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熹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性别
  • 2篇家庭暴力
  • 2篇反家庭暴力
  • 1篇人权
  • 1篇女权
  • 1篇平权
  • 1篇权益
  • 1篇联合国
  • 1篇妇女权益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郭夏娟
  • 2篇郑熹

传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伦理学论...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国外反家庭暴力政策框架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3
2017年
自20世纪80年代欧美各国相继开始制定反家庭暴力政策以来,三十多年间,这些国家的政策框架发生了多种变迁。一些国家经历了从性别框架向性别中立框架的转变,而另一些国家则朝着相反方向转变。导致这些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家制度、政治倾向、女性的政治影响力以及国际环境等。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国采用不同的政策框架并非仅仅基于该政策框架本身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而是基于影响政策的不同走向的力量或因素之间的博弈结果。在当今中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生效之际,国外反家庭暴力政策变迁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完善反家庭暴力政策法规提供诸多借鉴,不仅可以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在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协调责任、政府与妇女组织的合作、女性参政以及公共意识提升等方面提供实践层面的借鉴。
郭夏娟郑熹
性别平权发展与反家庭暴力政策框架变迁:联合国经验的启示被引量:1
2018年
联合国反家庭暴力政策框架伴随着性别平权的发展而变迁。联合国界定了性别中立的人权概念及其原则,首次将个人权利与平等确立为国际准则,进而将个人暴力问题引入政治议程,提出保护个人不受暴力侵犯是国家的责任。但是,由于缺乏性别视野,此时的反暴力政策并没有意识到妇女更易受暴力侵害。随着《消除对女性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一般性建议将暴力议题引入歧视范畴,正式明确提出对妇女的暴力就是人权和性别不平等,反家庭暴力成为反对性别暴力的一项任务进入联合国政策。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倡导性别主流化,促使性别平等与其他平等议题相融合,打破了不同性别与身份之间的隔离,使得反家暴政策的范围从仅仅保护妇女和家庭拓展为更具包容性的普惠政策。这一政策演变过程及其经验对我国反家庭暴力政策的发展与完善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郭夏娟郑熹
关键词:联合国人权妇女权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