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洋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淀粉样
  • 3篇淀粉样蛋白
  • 3篇细胞
  • 2篇蛋白磷酸化
  • 2篇血清
  • 2篇血清淀粉样蛋...
  • 2篇血清淀粉样蛋...
  • 2篇受体
  • 2篇小鼠
  • 2篇磷酸
  • 2篇磷酸化
  • 2篇活性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2篇TAU蛋白
  • 2篇TAU蛋白磷...
  • 1篇蛋白激酶
  • 1篇多糖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于洋
  • 2篇刘锦
  • 1篇叶德全
  • 1篇金慧子
  • 1篇金郁
  • 1篇王超然
  • 1篇王纪霞
  • 1篇王丁

传媒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清淀粉样蛋白A对小胶质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小胶质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SAA诱导原代小胶质细胞和鼠源N9小胶质细胞的迁移能力。用Transwell检测甲酰肽受体2(FPR2)拮抗剂和TLR2中和抗体对SAA诱导N9小胶质细胞迁移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AA作用N9小胶质细胞后,FPR2和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AA对N9小胶质细胞下游信号通路激酶表达的影响。用Transwell检测信号通路抑制剂对SAA诱导的N9小胶质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SAA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原代小胶质细胞和N9小胶质细胞迁移。FPR2拮抗剂和TLR2中和抗体抑制了SAA诱导的N9小胶质细胞迁移。SAA促进了N9小胶质细胞内FPR2和TLR2受体的mRNA转录水平增加。SAA刺激N9小胶质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表现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38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水平增加,IĸBα表达水平降低。p38、JNK和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抑制了SAA诱导的N9小胶质细胞迁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SAA通过作用FPR2和TLR2受体,激活下游p38、JNK和NF-κB信号通路,进而诱导小胶质细胞迁移。
林爱花刘锦陈岩青张岩于洋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小胶质细胞迁移受体信号通路
翼茎羊耳菊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的抗炎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研究了中药翼茎羊耳菊(IP)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中的抗炎活性和信号传导通路。通过Griess法测定一氧化碳(NO)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方法检测药物对于LPS诱导产生的IL-6、IL-1β、TNF-α、iNOS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于LPS所诱导的MAPK和NF-κB等炎症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翼茎羊耳菊乙酸乙酯组分IP(EA)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IL-6、IL-1β、TNF-α和iNOS的产生;可显著抑制LPS所诱导的MAPK和NF-κB通路的磷酸化。因此,翼茎羊耳菊通过抑制MAPK以及NF-κB通路发挥抗炎活性。
黄春丽吴乐昊于洋金慧子张岩
关键词:抗炎活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基于孤儿受体BRS-3配体的中药活性成分研究
2022年
BRS-3受体为蛙皮素样受体家族中的孤儿受体,其信号转导机制以及生物学功能备受关注,寻找BRS-3的配体对于研究受体功能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激活BRS-3受体可以引起细胞内Ca^(2+)浓度变化这一生物学特征,利用FLIPR Tetra系统进行细胞水平的配体筛选。该实验从400余种中药单体化合物中首次发现从延胡索中分离的单体yuanhunine、从甘草中分离的单体sophoraisoflavanone A和licoriphenone对BRS-3受体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基于HEK293-BRS-3模式细胞的研究结果显示,yuanhunine、sophoraisoflavanone A和licoriphenone浓度依赖性地抑制[D-Phe^(6),β-Ala^(11),Phe^(13),Nle^(14)]bombesin-(6-14)激活BRS-3受体所引起的钙流响应,IC;依次为8.58、4.10、2.04μmol·L^(-1)。进一步研究表明,yuanhunine和sophoraisoflavanone A对BRS-3具有较好的受体选择性。该研究首次发现来源于中药的单体成分具有孤儿受体BRS-3的拮抗活性,为BRS-3受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工具药,为新药发现提供了可能的先导化合物,同时为基于中药活性成分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参考。
邱鑫吴乐昊于洋金郁王纪霞王超然王超然
关键词:孤儿受体中药单体配体拮抗剂
星形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功能变化及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对神经元有营养支持的作用,并且能够调控神经元的活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和发展。在AD病理情况下,星形胶质细胞在多种因子如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Aβ)和促炎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进一步释放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多种炎性因子增强炎症级联反应。功能失常的星形胶质细胞会促进Aβ的产生,减弱对Aβ的摄取和清除,导致Aβ聚集沉积形成老年斑。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还能显著增加神经元内tau蛋白的异常过度磷酸化,产生神经纤维缠结。本文对星形胶质细胞在AD中参与神经变性的功能变化和分子机制进行总结,为星形胶质细胞作为靶点预防及治疗AD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姝勤于洋刘锦王丁叶德全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炎症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磷酸化
Saa3缺失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和Tau蛋白病理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构建Saa3缺失的APP/PS1转基因AD小鼠模型和侧脑室内(ICV)注射链脲佐菌素(STZ)AD小鼠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两种AD模型小鼠脑内Saa3的表达。记录ICV注射STZ小鼠造模期间的体重变化。采用转棒式疲劳仪、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分别检测小鼠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自主运动能力和焦虑程度。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小鼠脑组织中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两种AD模型小鼠脑内Saa3的表达显著增加。Saa3缺失对两种AD模型小鼠的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及自主运动能力无显著影响。Saa3缺失缓解了AD小鼠的焦虑程度。Saa3缺失改善了ICV注射STZ模型小鼠和APP/PS1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损伤。Saa3缺失降低了AD小鼠脑内tau蛋白特定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表明,Saa3参与AD的认知功能和tau蛋白的病理进展,抑制SAA为AD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策略。
陈岩青宫平刘震张岩于洋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磷酸化MORRIS水迷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