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晅
- 作品数:25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侧腮腺的唾液腺超声评分系统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单纯测量双侧腮腺的唾液腺超声评分系统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134例为病例组,同期有口干、眼干症状的非干燥综合征患者109例为对照组。分别依据0~16分评分系统,0~3分评分系统及单纯测量双侧腮腺、颌下腺评分系统对2组受试者进行唾液腺超声检查。结果病例组四种评分系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腮腺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与0~16分、0~3分评分系统均无差异(P>0.05),最佳临界值为5,此时的敏感性为90.30%、特异性86.2%。结论唾液腺超声是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敏感而特异的手段。单纯测量双侧腮腺的评分系统简洁而准确。
- 齐晅孙超田玉郭惠芳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敏感性特异性
- 依达拉奉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MCI-186)对大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IA)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2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依达拉奉低、高剂量组。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踝关节足垫厚度,生化方法检测了各组大鼠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对大鼠滑膜组织进行组织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取大鼠双膝关节滑膜组织,光镜下观察关节滑膜衬里层细胞(LCC)增生,衬里下层炎细胞浸润及血管翳形成等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浆总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升高,滑膜组织NF-κB、TNF-α表达增加。依达拉奉高低剂量组均能提高血浆总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使滑膜NF-κB、TNF-α表达下降,但两组比较无差异。组织形态学光镜下表明依达拉奉组滑膜衬里层增生减少,少见血管翳的形成。结论依达拉奉对CIA大鼠有明显的抗氧自由基及抗炎作用,能够降低CIA大鼠足垫肿胀程度,抗氧化及抑制炎性因子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 齐晅靳洪涛张风肖
- 关键词:依达拉奉胶原诱导关节炎自由基炎性细胞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肺部受累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SS)是一种常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以外分泌腺上皮细胞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女性多发。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干燥性的角、结膜炎,口腔干燥症,同时还可累及其他重要脏器、系统,如肺脏、肾脏、血液、消化、神经系统等。在不伴发其他相关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时,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ogren’Ssyndrome,PSS),其肺部病变发生率为9%~90%。本文总结107例PSS肺部受累的临床病例,报道如下。
- 孙丽君阎永龙李芳宁晓然齐晅
- 白细胞介素17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17在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和10例颌面部外伤和唇腺囊肿患者(对照组)唇腺组织中的表达,测得其光密度值。结果 (1)IL-17在观察组中有阳性表达,在对照组中未见表达,光密度值分别为0.210 3±0.077 0和0.078 0±0.012 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IL-17在唇腺浸润的淋巴细胞、导管上皮细胞、腺泡上皮细胞均有阳性表达,观察组阳性表达细胞数均多于对照组(P<0.01)。(3)AN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IL-17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参与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局部炎症反应过程,其在唇腺组织中的表达与自身抗体无关,提示淋巴细胞浸润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组织损伤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 于织波张风肖宁晓然闫永龙齐晅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白细胞介素17免疫组化唇腺
- 基于ROC曲线评价唾液腺超声在老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唾液腺超声对老年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老年p SS患者、28例症状相似的非p SS患者进行下颌腺和腮腺超声和唇腺活检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老年p SS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Youden指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经唾液腺超声检查,所有老年研究对象评定结果为0级33例,1级21例,2级12例,3级18例,经唇腺活检,0级22例,1级15例,2级10例,3级及以上37例。唾液腺超声诊断灵敏度为82.14%,特异度为82.14%,准确度为82.14%,Youden指数为0.643。唇腺活检诊断灵敏度为62.50%,特异度为92.86%,准确度为72.62%,Youden指数为0.554;唾液腺超声及唇腺活检诊断p SS 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 2、0.721 5。结论唾液腺超声能够观察到老年p SS患者下颌腺和腮腺的实质回声、腺体大小的改变,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作为鉴别诊断老年p SS的首选方法。
- 齐晅孙超田玉丁萌郭惠芳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超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肌肉骨骼超声评价益肾蠲痹丸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 目的 应用肌肉骨骼超声对膝关节滑车沟(GT)、股骨内侧髁(MFC)、股骨外侧髁(LFC)进行软骨变性分级评分,评价益肾蠲痹丸对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方法 4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治疗组19例,...
- 齐晅
- 关键词:益肾蠲痹丸膝骨关节炎
- 玻璃酸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内注射对伴有髋关节病变的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SH)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内注射对伴有髋关节病变的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伴有髋关节病变的AS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对照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SH联合复方倍他米松髋关节内注射,1次/周,共5次(复方倍他米松仅于第1次应用);对照组仅第1周给予复方倍他米松肌肉注射1次,疗程6周。疾病病情活动评估采用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疾病功能状态评估采用Bath AS功能指数(BASFI),髋关节病变评估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H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2(IL-12)水平测定采用ELISA法,对两组治疗前后及差值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BASDAI、BASFI、HHS及TNF-α、IL-1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的差值均较对照组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HHS较治疗前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NF-α与IL-12呈正相关(r=0.4221,P<0.001)。结论 SH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注射可以快速有效地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更好地控制伴有髋关节病变的AS的病情活动和改善躯体功能,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控制髋关节的疼痛和改善其功能,为临床应用SH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伴有髋关节病变的AS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风肖宁晓然郑桂敏于织波李芳齐晅孙丽君
- 关键词:玻璃酸钠倍他米松
- 何首乌饮对雌性衰老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下丘脑衰老时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何首乌饮延缓下丘脑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造模后灌胃何首乌饮连续60 d后,大鼠断头取下丘脑。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SP,β-EP和GnRH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SHIMADZU-10A高效液相色谱仪和L-ECD-6A电化学检测器检测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NA,DA,5-HT的含量。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GnRH、SP明显增高,β-EP与NA、DA、5-HT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何首乌饮组下丘脑GnRH、SP明显下降,β-EP与NA、DA、5-HT含量显著升高,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衰老时大鼠下丘脑正常功能被破坏,何首乌饮通过对神经递质紊乱的调节而延缓了下丘脑的衰老。
- 李亚丽张娜庞晓静高福禄王方娜齐晅陈雪
- 关键词:何首乌饮下丘脑神经递质
- 风湿病引起胸痛、腹痛的鉴别诊断及处理
- 2019年
- 风湿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胸痛、腹痛的症状,很多患者病情隐匿,诊断困难,而部分患者的病情凶险,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当患者出现胸痛腹痛时,应注意风湿病的存在,本文旨在总结风湿病引起胸痛腹痛的临床特点,及时做好鉴别诊断,改善患者预后。
- 韩玉祥田玉齐晅高丽霞郭惠芳
- 关键词:胸痛腹痛风湿性疾病
- 抗唾液腺蛋白1抗体联合抗腮腺分泌蛋白抗体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抗唾液腺蛋白1(salivary protein 1, SP1)抗体联合抗腮腺分泌蛋白(parotid secretory protein, PSP)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j9gren’s syndrome, S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部的原发性SS(primary SS, pSS)患者6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伴有口干和(或)眼干症状的患者30例为疾病对照组,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留取血清备用,同时记录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其它辅助检查。采用201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EULAR)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作为pSS诊断金标准。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型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诊断pSS的准确性,并比较pSS组中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之间年龄(F=1.406,P=0.495)、性别(χ~2=2.105,P=0.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SP1抗体(H=16.73,P<0.001)和抗PSP抗体(H=26.09,P<0.001)在3组之间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发现,抗SP1抗体和抗PSP抗体表达水平在pSS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PSP抗体表达水平在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在pSS组、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中,抗SP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33%vs. 40.00%vs.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PS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00%vs. 56.17%vs.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SP1抗体、抗PSP抗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8(P<0.001)、0.720 (P<0.001),敏感性分别为58.33%(35
- 杨玉淑齐晅丁萌王炜郭惠芳高丽霞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