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上海浦东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福勇
作品数:
3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
蚌埠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建筑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王传虎
蚌埠学院
秦英月
蚌埠学院
李昌龙
蚌埠学院
杨周生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葛金龙
蚌埠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化学工程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2篇
色素
2篇
绿色素
1篇
豆皮
1篇
叶绿
1篇
叶绿素
1篇
叶绿素铜钠
1篇
石英砂
1篇
食用色素
1篇
陶粒
1篇
农业废弃物
1篇
微波
1篇
绿豆皮
1篇
煤灰
1篇
废弃物
1篇
废渣
1篇
废渣制备
1篇
粉煤灰
1篇
超临界CO2...
1篇
超临界CO_...
1篇
超声波
机构
3篇
蚌埠学院
1篇
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3篇
王传虎
3篇
吴福勇
2篇
秦英月
1篇
朱兰保
1篇
吴景梅
1篇
葛金龙
1篇
周丽
1篇
盛蒂
1篇
杨周生
1篇
李昌龙
传媒
1篇
食品工业科技
1篇
上海环境科学
1篇
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2篇
2010
1篇
2009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超临界CO_2萃取废弃绿豆种皮中的绿色素
被引量:4
2010年
以生产绿豆芽所废弃的绿豆种皮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研究了萃取绿豆皮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借助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光谱,判定绿豆皮色素成分;用所提取的绿豆皮色素制备了叶绿素铜钠,并对其性质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绿豆皮色素的最佳工艺是: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80min、CO2流量50kg/h、95%乙醇作为夹带剂;初步判定绿豆皮色素的主要成分是叶绿素;制备的叶绿素铜钠各项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QB/T3783-1999标准的要求。
王传虎
周丽
吴福勇
盛蒂
朱兰保
关键词:
食用色素
叶绿素铜钠
超临界CO2萃取
农业废弃物
利用石英砂尾泥等工业废渣制备陶粒的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石英砂尾泥、粉煤灰,水磨石渣等工业废渣,在实验室成功制备出废渣陶粒。通过正交实验对原料配比进行了优选,对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石英砂尾泥:粉煤灰:水磨石渣:纯碱为30:43:15:12、焙烧温度为1200℃、恒温时间为10~20min时,陶粒的膨胀率达到60%、简压强度10.5MPa,达到GB/T17431.1—1998要求,为石英砂尾泥等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个新途径。
王传虎
葛金龙
秦英月
吴景梅
吴福勇
关键词:
陶粒
粉煤灰
微波-超声协同提取废弃绿豆种皮中的绿色素
被引量:9
2010年
以绿豆芽生产中废弃的绿豆种皮为原料,采用微波一超声波协同提取绿豆种皮色素;通过紫外一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光谱,初步判定绿豆皮色素的成分;研究了影响绿豆皮色素稳定性因素。结果表明,绿豆皮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是:乙醇体积分数80%,温度80℃,时间15min,微波功率30w,超声协同;初步判定绿豆皮色素的主要显色成分为叶绿素;绿豆皮色素在温度小于80oC、pH=7—9时比较稳定;Fe^2+、Fe^3+、Al^3+等金属离子对绿豆皮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遇Cu2+、Zn^2+离子分别有沉淀生成;随氧化剂的增大,色素吸光度有变小趋势,这可能是氧化剂破坏绿豆皮色素中的不饱和键所致;还原剂对该色素吸光度的影响很小,常用食品添加剂对该色素无太大影响。
王传虎
杨周生
秦英月
李昌龙
吴福勇
关键词:
绿豆皮
叶绿素
微波
超声波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