类及恙螨监测中,共捕获鼠452只,其中携带恙螨鼠91只,鼠带恙螨率为20.13%(91/452);共捕获恙螨1463只,恙螨指数为3.24(1463/452)。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452只鼠血液及脏器混合物样本中,1份脏器混合物样本检出恙虫病东方体。结论安康市恙虫病发病水平较高,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病例以女性、中老年、农民为主,首诊误诊率较高。恙虫病高发乡镇鼠类有携带恙螨情况。
- 原凌云杨敏陈果李明刚陈元慧邹好屈娅荣杨力焦欢
- 关键词:恙虫病
- 2010—2019年安康市百日咳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了解2010—2019年安康市百日咳流行特征和发病原因,为防控百日咳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0—2019年安康市百日咳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利用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对2020年7月—2021年6月百日咳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2010—2019年安康市百日咳病例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发病率最高,为4.95/10万,与2018年相比上升299.00%。年龄分布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4.07%。发病集中在3类人群:散居儿童(75.42%)、幼托儿童(15.25%)、学生(9.32%)。2019年汉阴县病例中在校/在园学生25例、散居儿童15例,部分病例已构成聚集性疫情。预测模型提示2020年7月—2021年6月安康市百日咳发病将有所下降。结论 2010—2019年安康市儿童百日咳发病呈上升趋势,确保疫苗生产质量、提高接种质量、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百日咳的重点。受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百日咳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
- 金华英焦欢汪红梅罗延琪陈果陈元慧
- 关键词:百日咳流行病学疫苗聚集性疫情
- 安康市城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防制对策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通过开展病媒生物监测,掌握安康市中心城区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分布及其消长规律,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成蚊密度调查采用灯诱法,蝇类密度调查采用笼诱法,鼠类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蟑螂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结果蚊类有4属5种,总密度0.842只/(灯·h),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62.56%,以牲畜棚圈蚊密度最高,7~9月为密度高峰期;蝇类有3科4属5种,总密度1.09只/笼,棕尾别麻蝇为优势蝇种,占捕获总数的41.39%,以绿化带苍蝇密度最高,9月为密度高峰期;鼠类有1科2属3种,平均密度0.14%,黄胸鼠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0.00%,以城镇居民区鼠密度较高;蟑螂有2科2属2种,密度0.345只/张,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占捕获总数的99.19%,以农贸市场密度最高,9月为密度高峰期。结论安康市城区病媒生物密度较往年明显下降,蚊、蝇密度仍然较高,蟑螂侵害范围逐步扩大,密度有增高趋势。防制工作仍需以环境治理为主,需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从源头上抑制孳生,并附以化学药物的杀灭,依法、科学、规范保障病媒生物可持续性控制。
- 周以军杨俊锋原凌云焦欢张永英
- 关键词:病媒生物
- 2015—2023年陕西省安康市老年肺结核患者流行特征及就诊延迟分析
- 2025年
- 目的对陕西省安康市老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汇总分析,为老年肺结核防治策略制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收集2015—2023年安康市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就诊、治疗、管理等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单因素分析、多样本率比较、Logistics回归分析等进行流行特征及就诊延迟因素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2015—2023年安康市老年肺结核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7—2020年下降趋势最明显(APC=-16.52,95%CI:-20.91~-13.25,P<0.001);全年总体呈下降趋势(APC=-2.66,95%CI:-3.89~-1.43,P<0.001),1至3月和5至8月发病较高;男性患者是女性的2.63倍;年龄中位数为67(63,71)岁;农民占老年发病总人数的89.05%;2020—2023年60岁以上老年结核耐药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15.78,95%CI:5.43~27.18,P<0.001),耐药率为7.16%,其中单耐药率、耐多药率、准广泛耐药率分别为6.05%、1.04%、0.07%;复治患者比初治更容易产生耐药(χ^(2)=51.61,P<0.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非农民,农民增加就诊延迟发生风险(OR=1.402,95%CI:1.177~1.670,P<0.001);合并其他疾病的老年人群发生就诊延迟的风险更高(OR=1.371,95%CI:1.177~1.598,P<0.001);而流动老年人群相对于本地人口更容易发生就诊延迟(OR=1.192,95%CI:1.014~1.401,P<0.05)。结论在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中,重点关注老年、男性、农民、复治患者等人群,制定综合措施降低普通肺结核和耐药结核的发生和传播。农民、合并疾病、流动人口是安康市老年群体就诊延迟的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避免就诊延迟。
- 焦欢李奎马倩屈娅荣周以军刘芙蓉郑开安蒋伟
- 关键词:老年结核耐药就诊延迟APC
- 冠状动脉CT显示粥样硬化斑块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CT)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0月接受CT扫描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既往史、合并疾病、血压、血生物化学指标等方面的信息。根据CT显示冠状动脉情况分为有CAP和无CAP两组。LASSO回归交叉验证法对数据降维,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应用价值,最优尺度回归分析评估CAP-CT值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CAP患者240例,非CAP患者52例;调节参数(λ+1se)后,年龄、尿酸、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非零特征的变量,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及eGFR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59(95%CI:0.691~0.828)、灵敏度为73.8%、特异度为71.2%;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χ2=11.846,P=0.158),预测准确性为82.2%;Bootstrap重抽样内部验证平均绝对误差为0.029,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拟合,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在风险阈值为0.10~0.40时有良好的净获益;合并糖尿病和β2微球蛋白(β2-MG)是影响CAP-CT值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重要性分别为0.121、0.564。[结论]重视肾脏功能的保护及血糖达标将有利于降低CAP的形成及增加CAP稳定性,尤其在选择用药时,应该更多关注肾功能。
- 唐远雪焦欢李奎吴蕾丁红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计算机断层成像Β2微球蛋白
- 2013年安康市中心城区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测定安康市中心城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以便通过抗药性检出水平在全市开展有效、科学的灭蟑工作。方法采用500 ml广口瓶药膜接触法,测定德国小蠊半数击倒时间。结果现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5种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为3.43、1.93、1.30、4.10、1.40,均为低度抗性。结论安康市中心城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5种杀虫剂尚未产生高度抗性,可以合理轮流使用药物。
- 杨俊锋周以军原凌云刘平张永英焦欢吕文
- 关键词:德国小蠊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