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1篇源性疾病
  • 1篇食品
  • 1篇食源性疾病
  • 1篇食源性致病菌
  • 1篇卫生监测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旅店
  • 1篇旅店业
  • 1篇旅店业卫生
  • 1篇艾滋病
  • 1篇艾滋病病毒
  • 1篇边境
  • 1篇HIV
  • 1篇病毒

机构

  • 4篇保山市疾病预...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作者

  • 4篇李婧
  • 4篇钟玉娟
  • 3篇彭佳艳
  • 3篇王丽
  • 3篇赵金燕
  • 3篇杨小玲
  • 2篇杨秀红
  • 1篇杨明强
  • 1篇黄东升
  • 1篇苏玮玮
  • 1篇胡安艳
  • 1篇郑维斌
  • 1篇徐正翠

传媒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食品安全导刊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保山市边境县缅甸籍跨境婚姻人群的HIV感染现状被引量:7
2015年
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保山市的2个边境县(腾冲县、龙陵县)与缅甸山水相连,边境地区的居民素有与缅甸妇女通婚的习俗,且多为事实婚姻。为掌握这一特殊人群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于2011年在保山市的两个边境县开展了缅甸籍跨境婚姻人群的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况调查,现在报道如下。
彭佳艳王丽杨秀红李婧钟玉娟徐正翠胡安艳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2012-2014年保山市旅店业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保山市旅店业卫生管理现状,客观评价旅店业的卫生水平,为加强旅店业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3年对保山市31家旅店业的室内空气和公共用品进行抽检监测。结果 2012-2014年保山市旅店业监测份数共1 324份,合格1 211份,合格率91.50%;公共用品监测合格率(95.10%)大于空气质量监测合格率(67.80%)(X^2=146.622,P=000)。公共用品消毒效果合格率达95.1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X^2=11.918,P=0.003)。但空气质量监测合格率较低,仅达67.80%,其中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最低,为78.50%,不同监测项目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788,P=-0.000)。结论 保山市旅店业的卫生状况总体良好,但空气质量监测合格率较低,应不断加强公共场所通风消毒保洁工作,保证公共场所卫生。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
彭佳艳杨明强王丽杨秀红李婧钟玉娟刘本周赵金燕杨小玲
关键词:旅店业卫生监测
2011~2015年保山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保山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5年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样品采样要求抽样9类,1404份食品样品。根据《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方法对抽取的样品进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12种致病菌监测。结果 2011~2015年间检测样品中,阳性样品83份,检出6种食源性致病菌85株,致病菌污染率为5.91%,其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最高为19.63%。不同年份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类食品中婴幼儿食品及餐饮食品致病菌污染率最高,分别为17.27%、14.81%;散装食品致病菌污染率7.92%,高于预包装食品3.28%(P<0.001);第3季度的致病菌污染率为10.2%,显著高于其他季度(P<0.008);餐饮服务环节6种致病菌总污染率高于流通环节及生产加工环节。结论保山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重点对散装食品进行监测监督,在污染率高的第3季度及餐饮服务环节加强监管。
彭佳艳郑维斌李婧钟玉娟王丽刘本周赵金燕杨小玲万琨珅王绍孝王树勇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食品
2018—2022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保山市2018—2022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全市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22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果:2018—2022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59起,发病1 362人,死亡8人,罹患率13.98%。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以6—8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167起(64.48%)。毒蘑菇中毒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总数的47.88%和75.00%。家庭、餐馆、学校和农村宴席是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家庭报告190起(73.36%),死亡8人(100%);农村宴席平均每起事件发病人数高于其他场所。食用毒蘑菇(99起)和有毒动植物(44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因素引起的发病人数(453例)居首。结论:2018—2022年保山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季,家庭为主要暴发场所,毒蘑菇中毒是致死率最高的致病因素。应加强卫生监管,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野生菌及微生物食物中毒健康教育,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数和死亡数,降低食源性疾病的负担。
杨小玲黄东升钟玉娟赵金燕李婧苏玮玮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