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青

作品数:29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影响因素
  • 5篇结核
  • 5篇结核病
  • 3篇衣原体
  • 3篇知识
  • 3篇知晓
  • 3篇沙眼
  • 3篇沙眼衣原体
  • 3篇生殖
  • 3篇生殖道
  • 3篇生殖道沙眼衣...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3篇疾病负担
  • 3篇归因
  • 3篇癌症
  • 2篇性传播
  • 2篇性传播疾病
  • 2篇学龄
  • 2篇学龄儿童

机构

  • 25篇深圳市宝安区...
  • 8篇深圳市慢性病...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袁青
  • 16篇郭艳芳
  • 14篇刘峥
  • 13篇徐英
  • 11篇赵仁成
  • 6篇何向阳
  • 5篇雷林
  • 4篇王云霞
  • 4篇张娟娟
  • 3篇彭绩
  • 3篇邓宝清
  • 3篇蔡于茂
  • 3篇刘艳红
  • 2篇樊庆莹
  • 2篇李毅文
  • 2篇刘振扬
  • 2篇陈祥生
  • 2篇陈曦
  • 1篇卢谭旺
  • 1篇龚言红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6篇2024
  • 4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市宝安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同一时间分别对辖区10条街道,每条街道15~20名居民进行结核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回问卷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71份(95%)。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2.4%,被调查对象以青壮年为主,性别、婚姻状况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无明显影响,不同的文化程度其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病特定知识知晓率为56.1%;结核病传播方式知晓率为81.3%;减免政策和专业机构知晓率为49.2%。结论 人群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整,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赵梅桂张荣吴东星卢谭旺陈文胜袁青李毅文郑娟娟
关键词:结核知识
万步健走运动对深圳市宝安区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万步健走运动对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为职业人群慢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干预项目深圳宝安赛区按要求完成健走任务的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专用计步器收集健走数据,并采集健走运动干预前后身体和心理健康指标,包括体质指数、体脂率、收缩压、舒张压、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等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健走运动干预前后身心健康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纳入的研究对象共计499名,其中男性135名,女性364名。健走干预前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脂率、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22.83±2.81)kg/m^(2)、(27.50±6.11)%、(4.62±2.60)分,健走干预后分别为(22.60±2.75)kg/m^(2)、(26.26±7.50)%、(3.79±6.94)分(P均<0.05),此外日均步数在10000~15000步研究对象健走后舒张压下降(P<0.05),日均步数在13000~15000步研究对象健走后收缩压下降(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经过100 d健走干预的身心健康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日均步数10000~12999步相比,15000步以上的研究对象睡眠质量评分下降0.52分(P<0.05),日均步数在13000~14999步的研究对象抑郁评分下降2.02分(P<0.05),其他指标在不同日均步数等级中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的万步健走运动对职业人群的BMI、血压、睡眠状况和抑郁情绪均有改善作用,对慢病防控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余卫军刘峥马艳李志学袁青郭艳芳徐英
关键词:身心健康
母乳喂养与小学二年级学生入睡潜伏期延长的关联
2023年
目的分析不同母乳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低学龄儿童入睡潜伏期延长的关联。方法于2020年5—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所小学2814名二年级学生,其中男生1484人(52.8%),女生1330人(47.2%)。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母乳喂养情况,基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获取学生的睡眠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0~6月龄母乳喂养方式(全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对入睡潜伏期延长的影响。结果调查对象入睡潜伏期延长检出率为21.8%(596/2814)。在调整了父、母亲体质指数,父、母亲文化程度,父亲吸烟,家庭人均月收入,儿童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户外运动频次、看电子屏幕时长、夜间就寝时间、夜间睡眠时长、夜间是否易醒后,与母乳喂养相比,从未母乳喂养增加入睡潜伏期延长的风险(OR=1.40,95%CI 1.07~1.84);与0~6月龄全母乳喂养相比,0~6月龄混合喂养、0~6月龄人工喂养增加入睡潜伏期延长的发生风险,OR(95%CI)分别为1.11(0.89~1.37)和1.49(1.10~2.00);与从未母乳喂养相比,母乳喂养<6个月、6~11个月和≥12个月可降低入睡潜伏期延长发生风险,OR(95%CI)分别为0.82(0.57~1.17)、0.77(0.57~1.03)和0.61(0.45~0.83)。结论0~6月龄全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时间≥12个月,可降低入睡潜伏期延长风险。
黄莉刘艳红黄韵晏瑞琳李彦柔王玮铭邓勇峥袁青
关键词:母乳喂养睡眠学龄儿童
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现况,并从个体、家庭和人际、社会环境层面探究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的相关因素,为预防青少年使用电子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宝安区15所中学共2 9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青少年电子烟使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915名学生中,302人(10.4%)表示既往尝试使用过电子烟,56人(1.9%)表示在过去30 d内使用过电子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读于职业高中(OR=2.91,95%CI:1.33~6.37)、每周零用钱>25元(OR=2.82,95%CI:1.31~6.07)、认为“吸烟使人更有吸引力”(OR=3.24,95%CI:1.11~9.44)、认为“社交聚会吸烟使人更舒服”(OR=4.54,95%CI:1.80~11.47)、母亲教养方式为过度保护(OR=2.31,95%CI:1.17~4.55)或拒绝(OR=3.34,95%CI:1.31~8.53)、好朋友使用电子烟(OR=15.29~45.67,95%CI:3.54~223.90)、过去7 d中有5~7 d在封闭的公共场所暴露于二手烟(OR=3.59,95%CI:1.53~8.42)的中学生更可能现在使用电子烟。结论 学校类型、每周零用钱、对吸烟有助社交的认知、母亲教养方式、好朋友使用电子烟以及二手烟暴露是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影响因素;预防青少年使用电子烟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晏瑞琳刘艳红李彦柔黄莉黄韵邓勇峥袁青
关键词:青少年影响因素
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现状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现况,为制订学校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所学校的3056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χ2检验。多个样本率间的多重比较采用χ2分割法。结果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74.03%,不同户籍、年级和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学生总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愿意了解有关预防结核病的知识和参加结核病相关宣传活动的学生分别占97.16%和96.08%;41.42%的学生选择更关心结核病患者,更关心患者态度持有率在不同性别、学校性质和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结核病总体正向行为率为79.85%,不同学校性质、年级和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学生结核病总体正向行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正向态度和行为持有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彭丽爱王云霞谢明斌梅金周张娟娟曹世义袁青
关键词:结核病中学生知识信念
基于全基因测序的宝安区耐药结核菌株基因突变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宝安区耐药结核菌株基因突变及其特征,为耐药结核病防控提供支撑。方法以全基因测序结果为基础,采用x^(-)±s或频数和构成比等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宝安区耐药菌株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2015—2019年,宝安区结核病总体耐药率为18.45%(388/2 103),单耐药菌株占比接近60%(225/388),其中单耐异烟肼和利福平菌株的比例超过50%(118/225)。耐药菌株中,对链霉素产生的耐药性突变菌株占比为44.59%(173/388),主要突变位点发生在rpsL基因的43位(59.54%,103/173);对异烟肼产生的耐药性基因突变位点发生在katG基因的315位(68.21%,103/151),且发现9例菌株发生联合突变,1例菌株发生移码突变;对利福平产生耐药性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rpoB基因的450位(38.60%,44/114),13例菌株发生了联合突变(11.40%,13/114)。结论宝安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以L2型、L4型为主,对链霉素、异烟肼和利福平产生耐药性基因突变位点主要发生在rpsL基因的43位、katG基因的315位和rpoB基因的450位,且对异烟肼、利福平发生了联合性耐药基因突变。
梅金周王云霞张梅娟杨志鹏彭丽爱张娟娟郭艳芳袁青
关键词:耐药结核病基因突变
深圳市成年人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性及与相关人口经济因素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成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性及人口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深圳市2018年“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深圳市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等五项代谢性危险因素及其同时存在2项及以上聚集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口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2018年深圳市成年人中≥1项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比例为75.6%,存在危险因素聚集性(≥2项)的比例为45.8%。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在深居住年限越长,聚集风险越高。结论深圳市成年人中近一半有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建议针对男性、高龄年段、低文化水平和在深居住时间较长的重点人群优先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徐英郭艳芳刘峥赵仁成袁青王一茸彭绩雷林
关键词:成年人聚集性
2018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食物多样性与跌倒风险的关联
2024年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跌倒现状,探讨我国老年人食物多样性与跌倒风险的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抽取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 698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以面对面方式入户调查,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收集11种食物类别的摄入频次,计算食物多样性评分,按照食物多样性评分的四分位数将老年人分为4组(Q1、Q2、Q3和Q4组);通过问卷调查老年人过去1年内的跌倒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物多样性与跌倒风险的关联。结果 被调查老年人年龄(85.03±11.80)岁;男性4686人(43.8%),女性6012人(56.2%);城镇6191人(57.9%);跌倒发生率为22.9%(2454/10698)。调整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收入、吸烟、饮酒、锻炼、睡眠时间、中心型肥胖前期及中心型肥胖、视力障碍、失能、神经系统疾病、关节疾病后,与食物多样性Q1组老年人相比,Q2组、Q3组和Q4组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风险分别降低17%、15%和24%,OR值分别为0.83(95%CI 0.74~0.94)、0.85(95%CI 0.74~0.97)和0.76(95%CI 0.66~0.89),经趋势检验P<0.01。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豆制品的高摄入量与较低的跌倒风险有关,OR值分别为0.76(95%CI 0.66~0.87)、0.81(95%CI 0.73~0.89)和0.88(95%CI 0.80~0.96)。结论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食物多样性高得分与低跌倒风险相关。
黄莉王玮铭赵仁成孙盼盼何向阳王禹贤李毅文陈曦徐英郭艳芳袁青刘峥
关键词:食物多样性跌倒老年人
学龄儿童晚睡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学龄儿童晚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学龄儿童睡眠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5—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宝安区内10所小学2761名7~9岁小学2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收集学龄儿童的基本情况、父母情况、生活方式情况和基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获取学生的睡眠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学龄儿童晚睡(就寝时间晚于22时)的因素。结果 宝安区2761名7~9岁学龄儿童中,夜间就寝时间晚于22时的检出率为38.54%(1064/2761),总睡眠时长不足10 h的检出率为73.85%(2039/276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下、视屏时间<1 h/d和户外运动时间≥0.5 h/d的学龄儿童相比,父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母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视屏时间≥1h/d和户外运动时间<0.5 h/d的学龄儿童晚睡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455 (95%CI:1.218~1.738)、1.257 (95%CI:1.049~1.507)、1.391 (95%CI:1.189~1.627)和1.364 (95%CI:1.091~1.706)。将视屏时间和户外运动时间进行联合分析,调整了混杂因素后,相比视屏时间<1 h/d且户外运动时间≥0.5 h/d的学龄儿童,视屏时间≥1 h/d且户外运动时间<0.5 h/d的学龄儿童晚睡风险增加,OR值为1.814 (95%CI:1.326~2.482)。结论 视屏时间越长和户外运动时间越少会增加学龄儿童晚睡风险。
黄莉王玮铭刘艳红黄韵晏瑞琳李彦柔袁青
关键词:睡眠学龄儿童影响因素
结核病患者病耻感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结核病相关病耻感对结核病的防控构成重大挑战。研究旨在分析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患者病耻感现状并探索其相关因素,从而为优化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5月-2021年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招募908名结核病患者,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耻感评分、抑郁状况、结核病知识以及治疗负担,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与结核病患者病耻感相关的因素。结果结核病患者的病耻感评分为(8.56±4.6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者(β=0.09,P=0.011)、单身患者(β=0.08,P=0.039)、治疗负担较重的患者(β=0.20,P<0.001)其病耻感明显高于男性、已婚和治疗负担较轻的患者。结论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病耻感,未来应重点关注女性、单身、治疗负担较重的结核病患者,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
王云霞杨志鹏朱艺龚言红刘振扬张娟娟郭艳芳袁青
关键词:结核病病耻感情感症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