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真真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沙门菌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品
  • 1篇监测分析
  • 1篇副溶血性
  • 1篇副溶血性弧菌

机构

  • 2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张月娟
  • 2篇彭真真
  • 1篇何平
  • 1篇许学斌
  • 1篇杨兴堂
  • 1篇沈先标
  • 1篇茅俭英
  • 1篇姚利利
  • 1篇袁国平
  • 1篇金凯
  • 1篇朱倩如
  • 1篇沈隽卿

传媒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上海市宝山区非生食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半定量风险评估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估上海市宝山区居民通过非生食水产品暴露副溶血性弧菌的健康风险,为防控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参考,为职能部门制订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程序,应用半定量风险评估软件Risk Ranger结合居民膳食消费量数据和水产品监测结果进行评估。结果预计每人每天因进食污染了副溶血性弧菌的海水产品、淡水产品而患病的概率分别为3.53×10^(-7)、5.77×10^(-7),人群中每年患病的人数分别为196人和321人,风险评分分别为45、47,加工过程、食用前的制备等是人群感染风险的敏感性因素。结论上海市宝山区非生食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需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姚利利杨兴堂沈先标何平张月娟彭真真
关键词: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
2010-2014年上海市宝山区沙门菌监测分析及能力评估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评估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基于实验室监测腹泻病例和食源性沙门菌的能力。方法 2010-2014年,遴选辖区内2家临床医院和固定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和自然水体等进行连续性主动监测和环境背景监测。分析沙门菌的年度流行曲线和菌型特征,回顾性评估监测系统中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的能力。结果 2010-2014年,监测病例和食源环境沙门菌阳性率为6.9%(269/3898)和5.3%(99/1885)。标本量最多的21~60岁组阳性率(6.2%,168/2714)显著低于标本量最少的〈12岁组(40.6%,39/96),确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1。食源带菌以猪肉最高(26.2%,44/168),其次为禽肉:鸡肉(7.8%,9/116)和鸭肉(14.3%,4/28)。人源的优势型依次为鼠伤寒、肠炎、婴儿、汤卜逊和山夫登堡沙门菌,食源菌型较人源更具多样性。人源菌株耐药特征稳定,对环丙沙星和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低,食源株的耐药率略高于人源,但有下降趋势。监测数据中2010年和2011年较其后的几年更能体现真实的沙门菌年度流行特征。结论上海市宝山区的沙门菌病例以青壮年居多,食源暴露以肉制品最高,流行曲线真实但存在偏倚,应加强监测过程的分段评估和质量控制。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开展食源性主动监测需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建议借助国家网络实验室平台集成暴发应对和分子分型的能力建设。
沈隽卿张月娟袁国平金凯茅俭英彭真真朱倩如杨兴堂许学斌
关键词:沙门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