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萌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狼疮
  • 6篇红斑
  • 6篇红斑狼疮
  • 5篇系统性红斑
  • 5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血清
  • 3篇综合征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3篇抗体
  • 3篇老年
  • 3篇干燥综合征
  • 2篇蛋白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干燥综...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肾小球
  • 2篇肾小球内皮细...
  • 2篇肾脏

机构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丁萌
  • 10篇田玉
  • 7篇郭惠芳
  • 6篇高丽霞
  • 6篇彭晨星
  • 4篇齐晅
  • 3篇韩玉祥
  • 3篇孙超
  • 2篇刘爱京
  • 2篇张明峰
  • 2篇王炜
  • 1篇李琛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临床荟萃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2Rα、OAS1、DNase1L3与疾病活动度和早期肾损伤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脱氧核糖核酸酶1Like3(DNase1L3)与疾病活动度和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3例SLE患者,根据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48,SLEDAI评分0~9分)、中度组(n=28,SLEDAI评分10~14分)、重度组(n=37,SLEDAI评分≥15分)。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n=48,eGFR>90 m L/(min·1.73 m_(2))]和早期肾功能损伤组[n=65,eGFR为60~90 m L/(min·1.73 m_(2))]。对比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血清IL-2Rα、OAS1、DNase1L3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LE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重度组、中度组的IL-2Rα、OAS1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的DNase1L3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早期肾损伤与年龄、SLEDAI评分、病程、三酰甘油(TG)、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3、eGFR、血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IL-2Rα、OAS1、DNase1L3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cr、UA、β2MG、IL-2Rα、OAS1均是SLE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L-2Rα、OAS1、DNase1L3参与着SLE的疾病进展,其中IL-2Rα、OAS1可与年龄、Scr、UA、β2MG等因素共同辅助评估早期肾功能损伤。
田玉杨玉淑丁萌高丽霞彭晨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IL-2RΑ疾病活动度早期肾功能损伤
抗唾液腺蛋白1抗体联合抗腮腺分泌蛋白抗体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抗唾液腺蛋白1(salivary protein 1, SP1)抗体联合抗腮腺分泌蛋白(parotid secretory protein, PSP)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j9gren’s syndrome, S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部的原发性SS(primary SS, pSS)患者6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伴有口干和(或)眼干症状的患者30例为疾病对照组,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留取血清备用,同时记录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其它辅助检查。采用201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EULAR)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作为pSS诊断金标准。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型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诊断pSS的准确性,并比较pSS组中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之间年龄(F=1.406,P=0.495)、性别(χ~2=2.105,P=0.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SP1抗体(H=16.73,P<0.001)和抗PSP抗体(H=26.09,P<0.001)在3组之间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发现,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表达水平在pSS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PSP抗体表达水平在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在pSS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中,抗SP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33%vs. 40.00%vs.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PS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00%vs. 56.17%vs.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SP1抗体、抗PSP抗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8(P<0.001)、0.720 (P<0.001),敏感性分别为58.33%(35
杨玉淑齐晅丁萌王炜郭惠芳高丽霞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基于ROC曲线评价唾液腺超声在老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唾液腺超声对老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老年p SS患者、28例症状相似的非p SS患者进行下颌腺和腮腺超声和唇腺活检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老年p SS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Youden指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经唾液腺超声检查,所有老年研究对象评定结果为0级33例,1级21例,2级12例,3级18例,经唇腺活检,0级22例,1级15例,2级10例,3级及以上37例。唾液腺超声诊断灵敏度为82.14%,特异度为82.14%,准确度为82.14%,Youden指数为0.643。唇腺活检诊断灵敏度为62.50%,特异度为92.86%,准确度为72.62%,Youden指数为0.554;唾液腺超声及唇腺活检诊断p SS 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 2、0.721 5。结论唾液腺超声能够观察到老年p SS患者下颌腺和腮腺的实质回声、腺体大小的改变,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作为鉴别诊断老年p SS的首选方法。
齐晅孙超田玉丁萌郭惠芳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超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抗Ro52抗体和抗Ro60抗体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抗Ro52抗体和抗Ro60抗体在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中的临床意义,分析其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并明确诊断为CTD的患者785例,并收集其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抗Ro52抗体和抗Ro60抗体的表达情况分为4组:Ro52^(+)Ro60^(-)组(n=94)、Ro52^(-)Ro60^(+)组(n=80)、Ro52^(+)Ro60^(+)组(n=251)和Ro52^(-)Ro60^(-)组(n=360);依据有无ILD将患者分为两组:CTD合并ILD组(n=243)和CTD不合并ILD组(n=542)。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估抗Ro52抗体和抗Ro60抗体对CTD,尤其CTD-ILD的临床风险评估。结果患者抗Ro52抗体和抗Ro60抗体表达情况存在差异,不同组别间一般资料、临床症状、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和自身抗体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生ILD的概率增加了56.7%;年龄每增加1岁,发生ILD的风险将增加3.8%;抗Ro52^(+)Ro60^(-)抗体的CTD患者比其他患者发生ILD的概率高。结论抗Ro52抗体阳性、男性和高龄是CTD患者发生ILD的独立危险因素。抗Ro52和抗Ro60抗体在CTD中作用复杂,应该替代传统的抗SSA抗体分别做为独立的抗体来进行检测。
巩思静杨玉淑郭惠芳丁萌王炜高丽霞
关键词: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PGRN、Gas6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肾脏损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颗粒蛋白前体(PGRN)、生长停滞基因6(Gas6)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5例,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SLEDAI≥5分)62例,缓解期组(SLEDAI≤4分)43例。另取同期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β2-MG、PGRN、Gas6、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补体、抗dsDNA抗体、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4h UTP),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活动期组β2-MG、PGRN、ESR、CRP、抗dsDNA抗体、BUN、Scr、24 h UTP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Gas6、血清补体C3、C4水平低于缓解期组、对照组;缓解期组β2-MG、PGRN、ESR、CRP、抗dsDNA抗体、BUN、Scr、24 h U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as6、血清补体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活动期组SLEDAI评分高于缓解期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PGRN与SLEDAI、ESR、CRP、抗dsDNA、BUN、Scr、24h UTP呈正相关,与血清补体C3、补体C4呈负相关(均P<0.05),Gas6水平与SLEDAI、ESR、CRP、抗dsDNA、BUN、Scr、24h UTP呈负相关,与血清补体C3、补体C4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β2-MG、PGRN水平异常升高,Gas6水平异常降低,且和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及肾脏损害密切相关,检测其水平可能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评估提供参考。
田玉杨玉淑丁萌张明峰彭晨星刘爱京高丽霞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Β2-MGGAS6疾病严重程度肾脏损害
多指标联合检测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诊断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联合检测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肾功能异常患者45例为肾功能损害组,24 h尿蛋白定量≤0.5 g的75例患者为非肾功能损害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有无肾功能损害组的血清sVCAM-1、AECA、HMGB1水平的差异,比较有无肾功能损害组的免疫功能,采用ROC曲线分析sVCAM-1、AECA、HMGB1对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诊断意义。结果观察组sVCAM-1、AECA、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损害组sVCAM-1、AECA、HMGB1水平高于非肾功能损害组(P<0.05),肾功能损害组补体C3、补体C4低于非肾功能损害组(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高于非肾功能损害组(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sVCAM-1、AECA、HMGB1检测的临界值,采用并联模式(三者中有一项为阳性则判定是阳性)作为联合检测的方法,联合检测对肾功能损害的准确度及特异度最高。结论血清sVCAM-1、AECA、HMGB1联合检测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田玉杨玉淑彭晨星丁萌郭惠芳韩玉祥
关键词: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抗内皮细胞抗体
瑞沙托维通过抑制TLR4/MyD88信号通路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探讨瑞沙托维在改善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中的治疗作用。以24周龄MRL/lpr小鼠及对照MRL/MPJ鼠作为实验对象,将8只16周龄的MRL/MPJ小鼠作为Control组,24只同周龄的MRL/lpr小鼠随机分为LN组、LN+TAK组、LN+DMSO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LN+TAK组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的瑞沙托维,一周两次;LN+DMSO组腹腔注射等量的1%DMSO溶液;连续给药8 w,于24周龄时,处死小鼠,收集血、尿及肾组织标本。ELISA方法检测血浆SDC-1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内皮糖萼,免疫组化方法及免疫荧光双染方法检测小鼠肾小球VCAM-1、TLR4、MyD88的表达,并测定小鼠肾皮质的一氧化氮浓度。同Control组相比,MRL/lpr小鼠存在肾小球内皮细胞糖萼脱落,血浆中糖萼核心蛋白SDC-1水平明显升高,且SDC-1与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MRL/lpr小鼠肾小球VCAM-1表达明显升高,肾皮质NO水平明显升高,且MRL/lpr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高表达TLR4、MyD88。瑞沙托维治疗能够抑制TLR4/MyD88在MRL/lpr小鼠肾小球内的激活,降低血浆SDC-1水平,改善肾小球内皮糖萼脱落,降低肾小球VCAM-1的表达及肾皮质NO水平。MRL/lpr小鼠存在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且内皮糖萼损伤与蛋白尿有关,瑞沙托维能够通过抑制TLR4/MyD88信号通路改善肾小球内皮糖萼脱落以及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为靶向治疗狼疮肾炎提供了临床思路。
田玉杨玉淑丁萌韩玉祥郭惠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肾小球内皮细胞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方法SLE患者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71例)和对照组(100例),收集两组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发病年龄、发病至确诊时间高于对照组,满足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EULAR/ACR)标准的项目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间质性肺炎、浆膜炎、神经病变、继发性干燥综合征、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蝶形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狼疮性肾炎、淋巴腺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抗ds-DNA阳性率、抗Sm抗体阳性率、抗U1RNP抗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Ro/SSA阳性率、抗La/SS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误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羟氯喹、大剂量泼尼松使用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SLE具有发病隐匿、发热及典型皮肤损害不明显等自身特点,易误诊或漏诊,治疗时需把握激素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并密切监测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
田玉杨玉淑丁萌雷玲彦郭惠芳彭晨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激素
应用高频超声评价昆仙胶囊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探查双膝关节软骨变化评价昆仙胶囊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KOA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19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美洛昔康;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昆仙胶囊。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对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应用超声探查股骨滑车沟(TG)、股骨内侧髁(MFC)和股骨外侧髁(LFC)处软骨,对软骨损伤程度进行分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3个月MFC超声分级、LFC超声分级无明显变化,TG超声分级、超声分级总分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TG超声分级、MFC超声分级、LFC超声分级及超声分级总分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VAS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TG超声分级、超声分级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C超声分级、LFC超声分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昆仙胶囊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和美洛昔康治疗KOA可以缓解疼痛,延缓疾病进展,高频超声评估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可作为KOA疗效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齐晅孙超田玉丁萌
关键词:骨关节炎昆仙胶囊软骨退化高频超声
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损伤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血浆置换术治疗的50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蛋白尿将患者分为A组(无蛋白尿,n=27)和B组(有蛋白尿,n=23)。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纳入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HMGB1、内皮素-1、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水平。将HRGEC分为control组与狼疮性肾炎(LN)组,control组以健康者血浆刺激细胞,LN组以SLE肾损伤血浆刺激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跨膜电阻法和FITC-BSA法检测HRGEC单层的通透性,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表达。将HRGEC细胞分为control组、LN组、LN+HMGB1中和抗体(LN+H ab)组、LN+对照IgG抗体(LN+IgG ab)组,比较各组HRGEC单层的通透性,细胞间VE-cadherin表达。结果 A组和B组血浆中HMGB1、内皮素-1、s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且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结果显示,随着血浆刺激浓度的增加,control组细胞活力无明显改变(P>0.05);当刺激浓度为10%、15%、20%时,LN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HMGB1中和抗体预处理后:与control组比较,LN组的跨膜电阻(TEER)值明显下降、荧光通透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N组比较,LN+H ab组TEER值明显升高、荧光通透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H ab组细胞间VE-cadherin的表达较LN组有所增加,提示细胞间紧密连接有所改善。结论 SLE患者血清中HMGB1水平明显升高,且存在肾损伤者更为明显,HMGB1中和抗体能够部分逆转HRGEC单层的通透性,改善细胞间的紧密连接,HMGB1可能参与了SLE的HRGEC损伤。
田玉杨玉淑韩玉祥丁萌彭晨星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