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钢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急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急救
  • 3篇季节性
  • 2篇担架
  • 2篇道路交通
  • 2篇道路交通伤害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疾病
  • 2篇院前急救
  • 2篇上楼梯
  • 2篇上坡
  • 2篇中心城
  • 2篇中心城区
  • 2篇楼梯
  • 2篇救援
  • 2篇救援装置
  • 2篇可折叠
  • 2篇急救系统
  • 2篇急救箱
  • 2篇疾病
  • 2篇疾病类型

机构

  • 10篇宁波市急救中...
  • 4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市第九医...

作者

  • 10篇王钢
  • 4篇王爱红
  • 4篇李一霁
  • 4篇陆蓓蓓
  • 3篇贺天锋
  • 3篇谷少华
  • 2篇李薇
  • 2篇边国林
  • 2篇陈长水
  • 1篇许国章
  • 1篇李晓海

传媒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救救援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属于急救救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急救救援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急救箱和可折叠担架,急救箱沿其竖向对称线分为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卡接;可折叠担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两侧的纵向杆...
李常路 黄诗良王钢 杨永传 洪波静 张宁李一霁 黄泱
急救救援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属于急救救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急救救援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急救箱和可折叠担架,急救箱沿其竖向对称线分为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卡接;可折叠担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两侧的纵向杆...
李常路 黄诗良王钢 杨永传 洪波静 张宁李一霁 黄泱
臭氧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的短期影响及其季节性差异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不同季节条件下臭氧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的短期影响,及该影响在不同类型人群中的差异。方法收集宁波市三个主城区2013-2016年的急救车接诊资料,通过主诉和初步诊断信息筛选出心脑血管疾病病例。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控制长期趋势、气温、相对湿度等混杂因素影响后,定量分析不同季节时每日最大的连续8小时臭氧浓度(臭氧8小时)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短期关联。结果研究期间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在全年、冷季(11月-次年4月)和暖季(5月-10月)分别为94.5μg/m^3,77.2μg/m^3和111.6μg/m^3。臭氧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近似为无阈值的线性关系。全年和暖季时,臭氧8小时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天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分别增加0.96%(95%CI:0.21~1.72%)和1.17%(95%CI:0.21~2.13%);男性受到的影响明显大于女性。冷季时均未发现臭氧8小时浓度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为无阈值的线性曲线,暖季时效应较强,男性受到的影响强于女性。
谷少华陆蓓蓓王钢贺天锋王爱红
关键词:臭氧心脑血管疾病急救季节性
院前急救中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将9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清醒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意识清醒时间差和症状消失时间差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效果明显,能够加快患者清醒,具有推广价值。
孔雍恒王钢
关键词:院前急救纳洛酮酒精中毒
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中临床疗效对比评价
江涛王钢郑红
一种急救转运装置的运行控制方法及急救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急救转运装置的运行控制方法及急救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转运装置运输平台上的病人的疾病类型;根据获取的疾病类型,确定运输平台的初始角度;根据转运装置的车轮的连线或转运装置主体的倾斜角度实时调节运输平...
李一霁 黄诗良王钢 傅杏花 黄泱 王兆亿 李常路李薇
宁波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伤害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宁波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y,RTI)病例的预测模型,并对RTI接诊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预防和控制RTI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宁波市某急救中心2010-2015年RTI急救数据,按每月发生例数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s,ARIMA),利用模型回代,预测该急救中心2016年RTI急救接诊新发数并与实际数值比较以验证预测性能。结果构建RTI接诊病例预测模型为ARIMA(0,1,1)(0,1,1)_(12),经Ljung-Box检验统计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7.564,P>0.05),所建模型拟合度好,2016年外部预测值与实际数相近。结论 ARIMA模型在模拟道路交通伤害变化趋势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陆蓓蓓王钢王爱红李晓海谷少华许国章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时间序列分析季节性
一种急救转运装置的运行控制方法及急救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急救转运装置的运行控制方法及急救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转运装置运输平台上的病人的疾病类型;根据获取的疾病类型,确定运输平台的初始角度;根据转运装置的车轮的连线或转运装置主体的倾斜角度实时调节运输平...
李一霁 黄诗良王钢 傅杏花 黄泱 王兆亿 李常路李薇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心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短期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_(10))对心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短期影响及其季节性差异。[方法]收集2011—2014年宁波市急救中心的逐日心血管疾病急救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控制气象因素、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后,定量分析冷季(11月—次年4月)和暖季(5—10月)时PM_(10)日均浓度与心血管病日急救人次的关系,并比较了PM_(10)对不同人群组影响的差异。[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到心血管疾病急救病例7 434例,其中冷季4 123例,暖季3 311例。暖季时,大气PM_(10)每升高10μg/m^3,心血管疾病急救人次增加2.00%(95%CI:0.59%~3.42%),且未见滞后效应存在;全年和冷季时未见PM_(10)对心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暖季时,PM_(10)每升高10μg/m^3可造成男性和≥65岁年龄组人群心血管疾病急救人次分别增加2.41%(95%CI:0.48%~4.37%)和1.86%(95%CI:0.07%~3.69%);未见PM_(10)对女性和<65岁年龄组人群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暖季时大气PM_(10)浓度升高可造成心血管疾病急救人次增加,男性和老年人是敏感人群。
谷少华陆蓓蓓边国林陈长水王钢贺天锋王爱红
关键词:PM10急救季节性
宁波市2010-2014年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描述宁波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y,RTI)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波市某急救中心2010-2014年所有RTI急救数据描述宁波市中心城区RTI人群、时间和伤害部位分布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0-2014年,宁波市某急救中心共救治RTI 15 419人,平均每2.8h发生伤害1人。男女性别比为1.35∶1,平均年龄41.76岁,89.08%伤亡病例为15~64岁人群,65岁以上人群伤亡比例呈逐年缓慢增加趋势。RTI急救人数2012年前后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年份RTI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67,P=0.000)。7月份RTI发生人数最多(9.70%)。一周内工作日与休息日两者RTI伤亡构成比为1.09∶1,周一RTI发生人数最多(14.8%)。1天中RTI人数随时间变化呈"M"型,16~17时最高。多部位损伤为RTI发生最常见部位(29.14%),急救时已死亡中49.14%为头部损伤。结论宁波市中心城区RTI发生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征,需根据高发时段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加强高危人群交通安全教育,建议开展RTI预防、救治和管理的综合干预措施研究。
陆蓓蓓陈长水王爱红贺天锋王钢边国林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