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杰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家庭功能
  • 2篇分裂症
  • 1篇依恋
  • 1篇抑郁
  • 1篇抑郁障碍
  • 1篇抑郁障碍患者
  • 1篇亲子依恋
  • 1篇自杀
  • 1篇自伤
  • 1篇自伤行为
  • 1篇父母
  • 1篇感知差异

机构

  • 3篇武汉市精神卫...

作者

  • 3篇熊杰
  • 2篇徐汉明
  • 2篇张建军
  • 2篇马筠
  • 2篇李轶琛
  • 2篇杨光远

传媒

  • 2篇医学与哲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父母对家庭功能的感知差异被引量:4
2017年
探索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对家庭功能的感知差异,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对患者与父母亲进行调查。发现在家庭功能过程发展的感知上,父子在情感反应、行为控制、总功能方面差异明显(P<0.05);母子在沟通方面差异明显(P<0.05);父母在问题解决方面差异明显(P<0.05)。在家庭功能的结果方面,父子在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差异明显(P<0.05),母子在亲密度方面差异明显(P<0.05),父母在适应性方面差异明显(P<0.05)。表明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家庭功能过程和结果的感知差异明显。
杨光远徐汉明马筠李轶琛熊杰张建军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功能感知差异
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式自伤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式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定量分析法及封闭式结构问卷纳入抑郁障碍患者,根据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Questionnaire-9,PHQ-9)、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he 17-Item HamiltonRatingScaleforDepression,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the 14-Item HamiltonRatingScaleforAnxiety,HAMA-14)测评分为无NSSI组和NSSI组,每组60例,比较各组一般人口学资料、抑郁和焦虑症状[HAMA评分、HAMD评分]、有无自杀意念、父母及同伴依恋问卷(父子信任、母子信任、父子沟通、母子沟通、父子疏离、母子疏离)、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CloseRelationshipsInventory,ECR),分析导致抑郁障碍患者发生NSSI的因素。结果:2组在HAMA评分(t=20.256)、HAMD评分(t=16.854)、有自杀意念(χ2=14.903)、父母及同伴依恋(t=4.075、6.542、4.520、6.941、7.565、8.593)、ECR依恋分布(χ2=5.546)上相比存在明显差异(OR=4.875、3.440、2.508、3.997、2.374、1.360、3.445,P=0.001、0.028、0.035、0.025、0.031、0.038、0.029);经相关性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A评分、HAMD评分、有自杀意念、亲子依恋、成年依恋是导致抑郁障碍患者发生NSSI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抑郁障碍患者发生NSSI的情况较为严重,抑郁和焦虑症状、有自杀意念、亲子依恋、成年依恋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刘珺熊杰
关键词:抑郁障碍亲子依恋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过程与结果被引量:4
2016年
探索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过程和结果的特点,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和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对101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01例普通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两组家庭在家庭功能过程发展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庭功能结果方面及家庭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功能过程发展中的角色、情感反应、问题解决负向预测家庭功能结果的亲密度(P<0.05),问题解决和总功能维度负向预测适应性(P<0.05)。表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家庭功能的过程和结果上失调,且家庭功能的过程与结果呈线性关系。
杨光远徐汉明马筠李轶琛熊杰张建军
关键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家庭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