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天锋
- 作品数:95 被引量:792H指数:16
- 供职机构: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宁波市2008-2011年社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宁波市社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8-2011年宁波市3岁以下散居儿童手足口病个案和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1年宁波市社区散居儿童共报告手足口病20 838例,其中重症病例149例,死亡7例,报告发病率为1 759/10万,病死率为0.03%。发病高峰为4-7月份,男性多于女性,城郊部发病率最高。肠道病毒EV71型为优势病毒株,但不同类型病例病原构成存在差异,相对于普通病例,重症病例肠道病毒EV71阳性的危险度为1.47。结论:近年来散居儿童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上升明显,城郊部是防控重点区域,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是控制散居儿童手足口病疫情的有效措施。
- 贺天锋许国章易波杨天池陈奕王海波劳旭影张姝倪红霞
- 关键词:手足口病散居儿童
- 宁波地区流动人口耐多药肺结核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状况及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流动人口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TB)患者临床分离菌株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状况及耐药基因突变特征。方法以2017-2019年浙江省宁波地区结核病耐药监测收集的133例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流动人口占42.11%,56/133;户籍人口占57.89%,77/133),采用1%比例法对患者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卡那霉素(kanamycin,KAN)、阿米卡星(amikacin,AMK)、卷曲霉素(capreomycin,CAP)、氧氟沙星(ofloxacin,OFX)、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X)5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检测。同时采用PCR DNA直接测序法检测rrs、tlyA、eis、gidB、gyrA、gyrB6个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特征。结果56株流动人口MDR-TB患者临床分离菌株KAN耐药率(7.14%,4/56),AMK耐药率(5.36%,3/56),CAP耐药率(1.79%,1/56),OFX耐药率(28.57%,16/56),LVX耐药率(33.93%,19/56)与77株户籍人口患者临床分离菌株KAN耐药率(7.79%,6/77),AMK耐药率(6.49%,5/77),CAP耐药率(3.90%,3/77),OFX耐药率(31.37%,24/77),LVX耐药率(25.97%,20/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_(KAN)=0.020,P=0.888;χ^(2)_(AMK)=0.074,P=0.786;χ^(2)_(CAP)=0.036,P=0.850;χ^(2)_(OFX)=0.104,P=0.747;χ^(2)_(XLV)=0.990,P=0.320)。56株流动人口MDR-TB患者临床分离菌株准广泛耐药率(Pre-XDR)(33.93%,19/56),广泛耐药率(XDR-TB)(3.57%,2/56)与77株户籍人口患者临床分离菌株准广泛耐药率(Pre-XDR)(24.68%,19/77),广泛耐药率(XDR-TB)(7.79%,6/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_(Pre-XDR)=1.360,P=0.243;χ^(2)_(XDR-TB)=0.411,P=0.521)。56株流动人口MDR-TB患者临床分离菌株rrs突变率(8.93%,5/56)、tlyA突变率(1.79%,1/56)、eis突变率(3.57%,2/56)、gidB突变率(5.36%,3/56)、gyrA突变率(39.29%,22/56)和gyrB突变率(3.57%,2/56)与77例户籍人口患者临床分离菌株rrs突变率(5.19%,4/77)、tlyA突变率(11.69%,9/77)、eis突变率(0.00%,0/77)、gidB突变率(2.60%,2/77)、gyrA突变率(31.17%,24/77)和gyrB突变率(2.60%,2/77)比较差异无
- 车洋贺天锋陈同林律
- 关键词:流动人口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 宁波市大气颗粒物与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时间序列研究被引量:2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宁波市空气中粒径≤2.5μm的颗粒物(PM2.5)和≤10μm的颗粒物(PM2.5)对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控制时间的长期趋势、季节效应、气象因素及“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后,分析2011-2014年宁波市大气颗粒物日均浓度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短期效应。结果单污染物模型分析显示,宁波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在滞后2d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效应最强。PM2.5和PM2.5的移动平均浓度(滞后2~3d和滞后2~4d)每升高10gg/m3分别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增加0.55%(0.23%~0.87%)和0.53%(0.28%-0.78%)。多污染物模型分析显示,调整了其他污染物后,PM2.5与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增加相关,纳入PM2.5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增加0.58%(0.09%~1.07%);PM2.5与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增加无关。结论大气颗粒物浓度升高与宁波市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增加相关。
- 钱旭君沈月平贺天锋许国章谷少华
- 关键词:空气污染心脑血管疾病
- 一种结核分枝杆菌RNA提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核分枝杆菌RNA的提取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首先利用TransZol UP利用裂解,再利用TIANGEN DP419试剂盒进行RNA提取。利用本发明的发明提取结核分枝杆菌RNA,纯度高、浓度大...
- 车洋许国章贺天锋林律
- 文献传递
- 三种模型预测疟疾在中国未来的发病趋势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模型在疟疾发病预测中的应用,并预测疟疾在中国未来的发病趋势。[方法]采用灰色(1∶1)模型、自回归模型、ARIMA模型对1984—2006年中国疟疾的发病率资料进行数据拟合及未来几年发病率预测。[结果]3种预测模型对疟疾发病率的拟合均良好。1984—2006年疟疾发病率总体呈急速下降趋势,但自2001年,疟疾发病率出现低水平上升。经预测2008、2010及2012年疟疾的发病率分别为5.70/10万、7.40/10万和10.11/10万。[结论]3种模型均可较好地拟合疟疾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我国以往的防疟措施正确有效,目前疟疾发病率出现低水平波动并小幅度上升的新特点,需大力加强监测和预报工作。
- 贺天锋沈月平
- 关键词:疟疾
- 一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装置,涉及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领域,包括外仓体、样本箱、旋转升降机构、两组检测探头、清洗仓、烘干仓和控制系统,所述外仓体设置有采样室,所述样本箱设置在采用室中,所述旋转升降机构设置在外仓体的仓...
- 车洋陈奕贺天锋
- 一种适用于实验室药敏试管的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实验室药敏试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具有底壁的壳体,底壁具有通孔;用于夹紧试管的夹持构件;以及对夹持构件进行锁定的锁定构件;夹持构件包括有至少一对相对布置的夹持板列,各对夹持板列包括有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
- 车洋林律平国华陈同于梅林相贺天锋
- 文献传递
- 一种尿样采样装置
- 一种尿样采样装置,包括尿样杯本体、电磁阀、电源模块、重力传感器、光电开关、固定筒,还具有报警电路和触发电路;固定筒内有隔板,防水重力传感器及光电开关分别安装在隔板上,固定筒的后侧端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安装有元件盒,电...
- 林律陈同贺天锋车洋
- 宁波市气象条件与中暑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 分析影响人群中暑的主要气象因素。方法 收集2011-2014年宁波市中暑报告病例,采用分段回归模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和反应面模型等方法,分析引起中暑的气温阈值、气象因素的滞后效应和交互作用等。结果 气温和湿度与中暑病例的相关性强于其他气象因素。多种模型均显示,日均气温对中暑病例的拟合效果优于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其阈值为29.1(95% CI:28.7~29.5)℃,超过该阈值后中暑病例明显增多且效应可持续0~1 d;日均气温从第10百分位升至第90百分位时,中暑累积2 d的RR值为14.05(95% CI:7.23~27.31)。日均相对湿度对中暑的影响呈非线性,低湿度(RH:60%)在滞后1~4 d时可造成中暑发病增多,而高湿度(RH:93%)的效应则无统计学意义;两者造成中暑累积5 d的RR值分别为2.35(95% CI:1.27~4.33)和0.86(95% CI:0.40~1.85)。研究提示气温和湿度对中暑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高温低湿条件下中暑发病风险最高。结论 宁波市人群中暑与气温和湿度有明确的关联,引起中暑的平均气温阈值为29.1℃,高温低湿条件下中暑发病风险最高。
- 谷少华王爱红边国林贺天锋易波陆蓓蓓李晓海许国章
- 关键词:中暑气象因素气温阈值
- 宁波市2010—2011年学校传染病暴发危险因素及防控分析被引量:23
- 2013年
- 目的了解宁波市学校传染病暴发现状,研究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评价疫情控制措施,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2011年宁波市发生传染病暴发的18所学校和未发生传染病暴发的36所学校,进行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所得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防控措施评价采用综合评分法。结果2010—2011年宁波市学校传染病暴发报告病例362例,平均罹患率为4.45%。暴发时间集中在夏秋季,水痘暴发占全部事件的77.8%(14/18),小学占66.67%(12/1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提供洗手用品"(OR=0.13),"开设健康教育课程"(OR=0.12)是传染病暴发的保护性因素。暴发控制措施评价为良好5起,一般10起,较差3起。结论小学生的水痘疫情是学校传染病防控重点。提供洗手用品和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减少学校传染病的暴发。
- 贺天锋李晔杨天池易波许国章
-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暴发流行学生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