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英

作品数:35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疾病负担
  • 4篇发病
  • 4篇发病率
  • 3篇跌倒
  • 3篇影响因素
  • 3篇膳食
  • 3篇社区卫生
  • 3篇社区卫生服务
  • 3篇年龄
  • 3篇卫生服务
  • 3篇腺癌
  • 3篇慢性病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3篇健康
  • 3篇归因
  • 3篇癌症
  • 3篇2型糖尿

机构

  • 35篇深圳市宝安区...
  • 18篇深圳市慢性病...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广东药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35篇徐英
  • 30篇郭艳芳
  • 29篇刘峥
  • 22篇赵仁成
  • 17篇雷林
  • 16篇彭绩
  • 13篇袁青
  • 8篇何向阳
  • 3篇李毅文
  • 2篇邓晓
  • 2篇黄宝珍
  • 2篇陈曦
  • 1篇刘丹
  • 1篇周海滨
  • 1篇殷鹏
  • 1篇赵梅桂
  • 1篇齐金蕾
  • 1篇周脉耕
  • 1篇徐美虹
  • 1篇汪媛

传媒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伤害医学(电...
  • 2篇卫生研究
  • 2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广州医药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1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糖尿病病人饮酒行为与空腹血糖升高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索饮酒情况与空腹血糖值间的关联性,补充研究证据。方法利用宝安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调整性别、年龄、文化和吸烟情况后,比较不同饮酒情况与空腹血糖间的关联。结果分析发现,非糖尿病病人的饮酒率23.3%、过量饮酒率3.7%和有害饮酒率0.9%,均高于糖尿病病人的8.2%、2.7%和0%,其中饮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糖尿病病人有害饮酒者的空腹血糖值(5.78±2.21)mmol/L,高于非有害饮酒者(5.08±0.79)mmol/L,尚未能发现总的及各类型酒精摄入量与空腹血糖值间的关联。结论在非糖尿病病人中未能发现饮酒情况与血糖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但提示过量饮酒尤其是有害饮酒,有空腹血糖值升高风险,应限量饮酒。
徐英彭绩刘峥周海滨雷林郭艳芳
关键词:非糖尿病病人饮酒空腹血糖胰岛疾病
万步健走运动对深圳市宝安区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万步健走运动对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的影响,为职业人群慢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干预项目深圳宝安赛区按要求完成健走任务的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利用专用计步器收集健走数据,并采集健走运动干预前后身体和心理健康指标,包括体质指数、体脂率、收缩压、舒张压、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等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健走运动干预前后身心健康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纳入的研究对象共计499名,其中男性135名,女性364名。健走干预前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脂率、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22.83±2.81)kg/m^(2)、(27.50±6.11)%、(4.62±2.60)分,健走干预后分别为(22.60±2.75)kg/m^(2)、(26.26±7.50)%、(3.79±6.94)分(P均<0.05),此外日均步数在10000~15000步研究对象健走后舒张压下降(P<0.05),日均步数在13000~15000步研究对象健走后收缩压下降(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经过100 d健走干预的身心健康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日均步数10000~12999步相比,15000步以上的研究对象睡眠质量评分下降0.52分(P<0.05),日均步数在13000~14999步的研究对象抑郁评分下降2.02分(P<0.05),其他指标在不同日均步数等级中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的万步健走运动对职业人群的BMI、血压、睡眠状况和抑郁情绪均有改善作用,对慢病防控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余卫军刘峥马艳李志学袁青郭艳芳徐英
关键词:身心健康
深圳市成年人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性及与相关人口经济因素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成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性及人口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深圳市2018年“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分析深圳市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等五项代谢性危险因素及其同时存在2项及以上聚集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口经济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2018年深圳市成年人中≥1项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比例为75.6%,存在危险因素聚集性(≥2项)的比例为45.8%。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在深居住年限越长,聚集风险越高。结论深圳市成年人中近一半有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情况,建议针对男性、高龄年段、低文化水平和在深居住时间较长的重点人群优先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徐英郭艳芳刘峥赵仁成袁青王一茸彭绩雷林
关键词:成年人聚集性
社区电子健康档案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背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自推行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广东省深圳市的建档率目标已实现,使用率成为该项工作优化管理的核心指标。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使用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健康档案使用率、优化社区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截至2022-12-31,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中共有宝安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077665份,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403700份,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401853份进行分析。摘录居民健康档案门诊记录、随访记录及体检记录信息,计算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1、2、3年使用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居民健康档案的1、2、3年使用率分别为59.30%(238131/401853)、74.90%(301032/401853)、80.10%(321853/4018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民族、常住类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建档时长,以及档案是否有家庭医生签约标识、老年人专案标识、高血压专案标识、糖尿病专案标识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2、3年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与21~45岁居民相比,0~1、2~3、4~6岁居民的1、2、3年使用率较高(OR>1.00,P<0.05),46~60、≥61岁居民的1、2、3年使用率较低(OR<1.00,P<0.05);与常住非深圳市户籍居民相比,常住深圳市户籍居民的1、2、3年使用率较高(OR>1.00,P<0.05);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相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自费及其他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民的1、2、3年使用率较低(OR<1.00,P<0.05);与建档<1年的居民相比,建档≥1年居民的1、2、3年使用率较低(OR<1.00,P<0.05);与无相应专案标识的居民相比,有家庭医生签约标识、老年人专案标识、高血压专案标识、糖尿病专案标识的1年使用率较高[OR(95%CI)分别为3.77(3.70~3.84)、2.73(2.53~2.94)、4.40(4.11~4.72)、3.10(2.78~3.47),P<0.05],2年和
何梅亮刘修良赵梅桂郭艳芳徐英
关键词:电子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
深圳市宝安区2001—2016年肿瘤发病变化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2001—2016年肿瘤发病率和发病顺位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和调整肿瘤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1—2016年间每5年的肿瘤发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分析肿瘤发病趋势和发病顺位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1年、2006年、2011年和2016年粗率分别为25.67/10万、29.61/10万、47.31/10万和113.22/10万,2000年中标人口的标化率分别为231.28/10万、177.27/10万、229.54/10万和440.32/10万,0~74岁累积率分别为12.36%、10.93%、17.37%和38.96%,平均发病年龄为53.4岁、50.5岁、49.7岁和49.8岁;男性粗率和中标率高于女性,而女性增长幅度和年轻化趋势高于男性;15年来总体上发病前10位的癌种基本一致,构成比由2001年的82.2%降至近十年来的70.0%左右,甲状腺癌和宫颈原位癌取代食管癌和神经系统肿瘤进入前10位。结论宝安区2001—2016年肿瘤发病粗率较低,而中标率较高,且呈现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在女性中;白血病和鼻咽癌发病顺位位居前10位,呈现地方特色,值得特别关注。甲状腺恶性肿瘤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是未来防治工作的重点。
郭艳芳徐英刘峥彭绩雷林赵仁成黄宝珍
关键词:肿瘤发病率
2001-2015年深圳市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户籍女性人群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特征,为针对性开展乳腺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深圳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2001-2015年期间乳腺癌发病资料,计算年龄别发病率并利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年龄发病趋势。结果15年间乳腺癌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始终位居深圳市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2001-2005、2006-2010和2011-2015年3个年份段年龄分布情况相当,平均发病年龄由45.6岁(四分位:39.3~53.9岁)后移至46.9岁(四分位:40.8~54.5岁),大致呈现50~54岁和60~64岁两个高峰段。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3个年份段发病年龄在50岁之前呈上升趋势,50岁以后呈下降趋势。结论乳腺癌是深圳市女性第一位肿瘤,15年来发病年龄呈现老化趋势。50~54岁和60~64岁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是深圳市乳腺癌防控的重点人群。
徐英雷林刘峥郭艳芳彭绩
关键词:乳腺癌发病率年龄分布
中老年人腰围、腰围身高比和膳食因素与血脂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膳食因素、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和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和膳食频数问卷法相结合,采用偏相关分析、t检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膳食因素、WC、WHtR与血脂关系。结果偏相关分析显示,谷类、总能量、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与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正相关,水产品、锌、硒和铜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负相关(均有P〈0.05)。WC或WHtR异常时的TG水平及其患病率高于WC或WHtR正常时(均有P〈0.05);同时对于女性来说,WC异常时的TC水平及其患病率高于WC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35;x^2=7.93,P=0.005)。WC、WHtR每增加1个标准差,高TC血症患病风险分别增加26%和43%,高TG血症患病风险分别增加30%和35%。结论降低谷类、总能量、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同时增加蔬菜、水产品、维生素C、锌、硒和铜的摄入量有利于降低血脂异常发生的风险;WC和WHtR可以作为早期发现和预防血脂异常的监测指标。
寿飞王晓波徐英杨翌
关键词:膳食血脂异常
2017—2019年深圳市宝安区40~74岁常住居民五癌风险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常住居民“五癌”(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高危人群流行状况,更好地开展高危人群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工作。方法利用高危人群风险评估模型(由国家癌症中心提供),问卷评估初筛五癌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进一步临床检查。结果2017—2019年共计完成问卷高危评估6072例,总体癌症高危率为55.55%,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高危率分别为13.87%、19.60%、25.76%、15.27%和29.77%。单癌种、两癌种、三癌种、四癌种和五癌种高危率分别为31.35%、15.47%、6.19%、2.08%和0.56%。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高危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在50~69岁年龄段人群高危率较高,肝癌和女性乳腺癌在40~69岁年龄段人群高危率较高,尤其是在40~49岁年龄段最高,总体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疑似肺癌检出率3.16%,肝脏占位阳性率为22.45%,上消化道息肉阳性率为22.09%,大肠癌检出率为0.33%,乳腺BI-RADS3级和BI-RADS4级检出率分别为17.62%和0.82%。结论此分析初步揭示了深圳宝安区的5类癌症的人群高危风险率,阐明了临床筛查依从性和检出率等指标,为进一步优化人群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赵仁成林子棠余卫军雷林刘峥徐英郭艳芳彭绩
关键词: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乳腺癌
深圳市宝安区2009年与2015年成年人饮酒行为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2009年与2015年居民饮酒行为变化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9年和2015年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2009年和2015年18~69岁常住居民的饮酒率、不同酒类饮用频率和酒精量摄入情况。结果 2009年和2015年每周至少1次饮酒率分别为22.96%和15.90%(χ2=27.487,P<0.001),呈下降趋势;而酒精总体摄入量分别为(13.65±19.35) g/d和(17.00±34.87) g/d (t'=1.317,P=0.189),饮酒者过量饮酒率分别为15.93%和20.59%(χ~2=2.453,P=0.117)、有害饮酒率分别为3.88%和4.41%(χ~2=0.118,P=0.731),均呈上升趋势;高度白酒的饮用频率由每周(0.43±0.92) d上升至(1.03±1.85) d (t'=4.429,P<0.001),酒精摄入量由每天(3.20±8.17) g上升至(9.87±32.19) g (t'=2.933,P<0.001),在调整人口学变量后,趋势不变。结论深圳市宝安区2009年与2015年总体饮酒行为处于较低水平,饮酒率呈现下降趋势,但高度白酒饮用、过量和有害饮酒呈上升趋势,是今后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重点内容。
徐英郭艳芳赵仁成刘曼云陈卿刘峥
关键词:饮酒成年人流行病学调查
2001—2015年深圳市宝安区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甲状腺癌发病年龄分布和流行趋势。方法利用深圳市肿瘤监测系统2001—2015年宝安区甲状腺癌的数据,分别计算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和世界人口变化率(世标率),采用Joinpoint模型对15年间粗发病率和年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5年宝安区甲状腺癌累计报告1 383例,平均发病年龄36.9岁,粗发病率由2001年的0.69/10万上升至2015年的9.53/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也分别由1.11/10万、1.42/10万上升至10.11/10万、11.87/10万。Joinpoint回归显示,15年来发病呈现上升趋势,总体中标率/世标率年平均增长26.6%/27.0%,其中女性年平均增长22.1%/21.3%;总体发病年龄呈现0~10岁快速上升、10~45岁缓慢上升和45~岁以后下降三个区间的变化趋势,与女性年龄趋势一致。结论深圳市宝安区甲状腺癌的发生水平低于全国或同类城区的水平,但增长速度可能较高,甲状腺癌防控的重点人群是女性和中青年人。
徐英刘峥彭绩雷林赵仁成黄宝珍郭艳芳
关键词:甲状腺癌发病率年龄分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